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8月7日电二里头遗址女考古学家:铅笔画出“最早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双瑞
仔细研究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陶罐,54岁的王从淼将卡尺夹在罐壁上,仔细测量了厚度。随着铅笔、三角尺和标尺在她手中来回切换,一个带花边边的小圆肚罐头的四分之一部分慢慢出现在纸上。
“不能有一毫米的误差。如果是错的,那就不是罐头的真面目。”好的考古图纸都是“如图纸所示,如实物所见”,但允许稍有误差。与同龄人相比,这位女考古学家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她要记录和展示的是“最早的中国”。
王聪淼所在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我国最早朝代夏朝中后期的都城遗存,已有考古和历史文献考证。距今3000多年,是探索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和发展的重点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现以来,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今年6月,“十三五”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一路过来好多人看一看,我跟二里头打交道有半辈子了。”王从淼出生在二里头村,在二里头遗址工作了30多年,他认为这是命运。
她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二里头遗址刚刚发掘。比起匆匆忙忙、满心欢喜的考古学家,村民们更为困扰。“到处都是瓦片,浇灌土地的水道里也有一堆一堆的,影响耕种,很烦。”王聪淼回忆道。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往二里头的团队招聘考古技术人员,每天工资1.5元,而周围村民的正常收入约为8毛钱。高中毕业的王从淼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的发掘和考古绘图生涯。
“当初,纯粹是为了赚钱。后来越干越觉得有价值,特别愿意付出。”王聪淼在北京努力参加一个短暂的专业培训,然后把桌椅搬到仓库,把屋子里的陶器全部刷完再搬走。
二里头遗址作为专业人士眼中的宝藏,在一些普通人眼中是不吉利的。王聪淼的婆婆是坚定的“反对者”,不允许媳妇带任何与网站有关的东西回家。王聪淼有一次把一袋陶块放在门后,第二天在垃圾里发现了。
“早年,农村人是这样的。他们不知道网站的价值,也不在乎你做了什么。”迫于压力,王聪淼对二里头遗址的感情越来越深。
30多年来,她见证并参与了二里头遗址的历次发掘。她的考古图纸是“免检产品”,能准确反映野外地层和器物的形状、图案甚至纹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大型考古报告《二里头》,涉及插图数千幅,大部分是她亲手绘制的。
随着二里头遗址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王聪淼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周围发生了变化。遇到邻居,就开始打听“又挖到了什么”。“农民知道自己在乎历史!”王聪淼很欣慰。她希望二里头遗址能得到更多普通人的关注。
1.《二里头遗址女考古技工:铅笔绘出"最早的中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里头遗址女考古技工:铅笔绘出"最早的中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