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调查组来报案的受害者排起了长队。
李贝贝 摄华夏时报(www.c)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近日,上海、杭州两地多个长租公寓爆雷,涉及超万名受害者,长租公寓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问题再次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有受害者指出,一些长租公寓运营商涉嫌成立不同公寓品牌作为“马甲”,以“高收低出”模式进行诈骗。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这种现象在行业内非常普遍。建议权威部门加强监管、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设立“黑名单”制度,提高从业门槛。
受害者登记资料 李贝贝 摄
付了7.5万元房租“一天没住过”
8月中旬,因作为托管公司的上海岚越公寓未按时向房东支付租金,致使多名已经交付数月甚至一年房租的租客遭房东驱赶。而在受害者们焦急地来到岚越公寓位于浦东新区巨丰文化广场的办公室讨要说法时,才发现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直至8月31日,岚越公寓首次就“爆雷”情况进行说明。在其同名微信公号上,岚越公寓坦言公司因资金出现断裂,经侦大队已对公司进行调查。《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房东已与租客联手维权,努力在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上发声,积极到各区经侦大队、派出所报案,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9月2日,《华夏时报》记者以租客身份赶到岚越公司总部。门卫和前台得知记者前来维权,同情地表示“你来迟了他们早跑了”,并建议记者尽快报案。在8楼岚越办公室,《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大楼物业处早在8月18日即贴上了告知书,称“对各位的遭遇深表遗憾,请到浦东及各区经侦支队报案”。
岚越公寓办公室已人去楼空 李贝贝 摄
物业告知岚越公寓受害者及时报案 李贝贝 摄
事实上,近期上海“爆雷”的长租公寓不止岚越公寓一家。在位于浦东康桥路1720号的浦东经侦支队,《华夏时报》记者还遇到了多名来自沪巢公寓、寓意公寓的受害者。一名负责接待登记的民警告诉记者,8月最后几天,这2家长租公寓的受害者陆续开始前来登记。但对于几家长租公寓的受害者人数及涉案金额,这名警官表示,目前还处于收集、统计资料的阶段,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对外公开。据新华网客户端报道,已涉及超万名受害者。
而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些长租公寓背后的受害人数相当庞大。仅以岚越公寓为例,目前光是2个维权微信群就有近700人。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8月26日,微信群中有150位租客完成金额登记,单个租客一次性支付最高金额达9万余元,合计金额数百万元。而在《华夏时报》记者加入的微信群及QQ群中,付了数万元租金却被房东断水断电、甚至驱赶的租客不在少数。一名租客无奈表示,自己一次性支付了2年高达7.5万元的房租,但“一天都没住过,锁都被换了”。
当然,房东同样也是受害者。尤其是那些“以租养贷”的房东,银行的月供不会因为托管的长租公寓运营商跑路了就可以暂停。但在现行法律之下,房东们也无法合规驱逐房客,这也意味着自己的房子在合同期结束前都处于亏本状态。
受害者排队提交材料 李贝贝 摄
“原班人马”频繁换马甲?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近期的“爆雷潮”,不少受害者认为,运营商可能不是单纯的经营不善,更像是有预谋的诈骗行为。例如,有受害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岚越公寓只是一批“有心人”利用“高收低租”模式进行诈骗的“马甲”,眼下只是目的达到弃之不用了而已。
“上海现在就是这波人一直在搞这个事情,幕后高管都一样的。”在QQ群中,一位租客解释说:“第一家千禧,去年在浦东周浦成立;第二家瑑寓,去年年中在浦东金桥和北成立,2019年10月爆雷;第三家捷骜, 2019年8月成立,2020年5-6月份爆雷;第四家岚越,2019年11月份左右成立,2020年7月爆雷。”
这名租客总结说:“结果都是一样的:成立半年多高管卷款跑路后,成立新的骗子公司。业务员集体离职,估计是去新公司接着干。原公司法人失信,不过法人的身份证估计都是‘买’的,他们根本无所谓。”
租客周小姐告诉记者,其亲眼看到岚越的一批业务员去了沪巢公寓(上海沪巢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而沪巢的法人代表陈虎为原岚越人员,有租客与其签过合同可以证实;另一名租客王小姐则爆料称,当初为其办理手续的业务员在2个月前已经转到一家“孚义公寓”(孚义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继续工作。王小姐坚持认为,“孚义公寓”同样也是一个“马甲”,因法人代表任小兵曾是岚越的高级业务员。
“天眼查”平台显示,瑑寓、捷骜等目前均有多名受害者正艰难维权;孚义目前还在正常运营。
上述几家公司的共同点是:多以“小微企业”的形象出现,注册资本多在50万元-100万元,主要人员、法定代表人、投资人等在短期内频繁变更,运营数月即爆雷或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及委托合同纠纷陷入多场司法纠纷,且目前均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仅是成立于2019年12月31日的岚越(上海岚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在今年4月10日到6月3日期间变更了两次法定代表人、两次投资人、一次公司主要人员。
