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为惨烈的一场战略大决战。淮海战役的第一战,就是包围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兵团的被歼,预示着国民党中原重兵集团覆灭的开始。有趣的是,在发现被包围后,黄百韬倒是很轻松,这与他在临死之前的后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让人敬佩的奋斗经历

黄百韬祖籍广东梅县,从小在天津长大。在年少时,黄百韬曾加入北洋军阀当传令兵。由于做事勤恳,黄百韬一路被提拔,成为地方军阀中的高级将领。

在加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之后,黄百韬虽不是黄埔嫡系,却能够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因此获得了国民党上将顾祝同的赏识,在抗战期间成为第三战区司令部参谋长。

黄百韬出身杂牌,原本不被蒋介石所重视。黄百韬深知此点,为了向上爬,黄百韬拼命逢迎上级,因此在抗战后期成为25军军长。

黄百韬成为军长后,积极练军,整肃军纪,很快把25军变成国民党部队中的一支强军。在战斗中,黄百韬认真严格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在战斗中只遵守命令,丝毫不在乎伤亡。

黄百韬认真肯干的性格,冲锋在前的战斗风格,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在解放战争开始后,黄百韬继续带兵围剿解放军。

由于黄百韬所率领的25师作战勇敢,与其他国民党部队完全不同。因此黄百韬曾取得一些胜利,也让解放军对黄百韬部队十分忌惮。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部队对解放军一直是胜少败多,而且中央军和地方派系之间配合不默契,前线将领经常不听蒋介石指挥的情况经常出现。

而这些问题和缺点,在黄百韬身上是不存在的。蒋介石因此对黄百韬十分看好,黄百韬本人也一路高升,从师长一路坐到第七兵团司令的位置。

除了职位上的擢拔,蒋介私下里对黄百韬也是另眼相看。当时要面见蒋介石的话,都需要提前预约和通报。蒋介石为了表示对黄百韬的信任,给黄百韬颁发了特别通行证。

蒋介石收买人心的举动让黄百韬十分感动,他曾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表示,自己能从杂牌军中脱颖而出,被蒋介石看重,已经是人生最大光荣,死而无憾。

黄百韬和张灵甫一样,都是蒋介石的狂热追随者,对蒋介石的命令视若信条。

因为追随蒋介石,张、黄两人才能飞黄腾达,成为国民党著名将领。然而也正是因为太过于依赖蒋介石,相信蒋介石的命令,也埋下了两人覆灭的伏笔。

选择先打黄百韬的原因

济南战役结束后,国民党方面已经做好了回撤徐州的准备。当时处在徐州以东的黄百韬第七兵团,成为粟裕第一个攻击目标。

第七兵团虽然拥兵12万,加上黄百韬此人骁勇善战,看起来是最不好下手的目标。

但中央军委和中野之所以把第七兵团当做淮海之战的首要目标,有多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第七兵团的位置东临大海,距离国民党其他部队距离较远,适合进行包围。

第二个原因是第七兵团除了黄百韬起家的25军,还有粤军的63、64军。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把中央军的100军和44军划归第七兵团。

因此第七兵团虽然人数多,但黄百韬对中央军的调配并不顺畅,而黄百韬与粤军的矛盾越来越大。

粤军作为杂牌军,一直以来都被黄百韬当做炮灰,因此粤军上下对黄百韬。而在碾庄包围战的最后,正是粤军的临时倒戈,才迫使黄百韬被迫自戕。

选择第七兵团的第三个原因是黄百韬虽受到蒋介石重视,但他毕竟不是蒋介石嫡系出身,与黄埔嫡系邱清泉、李弥等人关系一般,一旦被围,邱、李等人都不会全力相救,这样对我军有利。

黄百韬被围 蒋介石要负主要责任

黄百韬在当时陆续收到了华东野战军南下的电报,作为百战将军,他自然明白华野是冲着第七兵团来的。

黄百韬虽然早就发出了撤退命令,但驻守连云港的44军行动缓慢,而蒋介石嫡系的100军根本不听指挥,这导致第七兵团行动迟缓。

无奈之下,黄百韬向蒋介石报告了第七兵团的情况,要求第七兵团主力先行撤退。蒋介石当时对淮海战场充满信心,觉得第七兵团即使被围,也能坚守。蒋介石随即命令黄百韬坚守新安镇,等待44军与主力会合后,才能向徐州撤退。

按照战后的复盘,如果黄百韬兵团能够不顾44军,及时撤退到徐州,那华野肯定无法追上第七兵团。

黄百韬撤退到徐州以后,我军人数少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那淮海战役将会发生何种情况,一切未可知。可以说黄百韬被围,蒋介石要负最大责任。

