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迁民
民国 22 年(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按安阳民籍,洪武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来者颇多。"境内大部土著居民世代相传∶祖居山西,洪武年间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 据传,元末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中原一带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加之黄河决口,连年灾荒,造成"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惨景。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曾数次从山西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恢复农业生产。 由于洪洞县位于晋南,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工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 传说,当时负责迁民的后军都督佥事李恪,采用多种方法。诱迁不愿离开故土的农民。 有次扬言:凡自愿迁籍的农民可到广济寺内办理手续,凡不愿迁籍者可到寺左侧的大槐树下等候裁定。 扬言一经传开,应迁农户多数挤至大槐树下。结果,凡到树下的农户,全部被迁徙。 据说,当时大槐树上有个鸦巢,被迁农民望着鸦巢,触景生情,纷纷说∶老鸦尚有个窝,咱到何处才有安居之日啊! 由此,广济寺侧的大槐树,便成了先人忍别故里的标志。
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洪洞迁民的传说,已历 600 余年。 县西水冶镇一带群众,传留下来的一些姓氏、族谱,也多把大槐树下迁来的先祖列为其首。 另传,迁民时,被迁农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咬裂,以示纪念。因而,至今境内多数居民的两脚小趾甲盖仍是两瓣。 仅留传说,无科学根据。
挂印台
县西柴库村(今属安阳市)西的洹水之滨,有个地方传称为"挂印台"。据说,公元前 333年,即周显王三十六年,洛阳人苏秦,奔走各诸侯国游说"合纵"抗秦。 秦是战国时期的强国,时为"七雄"之一。苏秦游说几经失败,于是愤发读书, 研究各国政治、经济形势,由燕到齐、赵、魏、韩等诸侯国,继续以"合纵"抗秦战略,游说各国。 结果,有 6 个诸侯国结盟于洹水,苏秦被推举为"纵约长",佩挂 6 国相印。 相传,柴库村西的洹水之滨,即当年 6 国结盟之地,后人称"挂印台",也叫"封将台",民间俗称"凤凰台"。
位于柴库村的封将台,仅见一土堆仁义巷
明朝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郭朴(1511—1593),安阳人,俗称郭阁老。传说,当年他在县城购置一所房产,因与邻居的墙界不明,引起纠纷。他儿子上书到京,求助官势显赫的父亲。 郭朴挥笔在信上写道∶"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人几尺有何妨!"命人将信送给儿子。郭朴的儿子听从父命,把墙让出数尺。邻居闻讯,深受感动,也主动从墙址处退让数尺言和。由此,两家让出一条路来,俗名"让道"。后来,这里开出一条小街,取名"仁义巷"。
一坡松
清光绪年间,西蒋村人马不瑶(1831-1895)曾先后出任广西,广东巡抚。相传,在他初任山西平陆县知县时,曾受理上阳、下阳各村争夺滩地一案。诉讼一方唐姓许诺,如果打赢官司,让他任意挑选自家山坡上的一棵松树作为酬谢。唐姓打赢官司后,马丕瑶令其兑现诺言,却要"一坡松"。因"坡"与"棵"音近似,唐姓有口难辩,只好照付"一坡松"。后来,马丕瑶于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庭堂楼阁 1270间,木材全部取自山西平陆县的"一坡松"。
来鹤楼
原县城南上关尽头(今属安阳市区),有座"来鹤楼",由于楼内有眼古井,群众俗称"井楼"。"井楼"对面是座"火神庙",旧时,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庙会,于"井楼"旁搭台唱戏,"井楼"之名愈益广传。
传说,这座楼落成那天,曾有一只仙鹤飞来落于楼顶,故取名"来鹤"。后来仙鹤南去,民间雕了一只金鸡取代;日久,金鸡每早报晓,传为珍宝。另一传说,楼内的古井壁上嵌有一个铜篦子,从铜篦子下流出的井水,变得甘甜无比,也是一件稀世之宝。后盗宝人深夜将井壁凿碎,盗去大半个铜篦子,—时惊醒楼上的金鸡,展翅冲向盗宝人,不料反被盗宝人击毙,脑浆崩裂。 从此,这里再也听不到金鸡报晓,井水也不像原来那么甘甜了。当时有位贫寒老人,将金鸡的脑浆收起,用古井的水煮了吃,其味特别鲜美可口,后创造了"鸡脑豆腐"。据说,当今安阳著名的风味小吃"豆腐脑",就是从"鸡脑豆腐"演变而来的。
1.《安阳县往事_安阳县的民间传说,洪洞迁民、挂印台、仁义巷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阳县往事_安阳县的民间传说,洪洞迁民、挂印台、仁义巷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