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选尘埃落定,强硬派候选人、伊朗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西毫无悬念地当选为下一任伊朗总统。
易卜拉欣·莱西
本来这次大选有400多人登记“海选”,但在伊朗宪法监督委员会的努力工作下,大部分人被取消参选资格,最终被批准参选的只有7人。而除了莱西之外,其余6人从知名度到政治、宗教经历,都基本没有当选的可能,这次选举实际上早已有了结果。
莱西不仅被视为哈桑·鲁哈尼的接任者,而且未来可能还会继承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的权力。
此次竞选,莱西的竞选主旨是承诺要应对经济困难。
因为这确实是伊朗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伊朗目前的劳动力参与率(即15岁及以上从事经济活动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只有41.4%。相比之下,大部分西方国家都能达到6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数字常年保持在70%以上。
伊朗年轻人对现状不满
说白了,这国家没什么人上班,是真·躺平了……
也许有人会说,疫情对全球经济有很大影响,劳动力市场呈现低迷状态的国家不在少数,不能说大家都躺平了吧?
诚然,疫情重创了经济需求,劳动力充分就业率下降是一个全球问题。但对大部分国家来说,这是暂时躺下而已,但对伊朗来说,这是把一个已经躺平者的枕头抽走,让他躺得更平了……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仔细分析伊朗的就业状况,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这个国家的充分就业程度和劳动力参与率,一直就是这个鬼样子。
即便在被一些人视为伊朗“黄金年代”的巴列维王朝,彼时的伊朗同样一路失业率高企,就业人口占比极低,1978年,也就是伊斯兰革命的前一年,伊朗失业率达到惊人的48%……
不过公平点说,这也不能说是伊朗一家的问题。中东以石油出口为主的资源型国家,劳动力参与率都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战后的伊拉克,劳动力参与率是43%,利比亚49.69%,正在战火中的叙利亚则跌破了40%,只录得39%的成绩。而同时,那些“富裕”的海湾国家,这个数字同样很可怜,沙特只有45%,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数据上看还“及格”,但众所周知,这些国家超过人口一半的人是外国劳工,本国人参与工作的比例其实都并没高出50%。
沙特对于雇佣本国人的私企,在就业合同签署后由国家直接预付第一年工资的50%,科威特、卡塔尔等国采取的策略大致相同。这简直已经是国家花钱求着大家上班了,但是现状依然如此。
为什么这些中东资源型国家都躺得这么平呢?
因为他们没有实现工业化。
当制造业部门提供不出足够的岗位,想要就业的人无处可去。当出售石油的收入比较多的时候,国家大可轻松发放福利,保证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当全球经济发生危机,或者石油价格大跌,这些国家往往就要面临困难了。
也许有人会好奇,这些中东资源型国家坐拥大量资本,为何无法实现工业化呢?
这就得从历史上开始说起了。
1
其实,中东资源型国家并不是一直躺平,它们也努力过。
甚至在石油资源被发现之前,中东地区就有一个资源型国家,它奋勇地想要实现工业化。
1760年5月17日,穆罕默德·阿里生于希腊卡瓦拉市的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家庭,老爸是一位烟草商人,老妈宰纳布出身阿尔巴尼亚的科尔察市。当时的希腊还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
说起来,对阿里影响最大的人,应该是他的舅舅侯赛因,这位侯赛因当时担任地方长官。由于父亲早逝,阿里由舅舅扶养长大。
早年的穆罕默德·阿里靠买卖烟草维生,并替舅舅担任收税的工作。后来他又娶了自己的表妹为妻。这位二婚的表妹除了带来了前夫的遗产,还将阿里与舅舅死死绑在了一起。
1798年,一场战争将改变这位烟草商人的命运。
