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结婚的那天,一个高中同学给我发了一本《曾国藩传》的书,可耻的是,三年后我只是开始。不管我是找工作,在空闲时间和妻子和孩子在一起,还是找其他各种借口,最后我都不喜欢这种人物指战书。
直到几天前因为文稿写作主题是曾国藩的原因,为了加深了解我翻开了那本书,自此就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有人说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孔子、王阳明之后立德、立功、立言的第三人,个人看来亦如是。
在《曾国藩传》里我看到曾国藩年幼时的“愚钝”,看到他年轻时钻营官场的锐气昂扬,亦有他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的崩溃绝望和柳暗花明,还有他功成身退之际对自身和湘军命运的担忧,但更多的是他在书信往来以及传书中对宗族兄弟子孙的殷殷教诲。
他有一颗爱人之心,身为亲子孝敬父母、作为丈夫体贴妻子,作为长兄爱护弟弟,作为家长关爱子孙,儒家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每一样都做到了。
事父母能竭其力
曾国藩曾说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真是一句话说透了千万人子的心思,当代很多男人出了名的妻管严,尤其是财物上的看管,由此带来的婆媳关系反而没有以前那么融洽便在于儿子的不作为与不敢为。
曾国藩在自身只是一位翰林院编修的时候便能力能所及托人将家书及阿胶、高丽参等补品带回湖南老家略尽孝心,既重精神慰藉,也有物质关怀。要知道当时翰林院编修官职不高俸禄有限,阿胶、高丽参这些都是难得的补品,价格不菲,而之后很多家书中也出现过阿胶的字眼,阿胶味甘性平能补血养血止血,益气补虚,尤其适合老人滋补。
可见曾国藩事亲至孝,是真切地希望父母年寿身健,相比之下对钱财看重之心十分的淡泊,对尽孝之事最重当下与行动。
爱妻子能体其辛
慈禧曾问曾国藩其夫人在家都做什么事,曾国藩回答说妻子即管家中小事如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应吃穿用度琐事,也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家教育。从这个问答里我们不难得知,曾国藩对自己的妻子是非常爱护和敬重的,不仅体贴和感恩妻子对家庭的付出,还不吝称赞妻子的贤良。
爱子孙能狠其心
曾国藩爱子孙能狠心教育,不仅要求家族子孙生活简朴,还要求他们勤于治学与持家。据说他坚持给子女写信,有过一年两百五十三封书信往来,与子孙儿女讨论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且每个子女都要自己打扫房间、穿戴衣物,保持自己动手的习惯,不能好吃懒做、好高骛远,要求家中男子学业精进,看读写作缺一不可,要求家中女子衣食粗细样样皆行。
历史便有记载说曾国藩家族里的男人出门从不坐轿子或是骑马,只能走路,像传统的纺织、养鱼、种地、养猪这些事情更是曾家男子被鼓励亲手施为的,据说忙碌时连曾家女子也要帮忙。
除了这教育与学业上的狠心,曾国藩对子孙更狠心的不留地不留房,连金银也不多留一分,要子孙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而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曾国藩也能给我们以启示。一生为官的他多次明确表示不希望子女从军为官,只希望他们做读书明理的君子。
因为那个多事之秋的时代动荡黑暗哪怕锦衣玉食封侯拜相也靠不住,而且官场险恶祸福难知,一入官场深似海,他不希望子孙再走官宦之路。
从这一点看,他的眼界可谓老辣,对子孙的关爱之心亦体现在狠心当中,不让他们为官作宰,只愿明理为人。
要知道哪怕到了现在这个思想独立的年代,很多家庭子女哪怕条件有限也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父母一方面将儿女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给他们最好的物质条件,打造最好的职业道路,包办最好的人生婚姻和进身之阶。
殊不知百年前一代伟人曾国藩已经身体力行将如何教育儿女的方法全都告诉我们了,狠心教育,狠心限制有时候反而是爱子孙最好的方式。
不仅如此,关于教育子女,曾国藩还为后世留下了价值连城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经典著作,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的经典!
这本《曾国藩全集》集齐了《家书》、《家训》《冰鉴》、《挺经》不仅有原文,还增加了白话文译文和注解,许多原来我们看不懂,看不明白的地方,都有专家教授给出注解和解读,和市场上只有生涩难懂的原文的其他曾国藩书籍完全不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曾国藩书籍。
读完可能会改变你一生的书,关键还不贵,就在下面链接!
1.《伟人怎么处理婆媳关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伟人怎么处理婆媳关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0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