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招牌,前往淳安贱买百姓田地的消息传至京城,等于给朝廷抹了黑,更等于打了嘉靖皇帝的脸。人嘛,往往都是最缺什么就会最在乎什么,最重圣名的嘉靖皇帝逮着严嵩父子就是一阵猛怼,把控内阁长达20余年的严阁老、号称“肩扛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小阁老瞬间没有了往日的嚣张,只剩下对“大明朝可灭十族”的恐惧。

被淋成落汤鸡的严嵩父子返回府中,罗龙文和鄢懋卿一直都在等待,受尽委屈的小阁老,终于能够发飙了:

“那么多藩王,中宫还那么多人,每年开支占去一半。去年修宫殿,又占去三分之一。国库空了……国库空了还说是我们落下的,还说改稻为桑是替我们补亏空……你们说,这国库到底是他们朱家的,还是我们严家的?”

国库亏空的原因所在,海瑞也曾给出过明确说明,中宫、藩王的浩大开支确实拖累了整个大明的财政收支,但严嵩父子领导下贪官污吏们也绝对脱不开干系。更重要的是,严嵩之所以能够牢固掌控内阁,就是因为他有三个别人无法替代的“长处”——能敛财;能背锅;能压制“清流”,实现朝局平衡。

奈何,小阁老永远看不到这一层,严嵩雨中的直白敲打算是白费了,直接暴怒:

“来人!拿把刀来,交给严世蕃,让他杀了我!”

如果严世蕃还是不能转变自己的看法,还是如此自以为是,严嵩还真不需要“清流党”进攻,倒不如直接抹了脖子。

两位领导之间有了直接冲突,下属自然要赶紧出来解围,罗龙文第一个站了出来:

“阁老、小阁老都不要急。眼下最要紧的是弄清楚,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买田到底是谁干的?”

内讧不可取,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冒青烟”同学也赶紧站出来,刷一刷存在感:

“这一点十分要紧。按理说郑泌昌、何茂才再糊涂也不会糊涂到这个份上。那就剩下了两种可能:一是胡宗宪在背后使坏,用意也是为了阻挠改稻为桑。二就是织造局的人自己干的。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呢……”

听完“冒青烟”的分析,严世蕃立马暴怒,历史上的“鬼才”终于开始展现自己的智慧:

“你们的脑子是不是被太多的钱给塞住了!”

这句愤怒的回怼,是发泄,是不满,更在于压制两人的反驳声音,吸引严嵩的注意力。一句话,严世蕃是想告诉严嵩:亲爹啊,你看见了吧,给你招风惹雨的并不是我,而是这些酒囊饭袋。您老听听我的分析:

“胡宗宪阻扰改稻为桑都为了他自己那点臭名声,左一道疏右一道本就是要告诉天下人坏事都是我们做的,不是他做的。这时候使这个坏对他有什么好?居然还猜到是织造局自己干的,织造局要敢这样往皇上脸上泼脏水,何不拿刀把自己给抹了!这么明白的事到这个关口你们还搞不清楚,这不明摆着是裕王手下那拨人逼出来的!”

关于胡宗宪,严世蕃给出的解释虽然不对,但一直都在阻挠“改稻为桑”推行的胡宗宪,就是为了浙江的国计民生、百姓福祉。所以,“贱买百姓田地”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胡宗宪的身上。

关于织造局,严世蕃给出的解释极为精确,吕芳、黄锦、杨金水都曾给出过类似说明。

最后的总结,严世蕃更是一针见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清流党”对“改稻为桑”的种种掣肘,郑泌昌和何茂才才会逼着沈一石冒天下之大不韪。

猛烈回怼了罗龙文和鄢懋卿以后,严世蕃换上了一副表情,罕见大哭着喊道:

“老爹不明白,还找徐阶去谈心,还相信徐阶会叫赵贞吉给浙江拨粮,还指望着将首辅的位子传给徐阶,还指望徐阶给你老遮风挡雨……”

“改稻为桑”之所以推行不下去,关键就在于没能充分保证浙江百姓的生计问题,饭都吃不上,谁愿意贱卖自己的田地!所以,严嵩才希望徐阶能指示自己的学生——赵贞吉,借给胡宗宪粮食,甚至不惜以“内阁首辅”的位置诱惑之。但徐阶为了扳倒“严党”,巴不得让浙江马上乱起来,劝说赵贞吉借粮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嗅觉敏锐,这才是严世蕃该有的模样!

“你老骂的没错,儿子总是给你招风惹雨。可那些风雨淋不着徐阶,淋不着裕王那些人,那些风雨到头来还是淋在儿子自己的身上。我这是为什么啊!”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要告诉严嵩:我明白“不作就不会死”的道理,我并不像你说的那么愚蠢,不会胡作非为,自寻死路。

恢复正常状态的严世蕃,还是极得严嵩欣赏的,再加上严嵩本就是一位“舐犊情深”的父亲,心中一阵不忍,态度开始缓和:

“先给南京发封信吧,问清楚胡宗宪去没去找赵贞吉,赵贞吉借没借粮给胡宗宪。”

确定赵贞吉有没有借粮,就是要确定徐阶的态度,就是严嵩会不会对“清流党”发起进攻的关键依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严嵩到底是严嵩,总能于混乱之中抓住问题关键。

“你们也觉得委屈,世蕃也觉得委屈,花去那么多钱,又买房子置地买女人就不委屈了?郑泌昌、何茂才这都在浙江干了什么呀,你们知不知道啊,他们是在给咱们挖坟!”

