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深陷牢狱之灾的人来说,能在有生之年重获自由,是最大的渴望。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进过监狱,身上就会被大众贴上特殊的标签。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几个大字看似容易,实则很难。

但这也并不代表关押在监狱里的人没有任何的才能和技能,中国人对进监狱的人有一个专有的称呼——劳改犯,意思就是通过劳动改造的犯人。

不过中国的劳动改造是让犯人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因为让他们从事一些意义重大的工作,还要承担故意作乱的风险。

而在历史上却发生过大规模的犯人变成国家栋梁的事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苏联真的就这么做了。

1940年,苏联的人口只有1.8亿,可仅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战死的人多达2700万,虽然苏联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可这胜利背后的代价也十分的沉重。

按照常理来说,让犯人上战场的风险系数是很大的,可苏联却忽略了这方面的因素,提前给他们自由!绝境中斯大林大手一挥,两千万犯人成国家栋梁,这也算是世界军事史上比较典型的事件。

战场消耗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面临的敌人是日本,有的中国人就忽视了其他战场上的历史。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成为了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所以有人认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付出全部的努力,而是闷声大发战争财。

其实不然,就像笔者提到的牺牲人数,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属少见。苏联当时的武器装备也算不上特别精良,能够打赢战争靠的就是人多不怕死。

战场上军队人数减员的速度很快,为了持续保持一个能战斗的状态,苏联就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兵源。

当兵打仗也有年龄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当苏联适龄的男性都参军入伍之后,苏联还明确了女性可以从军,并且建立了女兵队伍。

即便是让女人也上前线,也依然满足不了苏联前线对人员的需求。战争还在继续,必须找到兵源是当务之急,这个时候有人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关押在监狱的犯人。

之所以有人会打这样一群人的主意,也有一定原因。首先,这个群体的人数很庞大,数字以千万计。

其次,这群人里面并不都是人们习惯上认为的穷凶极恶之人,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矛盾比较突出,有很多人是莫须有的罪名就入狱了,他们之中不乏职业军人、科技工作者等有能力的人。

再者,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关押和管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家本身因为战争就消耗很大,还要承担起这部分消耗,实在是很不划算。

犯人打仗

综合因素作用之下,就有人建议让犯人上前线,这个建议如果可行,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战争一线兵源不足的问题,又节约了关押大量犯人的消耗。

也有人担心这些犯人会在战场上临阵倒戈或者临阵逃跑,苏联政府也考虑到了,就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犯人组成的军队规模不能太大,还有就是犯人一旦出现异常举动,管理者可以当场击毙而不受制裁。

这些都只是强制的管理手段,想要激发出犯人的最大潜力,苏联也想出了一个绝招。犯人最渴望的就是自由,那就提前给他们自由,绝境中斯大林大手一挥,两千万犯人成国家栋梁。

不得不说斯大林在这方面还是很有魄力的,给予自由的条件太诱人了,上了战场的犯人比正常的军人都更加的勇敢,见识到了犯人的潜力之后,苏联还专门给其成立了惩戒营,犯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去惩戒营拼命。

由于惩戒营的人中原本就有职业军人,加上重获自由的巨大诱惑,使他们成了苏联军队中作战的主力。但他们的身份毕竟特殊,所以一旦战场上有危险系数大的战役,惩戒营的人总是被派在最前面冲锋陷阵,如此一来惩戒营的人员伤亡就可想而知。

据当时的资料显示,惩戒营的人平均活不过3个月,而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他们活不过9分钟。即便进入惩戒营的人活的时间不长,他们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却不小。

尽力压榨

战场上的惩戒营也给了其他领域的人启发,犯人也有不适合上战场的,但他们还有其他方面的劳动能力。

于是乎各行各业在人手不足的时候都要求国家分配一定数的犯人,一时之间武器制造厂等一批生产战略物资的厂房里都开始频出现犯人的身影,他们干着最累最重的活,却得不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价值的认可。

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二战中苏联的犯人为前线至少输送了2550万枚迫击炮弹、3580万个手榴弹和导火管、920万颗防步兵地雷以及10万枚航空炸弹等,可以说苏联的最终胜利也有他们的贡献。

并不是所有的犯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也并不是所有的犯人都在流水线上流血流汗,真的有犯人因为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重获自由和尊严。

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图波列夫是苏联的武器专家,他就是因为在被关押期间绘制出了轰炸机的模型而重获自由,并且获得了斯大林亲自颁发的奖章。

看到了这一个特例,苏联又急忙在犯人中实施新的策略,只要犯人能做出对战争和国家发展有利的贡献,就可以重获自由。

对于常人来说,很难想象监狱里关押的犯人争相做实验、画图纸的画面,当时的确有很多新的发明诞生。

苏联当时之所以有这么多数量的犯人,因为有些人本身就不是真的因为违法犯罪进来的,所以他们本身就有价值和创造力,当时各种各样的发明有很多,不过有些因为不符合当时国家的迫切需求而被忽略了。

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绝境中斯大林大手一挥,提前给他们自由,两千万犯人成国家栋梁。

可所谓的自由就像驴子前面的胡萝卜一样,既是近在咫尺的诱惑,也是永远难以吃到嘴里的,不否认有人真的吃到了,但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犯人组成的惩戒营阵亡率特别高,可他们却死得无名无份,极少数立下战功的犯人基本上是获得了减刑,大多数活下来的犯人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还是回到了监狱。

那些在流水线上夜以继日工作的犯人,有的直接累倒在了工作中,可没人关心他们的死活,更没有人给他们创造价值的尊重。

让犯人上战场,进工厂,说是为了给他们重获自由的机会,但实际上是在压榨他们身上的最后的价值。

1.《尔格说历史_提前给他们自由!绝境中斯大林大手一挥,两千万囚犯成国家栋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尔格说历史_提前给他们自由!绝境中斯大林大手一挥,两千万囚犯成国家栋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