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斯基公园设置了看台座位。

新华社发

昨日,距离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78天,北京冬奥组委召开科技冬奥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北京冬奥组委等相关部门介绍了新科技在北京冬奥会的应用和创新成果,解读冬奥科技亮点。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破解室外观赛气候寒冷的问题,研发场馆坐席和站席观赛环境的舒适性提升技术,实现-20℃体感温度下,设备表面温度10秒内升至40℃以上,显著提升观众热舒适感受。

首次实现360°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型

关于本届冬奥会场馆设计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问题,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答记者问时表示,一是通过技术攻关,从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到运维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支撑冬奥场馆高质量建设。以雪上场馆为例,首次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与建造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建设。成功解决了国家雪车雪橇赛道长度大、落差大、弯道多带来的精度和温差控制难题,首次实现360°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型,同时可满足延庆高烈度区的抗震要求。

二是实现了科学、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从跳台环形顶端,再到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S型曲线融合,被称为“雪如意”。

三是充分实践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速滑馆建成了全球首个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成为低碳绿色运动场馆建设的样板工程。在既有场馆改造中,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鸟巢智能化和水立方冰水转换等场馆改造。自主研发的水立方“冬夏场景转换”关键技术体系,实现冰面毫米级高精度测量,支撑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建成世界首个智能化、快速拆装的水冰转换场地。成功保留两届奥运遗产,有效破解世界上大型场馆长期运营难题。

冬奥场地可实现土质松散、崩塌灾害识别预警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建红答记者问时表示,为了支撑运行安全,建立了以区块链和超微型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冬奥食品安全保障平台,实现了对冬奥食品的防伪溯源。冬奥场馆(地)岩土构筑物灾害早期识别及自动预警系统围绕延庆冬奥场地建设工程范围,先后部署斜坡灾害,崩塌灾害、边坡土质松散和路侧危岩等多类灾害预警监测点,为冬奥场地施工提供实时监测及灾害早期预警。

同时,为提升观赛体验,积极推动超大规模人工智能预训练模型、5G+8K、虚拟导览、三维重建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冬奥会观赛新体验。

揭秘

一个场地三种温度 科技让观赛体验更美妙

冬季项目比赛,长时间现场观赛会不会“冷到发抖”?

今年4月的“相约北京”测试活动中,冰壶和轮椅冰壶项目在水立方进行。从事幼师工作的吕盼凤现场观赛。她所在的观众区距离冰面不到50米,周边环境温度在16至18摄氏度之间,穿着羽绒服的她感觉“比较舒适”。彼时,冰壶场地的冰温达零下8摄氏度左右,为使运动员可以更舒适地比赛,冰面以上1.5米的空气温度始终被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

一个场地,三种温度。水立方的温度控制主要依靠拥有超4000个传感器的智慧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场馆内的温度、湿度、PM2.5浓度等方面的数据变化。当室内不同地方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控制系统就会“精准”地通过场馆内的风管来调节温度。

焦点

01

高山滑雪运动员安全如何保障?

答:滑雪场医院建互联互通救治平台

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丛民回答南都提问时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作为冬奥会定点医院和首个“中国冰雪运动员医疗基地”,开展了冬季运动损伤临床生物诊疗技术系列研究,显著提升了冰雪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水平。

同时,张家口赛区还建立了滑雪场与崇礼院区互联互通的救治预警系统和信息化平台,构建了从赛场到医疗站、救护车、直升机再到定点医院闭环式、一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解决了急救转运途中远程医疗服务的难题。

02

如何减少风速 对运动员安全影响?答:自主研发防风网技术打破垄断

李丛民表示,赛场风速是影响室外雪上项目比赛和运动员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空中技巧和U型技巧两个项目,运动员的空中比赛动作多,起跳高度大,受风的影响更加明显。

自主研发的防风网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等多项难题,防风性能、力学性能和视觉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3

如何保障场馆运行安全?答:使用智慧运营管理系统

在张家口的云顶滑雪公园还使用了智慧运营管理系统,集成3D全景安全控制台、移动智能哨兵车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全方位Al智能安防和全区域自助服务,是我国第一家通过全息投影对客流实时管理的滑雪场。

同时,张家口赛区还应用了索道安全运行保障技术,解决了严寒复杂环境下特种设备快速检测监测、故障预警和高效应急等难题,可满足短时高负荷、故障零容忍、救援高时效性等重大活动要求。

A07-11版 统筹:刘耀宁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潘珊菊 实习生 赵姬 综合新华社

1.《10度到16度穿什么衣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度到16度穿什么衣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05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