拿破仑率领大军进攻埃及,作为埃及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出兵对抗。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作为帝国的地方长官,侯赛因响应苏丹的号召,派出300名士兵。由于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侯赛因无法亲自前往埃及,他便任命外甥兼女婿阿里为上尉,以志愿军副司令的身份前往埃及作战。
法军在金字塔战役中摧毁了马穆鲁克贵族的军队。即使在尼罗河海战战败后,仍有相当数量的法军驻扎在当地与英国-奥斯曼联军对峙。
1801年,法军败退离开了埃及,此时战功卓越的穆罕默德·阿里升任为阿尔巴尼亚志愿军副司令,协助总司令塔尔帕夏管理约6000人的部队。
1803年,在总司令塔尔帕夏被人暗杀身亡后,阿里继任为总司令。1805年,开罗的民众起义废黜胡尔希德帕夏,并推举阿里为埃及新任总督。时任奥斯曼苏丹的塞利姆三世最终不得不认可事态发展,追认其统治的合法性。
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设局杀死了约400名的马穆鲁克贵族。此次事变后马穆鲁克再也无法进行有组织的对抗,其残部散逃在埃及各处。
在金字塔下法军与马穆鲁克军队的对战中,阿里第一次见识到了在工业化条件下选种、育种、驯养的欧洲战马是以何等的阵势冲向马穆鲁克战阵,那种摧枯拉朽的力量让称雄中东的马穆鲁克骑兵显得无比可笑;他同样第一次见识到工业化国家的军队,拥有何等出色的后勤补给能力、战术训练条件与单兵作战素质。
此时已是一名沙场老将的阿里,明白工业化对于军队的重要性,那就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必须有近代工业做支撑。
已经统治埃及的阿里,开始了伊斯兰世界,甚至是整个非西方世界里的第一次工业化改革。
阿里从引进西方专业人才着手,为埃及建立近代化的工程学校以培养工业人才。依靠国家投资来推动本国工业。
为了满足改革的巨大支出,阿里将海岛棉引入埃及作为经济作物,并将埃及的农业经济重点定向棉花。而埃及优越的棉花种植条件,迅速使该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与美国南方并驾齐驱。
后世,人们将中东国家出口石油得到的美元称为“石油美元”,那么200年前穆罕穆德·阿里所创立的这个资源型埃及出口棉花换来的外汇可能应叫作“棉花英镑”。
埃及长绒棉至今享誉世界
在“棉花英镑”的支持下,阿里建起了新兴的兵工厂,军事院校,引进了战马驯养技术,并开始建造军舰,筹备一支强大的海军。
到1838年时,埃及的400万人口中,有3万人在工业系统上班,对埃及工业的总投资也高达数千万英镑。
要知道,同时代的林则徐,才刚刚睁眼看世界啊。
阿里改革的成果,很快开始在战场上得到体现。
阿里的武功
1820年阿里下令征服和占领苏丹(今北苏丹)。1821年他的军队进入苏丹并遭到强烈抵抗。但是埃及军队及其装备的精良保证了阿里对苏丹的征服。
1827年,阿里随同宗主国奥斯曼帝国镇压希腊人的起义,结果在纳瓦里诺海战中惨败给了英法俄联合舰队。海战后,阿里向奥斯曼帝国政府要求统治叙利亚,作为他在这场海战中的损失的补偿。
奥斯曼苏丹心想,这人怎么给主子办点事儿就开始讲条件呢?于是他对阿里这个要求非常冷淡。
但有了近代化军队的阿里决定不再忍受宗主的窝囊气。你不给我?那我就直接抢好了。
1831年10月31日,在阿里的长子易卜拉欣的带领下,埃及军队对叙利亚的入侵开始了。
埃军在叙利亚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在围攻六个月后,重镇阿卡被埃及占领。埃军进入安那托利亚。
1832年12月21日在孔亚战役中,易卜拉欣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大丞相亲自带领的军队。此时此刻,在易卜拉欣的军队与伊斯坦布尔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军事障碍了。
大惊失色的苏丹紧急求和,1833年在俄罗斯的调停下双方达成和议:阿里从安那托利亚撤军,作为补偿他获得克里特和汉志。易卜拉欣被授命为叙利亚的总督。
这是列强第一次介入埃及与奥斯曼的争端,而随着埃及崛起为中东第一强藩,列强的干预也越来越多。
1839年,阿里希望扩大自己在叙利亚的统治,因此又开始对奥斯曼帝国苏丹动兵。
当奥斯曼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的军队到达叙利亚边境时,易卜拉欣在尚利乌尔法附近的尼西比斯进攻并打败了奥斯曼军队。伊斯坦布尔又一次处于易卜拉欣军队的直接威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