单从法人、股权穿透等信息上看,上述几家公司似乎并没有直接联系,受害者提及的多个原岚越人士也均只与其中一家公司存在关联。不过,《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岚越公司2名主要人员之一黎川东,于2020年5月29日被新增入乾和公寓(上海乾和房产经纪有限公司)监事之位,但8月24日即退出。而与其他被怀疑的公司一样,2017年成立的乾和公寓曾频繁更换法人十余次。租客周小姐告诉记者:“乾和不出名,岚越下面的,估计岚越出事现在也安稳了。”
那么,这些公司真的是同一批人以不同身份注册的吗?《华夏时报》记者就该问题多次拨打受害者提供的、以及岚越官方微信号公布的5个负责人手机号码,但均无人接听或是关机。而据“AI财联社”之前的报道,有自称是岚越内部人员的人士否认了岚越与上述几家企业“高管联手”的说法。该人士称:“我们的业务操作比较类似,但是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老板之间也不认识。”
行业监管力度仍有待提升
对于岚越以及其他近期跑路的公寓是否涉嫌诈骗,浦东经侦支队民警表示:“目前还不能下定论,我们正在收集相关证据。”
尽管目前还不能下“诈骗”的定论,但不少业内人士都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疑惑。蘑菇租房创始人龙东平就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蓄意)‘高收低租’,可以说是诈骗了。”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也表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为什么长租公寓近2年爆仓不停呢?(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倒闭之后换个地方改个名字继续干。”
权威部门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9月1日,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发文称,近期住房租赁市场中有公寓运营商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经营模式,一旦出现“爆仓”后又金蝉脱壳一走了之。这种行为对房东和租客的切身利益、对住房租赁行业的规范发展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认定这些长租公寓在玩庞氏骗局的游戏呢?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一般情况下,认定长租公寓的“爆雷”是诈骗其实是比较难的,而否带有“故意的目的性”是判定刑事犯罪的重要因素。王玉臣说:“如果认定为诈骗,往往需要证明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不是常规的经济纠纷,比如投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导致不能及时付租金。如果长租公寓收了钱以后,直接用来挥霍了,则认定为诈骗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胡景晖觉得,长租公寓不难监管。“‘高收低出’是迫于经营压力还是为了恶意圈钱,通过资金流向等相关资料可以确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资金流向等关键问题的取证,一定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除了刑事处理还要上黑名单。比如金融行业就十分严格,违规违纪的话,不可以再进这个行业。”他表示。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相关部门对于长租公寓的监管正在加强。例如,杭州政府近期发文明确表示,住房租赁企业从8月31日起将相关租赁资金缴入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托管式”住房租赁企业需在9月30日前根据要求完成风险防控金缴交,存量委托房源应缴交风险防控金30%;8月21日,西安市住建局也发文称,从10月1日起,将对收储西安市国有土地上的存量住房并通过西安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进行租赁交易的住房租赁交易企业,实施资金专户监管。
面对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消费者又该如何避免风险?王玉臣建议,房东和租客维权取证要先行,对这一系列违约甚至违法行为要做好取证,比如来回沟通记录、催促付款记录等。其次,可以向住建部门、12345服务热线进行举报投诉。如果上述方案均未果,还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多盯着点立案的事,虽然难度很大,但是给公寓的压力往往更大。” 王玉臣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除了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公寓品牌、警惕“高进低出、长收短付”,更要警惕较长的支付周期。支付周期越长风险越大,这也是这两年长租公寓中的一个新情况。
此外,近日上海、成都、广州、合肥、杭州等地都纷纷发布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住房租赁企业、认真确认租金价格、建议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1.《2019年公寓爆雷看这里!沪杭长租公寓再度突发“爆雷潮”,涉超万名受害者,运营商被疑“换马甲”后诈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9年公寓爆雷看这里!沪杭长租公寓再度突发“爆雷潮”,涉超万名受害者,运营商被疑“换马甲”后诈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05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