享受后台给予便利的同时,也要承受后台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但“朝中人”如果犯错或者获罪,也可能直接决定你的生死。就当时的朝局而言,“严党”几乎承包了整个大明朝的事务,受尽了累也受尽了委屈;但同时,“严党”也享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特权和利益。

“清流党”疯狂进攻“严党”,真就是为了江山社稷、国计民生?“严党”的既得利益,才是他们争取的关键所在;只是,清流们只看到了“严党”吃肉,没看到“严党”挨揍而已。

所以,严世蕃委屈吗?肯定委屈!但严世蕃活该吗?绝对活该!

再延伸一下,郑泌昌和何茂才也是想着能在“改稻为桑”的过程中分得一杯羹,所以,他们就算被直接逼死也是活该。

“严党”进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反倒激起了严嵩的斗志,吩咐道:

“给我换身衣裳吧!唉,我死了,严世蕃连自己都保不了,更保不了你们!”

越是危急时刻,越能彰显出老者的沉稳和锐利,严嵩要绝地反击了!

换好了衣服,理好了情绪,又替严世蕃整了整衣服,严嵩开始就目前的被动局势做出反应: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首先是咱们的人得争气。严世蕃,把你说的汝贞和织造局的话再说透彻些。”

严世蕃得到了鼓励,重新审视了整个事件的发展,再次将胡宗宪和织造局排除在外。说完,鄢懋卿再次表现出了必然会将整个“严党”推向坟墓的智商:

“是不是皇上授意他们这样做?”

要是按照小阁老一贯的脾气,肯定又会直接暴起,直接回怼——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嘉靖皇帝吃丹药吃多了?

只是,严嵩刚刚已经给出了明确态度——“首先是咱们的人得争气”,此时不是怼来怼去的时候,分析问题、得出答案,然后给出反应才是此时的关键所在。

严世蕃极为反常的没有生气,只是回应道:

“不会。要是皇上授意,今天也不会把我父子俩叫去,气成那样。不会,这个假是做不出来的。”

再次排除了“织造局”所为的可能性后,严世蕃给出了最终结论:

“爹责备我们也责备的是,是我们没有管好下面的人。现在这个结都在郑泌昌、何茂才两个畜生身上!昨天接到他们的呈报,只说是淳安有刁民通倭,并没说织造局买田的事。呈报的日子是六月初七,织造局买田的船已经开出了,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知道不报!”

明明知道却不汇报,那么问题自然就出在郑泌昌和何茂才的身上,而且,严世蕃还精准的认识到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想趁机捞钱,但因为高翰文的存在而无法得逞,只能兵走险招,一劳永逸。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严嵩开始部署挽回负面局势的安排:

“立刻给胡宗宪递廷寄,还是责成他去查办。真要有人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买田,有一个抓一个。还有,买灾民的田不能够都买光了,没受灾的县份也要买。田价也不能太低,太低了就会激起民变。”

1、将这件事的查办问题交给“宁做奸臣,不做小人”的胡宗宪去办,不管是替浙江百姓考虑,还是为严嵩考虑,胡宗宪都会尽力去办,再合适不过。

2、态度坚决,凡涉事人等一律捉拿,这是对嘉靖皇帝的交代,容不得半点折扣。

3、抬高买田价格、扩大买田范围,尽可能挽回当前的负面影响,绝不能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这就是“内阁首辅”的水平——解决问题、给出交代、降低影响,如此这般,才有资格替朝廷、替嘉靖皇帝遮风挡雨。

具体部署以后,严世蕃提出了一个疑问:

“要是那些大户不肯出高价买田呢?”

看见了吧,这才叫提问题,而不是像鄢懋卿一样直不楞登、傻不拉几的问些无脑问题。领导给出要求,千万不要“能不能”、“会不会”的提问,问题要简洁明了,直截了当,而且还必须是最可能会阻碍你办差的关键问题。

一句话,这个问题要显出你的水平,而不是表现出你的无能!

严世蕃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极为关键,而且是解决当前困局的症结所在,对于这个问题,严嵩自然要给出指示:

“那就让官府出面去压。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翻了天。生死一线,这件事情还得让汝贞去做!”

就冲这句话,就足以证明严嵩能够位居“内阁首辅”,绝非仅仅因为撰写青词的本事,他对封建社会的构成,上层建筑的实际威胁太过了解。

“士农工商”,构筑了封建社会的基本框架,“士”不能得罪,雍正皇帝就曾经在这类人身上吃了大亏;“农”,更不能得罪,明朝就是农民起义建立的,也是农民起义推翻的。唯独“工”和“商”的基数太小,而且属于既得利益阶层,断断然不会也无法对统治阶层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行文至此,有句感叹,如此经典的电视剧为何要让倪大红老师来饰演严嵩呢?明明是一代奸臣,却生生演成了一位拥有大智慧的能臣、忠臣形象!

“大奸似忠”,是不是就是说的严嵩呢?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1.《清朝那些人_大明王朝:严嵩发飙究竟有多恐怖?一道命令,碾压整个浙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朝那些人_大明王朝:严嵩发飙究竟有多恐怖?一道命令,碾压整个浙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