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76字,阅读时间约为2分钟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政权的王朝。在明朝之前的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后来的清朝,也就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由此可见汉族政权夹杂在少数民族政权之中。

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蒙古族出身游牧民族,他们重视骑射技术胜过文化,所以元朝是重武轻文的王朝,从选拔人才等方面也是重视武功胜过文化的。

在蒙元王朝的影响下,儒家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同时汉人被限制进入仕途,以免瓜分蒙古族政权,所以中华文明至此出现断层,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终于在朱元璋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他们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起明朝政权。

让即将中断的文明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先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借助胡惟庸一案废除了宰相制度,将权力收归到自己手中,以便于在今后的统治生涯中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为了恢复中华文明的重要地位,重新恢复礼乐教化,朱元璋做出了不小的努力。朱元璋从选拔人才、养老制度以及恢复礼教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视人才选拔

1、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朱元璋登基之后,意识到了栋梁之才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毕竟元朝就是因为忽略人才发展才灭亡的。元朝时期为了传播少数民族的文明,从根本上对儒家文化进行打击,使得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到了明朝,朱元璋意识到了传承儒家思想的重要性,首先就是要选拔出一批真正有才学有治国实力的官员,在他们的辅佐之下共同恢复礼乐教化。

其实察举制实行之初,还是有不少高官可以真正为朝廷着想,推荐的都是一些有才能之人。不过后来察举制的弊端越来越多。

高官与士子勾结在一起,推荐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人进入朝中为官,以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朱元璋决定不再采用察举制选拔官员,重新采用科举制来选拔人才。

2、明朝科举制的弊端

朱元璋采用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但是由于明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且朱元璋对权力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朱元璋要求官员谨言慎行,就连选拔官员都要按照严格的方式来实行。

明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就是由此开始的,当时采用的是应试教育,学子需要根据严格的规章来书写文章,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不过尽管明朝科举制度存在弊端,至少也为汉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恢复礼教

1、重视礼乐教化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他发现元朝就是因为不重视礼乐教化才导致灭亡的。元朝的统治者没有受到正统文化思想的熏陶。

所以在统治风格方面较为豪放,也影响到了无数的百姓。元朝百姓养成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大家不懂得礼义廉耻,使得元朝的社会道德屡屡突破底线,元朝也在社会风貌不断退步的情况下灭亡了。

朱元璋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决定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不再重蹈覆辙,重视民风发展,重视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朱元璋立志恢复礼乐教化,将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下去,使得元朝对文化的破坏作用降到最低。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十分重视儒家思想中的尊老爱幼精神,十分重视老年人的生活是否便利。

3、养老制度完善

朱元璋决心传播儒家思想,不仅要选拔儒学官员,还要从实际上做到以人为本、尊老爱幼。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使得年满70周岁的老人可以安排一位子女对其进行赡养,该子女不必劳作纳税。

同时,朱元璋还为年满80周岁的老人分发物资,以保证他们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除了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之外,精神世界也不容忽视。朱元璋规定一定年岁的老人可以享受与县官同样的待遇,也是为了推动民间尊老爱幼风俗的传播。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扫平北元残余势力,并进行一系列改革。朱元璋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为了推动传播中华文化,扫除蒙元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为推动明朝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朱元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但其处事风格中难免带有封建意味,更多的是维护封建制度,不过尽管如此朱元璋在中华文明传承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

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明代黄册研究》、《明史》

1.《暮雨历史记_朱元璋出身贫寒,励精图治,恢复礼教,推动明朝延续中华文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暮雨历史记_朱元璋出身贫寒,励精图治,恢复礼教,推动明朝延续中华文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