第一课俄罗斯十月革命一、背景:
一战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造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代表苏维埃政权的工人、士兵共存。掌握主要权力并继续帝国主义战争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标志: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胜利,拉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三.结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和士兵组成的苏维埃政府,
列宁是主席。
四.重要性: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激发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二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苏联的建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
第三,斯大林
从1928年到1937年,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使苏联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变成
工业强国,苏联国防力量得到加强。同时,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
四.组成
1936年,苏联通过法国宪法,宣布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 .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平会议
1919年1月,同盟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即巴黎和会。会议主要由英国、法国和美国主导。
本质:分享帝国主义战胜国赃物的会议。
请输入图片描述
2.凡尔赛和约
1919年6月,同盟国与战败的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如下:
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延续,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建立了帝国主义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
第四课大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从美国,1929年至1933年
特点a .范围广b .持续时间长c .破坏性极强
影响
A.它引起了各国的政治动荡。美国为了摆脱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B.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
目标: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引导,消除经济危机。
内容:“新”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引导。中心措施是国家对产业的调整:a、调整产业,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
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建筑公共工程。
特点: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引导。
角色:
“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
②改革也是生产力。面对危机,改革要因地制宜,为国家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不能走极端。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第五课猖獗的法西斯势力法西斯主义的三个特征:
1.专制2。极端民族主义3。军国主义
1.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的背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刺激了社会阶级矛盾。过程: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源头的确立标志着形成。
内部和外部政策:
建立恐怖法西斯专政:1933年在国会制造纵火案,残酷迫害犹太人;
使国民经济军事化,为战争疯狂扩张。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加强
3.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
阿拉曼战役第七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美国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这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联盟形成的作用:
1.保证一切人力物力都用来团结和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2.它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精神。
3.它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
2.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苏联、美国和英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达成主要协议:
一、三国将出兵占领战败的德国;
B.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苏联同意参加对日战争;
C.建立联合国。这次会议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影响最大。它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联合国的51个创始国
其中一个国家)
3.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1)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快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
2)消极因素:反映大国意志,背叛弱国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
之后美苏再次瓜分世界,逐渐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4.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5.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以美国和英国军队为主的盟军越过英吉利海峡,驻扎在法国的诺沃
曼迪的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
6.柏林之战:1945年,苏联征服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8日,德国投票
健康,二战结束于欧洲。
7.亚太战场: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人猛攻日本;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向日本宣战,出兵东北和朝鲜。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九
2月2日,投降协议正式签署。二战结束。
8.二战的根源: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9.二战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0.二战期间人类历史上空之前的大灾难,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战胜利的启示
2)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奉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各种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猖獗;
4)右翼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倾向趁机崛起;
5)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剧激化;
6)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
5.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教训?
1.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2.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相应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克服体制僵化的弊端,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进,特别是要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坚定信仰社会主义,警惕西方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确保国内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1989年革命
1.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
2.概念:东欧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失去了政权
3.形式: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
4.结果:东欧国家政权易手
1)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地区冲突不断
2)捷克共和国一分为二
3)德国统一
5.自然:社会制度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
6.原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根源:各国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外部原因:1。苏联因素;2.西方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内部原因:苏联模式引发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矛盾。
东欧主要有哪些「变化」?
东欧剧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各国共产党等执政党丧失政权。
2)国家性质变了。剧变后,东欧国家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3)欧洲原有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变化。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对我国发展有什么启示?
1 .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强民族团结;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行法治;
4.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领导地位。
5.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学习苏联的经验教训。
第十二课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崛起
1.亚洲:印度
1947年,英国被迫承认印度独立,将印度分为两个国家,实行印度分治。遗留问题:克什米尔的所有权,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2.非洲:埃及
1960年,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侵略和奴役的结束,最终非洲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3.拉丁美洲:古巴:卡斯特罗,1959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被收回。
巴拿马运河
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抗
1.“冷战”政策的含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然后采取除直接武装侵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敌人以外的一切手段。
是的,行动。它最根本的目的是称霸世界;直接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政策的理由:
2.经济实力对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别举三个史实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历史事实: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始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
2.标志:原子能、计算机、微电子、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最划时代的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社会。
生物工程:克隆技术;
5.特点:
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缩短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
②科技各个领域交汇渗透;
③新技术被称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比重不断上升。
6.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空以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
世界经济结构多极化。
1.《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干货:期末必看!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干货:期末必看!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7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