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柴军虎)统筹撰写有史以来太平第一部镇志、考证出古银杏树由王皋儿子王铎手植、成为文史馆志愿讲解员⋯⋯在苏州市相城太平,79岁的龚仁芝自2003年退休后,一直在街道文史战线上发挥着余热。走村串户,与时间赛跑,挖掘、抢救了太平地区的大量文史资料,整理、撰写了40余万字的文稿、80余篇文章。
△79岁的龚仁芝
为太平提供了一部“地情书”
龚仁芝是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的老师,2003年退休后,他一直在街道文史战线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前人历经战乱、兵火、灾荒、流离才有了今天的太平盛世,如果古籍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失,怎么对得起先人,又怎么对得起后代?”龚仁芝说。
出于对编志工作的喜爱,更出于对历史传承的使命和担当,龚仁芝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于2005年毅然加入《太平镇志》的编纂工作,任副主编,完成了太平有史以来第一部《太平镇志》,为太平提供了一部“地情书”。
“古籍的抢救、保护是很比较艰难的。”龚仁芝说,要通过大量的考证、调研,来打破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不实传言。太平老街上有一颗千年古银杏,每年秋季黄金叶满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民间流传“古银杏树是南宋奸相秦桧老婆王氏种植的,因为秦桧和王氏都是太平旺巷人”。
为了搞清楚古银杏的“出生”,龚仁芝和传言较起了真,十余次跑到苏州地方志馆查旧志,查阅各种史料,拜访知情老人,与相关人员电话核实,考证出古银杏树是由王皋的儿子王铎手植,写文为古银杏正了名。
撰写成40余万字的文稿,80余篇文章
后来,龚仁芝又参与了《相城区志》《相城英烈》《相城文史》《阳澄湖俗语》等书的编修工作。在编写中,为查考清楚“太平”的得名和“历史名人王皋”等,多次查找知情老人,3次请教市方志馆专家,找寻旧志和《王氏宗谱》的有关记述,直到搞清为止。
为寻访苏州抗战印记,龚仁芝结合太平红色历史特色编写了连环画《太平抗日风云录》文本,为太平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开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参考。为了确保调查效果,走访前,龚仁芝总是要列好调查提纲,调查中善问勤记,回来后认真筛选、考证,整理。
龚仁芝通过大量阅读史料,发现太平古有“苏之荻溪”之称,并赋予其现代社会气息,使之成为太平特有的“荻溪”品牌。截至目前,他已撰写成40余万字的文稿,80余篇文章,其中有《荻溪》《荻溪诗文选注》《荻溪故事》。
如今“荻溪文史馆”已成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龚仁芝也成了文史馆的志愿讲解员,向每一个参观者讲述太平昔日的故事,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太平、喜爱太平。
龚仁芝总觉得自己做的事太少了,“能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点事,再忙再累都是快乐的。”龚仁芝说。
1.《苏州79岁老人撰写40万字文稿,与时间赛跑整理文史资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州79岁老人撰写40万字文稿,与时间赛跑整理文史资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90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