除了蒋介石致命的命令,天气也成为黄百韬撤退路上的拦路虎。在44军归建后,黄百韬其实还有时间撤退。事实也是如此,在华野先头部队到达新安镇之后,黄百韬已经撤离该地。

然而在黄百韬撤退后不久,开始连降大雨,造成道路泥泞。当时新安镇与徐州直接只有一座铁桥,仅靠这座铁桥通过十万大军,没有三五天是无法完成的。

就在黄百韬为部队渡河而发愁时,再次传来让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驻守在黄百韬撤往徐州道路上的张克侠和何基沣举行了战场起义。

这次起义让华野部队轻松完成了对第七兵团的合围,无奈之下,黄百韬只得率部向碾庄和曹八集撤退。

当第七兵团到达碾庄和曹八集之后,黄百韬才发现时任徐州剿总指挥的徐峙不顾第七兵团死活,早就下令让本应接应任务的李弥兵团撤往徐州。

为了不在道路上被华野歼灭,黄百韬命令第七兵团进入碾庄,坚守待援。

被围之初 黄百韬依然狂妄

在进入碾庄后,黄百韬的心情好了许多,甚至还放出狂言,要让解放军吃苦头。

因为李弥兵团虽然抛弃第七兵团,但却在碾庄构建了十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让黄百韬对于坚守待援的信心大增。而在碾庄之战的一开始,第七兵团确实凭借坚固工事,让华野遭受了损失。

黄百韬被围后,不断向南京国防部发报要求救援。蒋介石下令援救黄百韬,并要求南京国防部拿出救援方案。

国防部研究了许久,都拿不出一个让蒋介石满意的方案。无奈之下,蒋介石从东北请回杜聿明,让他研究如何救援黄百韬。

杜聿明经过思考后,派出邱清泉和李弥向解放军发起进攻。邱李兵团攻势虽猛,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在实际的救援中,战斗力强悍的邱清泉部队,所面对的华野阻援部队并不多。对于阻援部队,邱清泉一直未倾尽全力,永远都是派一个军顶在前面攻击,其他部队在后面“磨洋工”。

据传,邱清泉之所以不肯积极救援,或许带着个人恩怨。在1948年的豫东战役期间(国民党称之为豫东大捷),在黄百韬陷入华野包围之际,邱清泉带领第5军采用迂回战法,迫使华野解围。

事后,蒋介石重奖了作战勇猛的黄百韬,而支援有功的邱清泉,却被黄百韬说成动作迟缓,因此没得到任何奖赏。

邱清泉对此事耿耿于怀,因此在救援黄百韬时,邱清泉的不积极,是有原因的。类似于邱清泉和黄百韬这样的矛盾,在国民党将领之间十分普遍。

为了个人私怨,许多国军将领将军国大事形同儿戏的事情屡屡发生。例如在孟良崮之战中,李天霞部队距离孟良崮最近,但因为与张灵甫有矛盾,李天霞就是不救援张灵甫,导致张灵甫被华野歼灭。

黄百韬终于走向末路

随着邱、李兵团的救援一直没有进展,黄百韬也由一开始的自信,慢慢陷入了绝望。蒋介石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束手无策。

为了激励黄百韬坚守,蒋介石给黄百韬颁发勋章,鼓动报纸夸耀黄百韬的英勇。这些勋章和报纸,每天都会通过飞机空投到阵地上。

然而勋章和赞扬报纸自己的报纸,对黄百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此时的黄百韬虽精神状态不佳,却依然相信有奇迹会出现。

从14日开始,华野开始对黄百韬发动强大攻势。黄百韬不愧为国民党最好的战将之一,他亲自督战,整个部队士气大振,一度打退了华野部队的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七兵团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在坚守了十余日后,第七兵团终于在华野的总攻中崩溃,黄百韬在突围不成后,举枪自尽。

在自杀前,他哭着说:“我为什么那么傻!”,此刻,黄百韬才明白自己即将成为蒋家王朝的陪葬品。

黄百韬作为军人,是尽职尽责的,而他的个人才干,也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在正义的一方,黄百韬这样的人才肯定能做出一番事业,可惜黄百韬误入歧途。

文/朱竟年

1.《史来赏鉴_淮海战役,黄百韬突围不成举枪自尽,临死前:我为什么那么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史来赏鉴_淮海战役,黄百韬突围不成举枪自尽,临死前:我为什么那么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