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式”的内构图
“鼠式”的初期设计稿最初完成于1943年1月,它的前身是斐迪南·保时捷博士于1942年6月设计出来的Type 205/205A方案(也被称为VK 100.01)。在1943年春季的诸多会议上,与设计师、军方代表们共同商议着确定了“鼠式”坦克的众多细节,“鼠式”这个名字也是在此时提出来的。
▲“鼠式”原厂图纸 K3652号
出于迷惑盟军的考量,德国人把微型自爆车命名为神话中的巨人“歌利亚”,却把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坦克以小小的“鼠式”命名,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
▲“鼠式”与T-34-85的体积对比
1943年4月,保时捷确定新坦克的重量将超过179吨,这使得原定的扭力杆悬挂设计被推翻。好在斯柯达工厂开发了一种垂直螺旋弹簧悬挂,正好可以用在“鼠式”的身上。
▲“鼠式”的装甲极为厚重
造成“鼠式”重量如此惊人的原因有很多——设计之初它的正面装甲厚度就达到了惊人的200毫米,再考虑到需要安装强大的火炮,以及它硕大无比的尺寸,最终使得“鼠式”的样车重达188吨。
▲“鼠式”所采用的电传动构型几乎贯穿车体
由于“鼠式”的重量太大,普通的汽油机+机械变速箱构型已经无能为力,斐迪南·保时捷博士不失时机地又把他的“看家老本行”电传动构型提了出来。电传动构型是指使用汽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的电能储存进电池,再从电池中输出给电动机,电动机再经由最终减速器把动力输出到坦克的主动轮上。
▲“鼠式”庞大厚重的装甲壳体
采用“电传动”构型的车辆,完全不需要机械式变速箱,驾驶员只要调节发动机的励磁就可以调整车辆的扭矩。“电传动”比起机械式变速箱来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牵引性能,而且让坦克更加敏捷灵活,坦克的制动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完全就是为超重型车辆量身定做的!
▲观看“鼠式”模型演示的希特勒,注意模型上还是150炮
“鼠式”的武器配置在开发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在1943年3月前它的主炮还是150毫米口径L/38坦克炮,后来变成了128毫米口径L/55坦克炮。在主炮的右侧还有一门小小的75毫米口径L副炮,它作为同轴副武器存在。
▲1943年12月23日,首台“鼠式”样车测试
1943年12月23日,首台“鼠式”样车开始了它的测试,这台样车没有炮塔,因此用一个混凝土配重模拟炮塔的重量。坦克的行驶非常顺利,在坚实地面上运行良好。
▲“鼠式”的驾驶员座位
1944年1月14日,为了躲避盟军的空袭,样车又被送到波普林根测试。在3月16日的测试中,样车误入一片泥泞的区域,车体约有1.5米高的部分都没入了泥浆中,但样车仍然靠着自身动力成功脱困。
▲“鼠式”1号样车和2号样车,摄于1945年1月
1944年5月3日,第二台安装有炮塔和火炮的样车也被送到波普林根。“鼠式”的耗油量极为惊人,每越野10公里就需要350升汽油,是台真正的“油老虎”。但是随着盟军登陆诺曼底,希特勒认为不应该把资源放在超重型坦克的生产上,“鼠式”项目于1944年7月3日正式停止。
▲被炸毁的“鼠式”2号样车
1945年4月21日,苏联红军第6近卫坦克军抵达了措森地区,在当晚苏军遇到了撤离中的武装党卫队,德国人试图驾驶“鼠式”样车撤离,但是坦克发动机故障无法修复,德国人索性炸毁了坦克。
▲2号样车车体侧面装甲板都被炸掉了
苏军就这么一枪未发的获取了2台“鼠式”样车,但苏联人直到5月底才开始盘点纳粹德国的剩余战争物资。“鼠式”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但这两台样车已经被毁坏了。
▲1945年秋天,准备送往苏联的“缝合鼠”
于是苏联人索性把2号车的炮塔安放在1号车的车体上,“凑合”成了一台完整的“鼠式”运回国内。1946年5月该车被送到了库宾卡坦克试验场,在这里苏联技术人员对“鼠式”展开了一些粗略研究,并对鼠式的车体首上装甲板进行了一些射击测试。
▲目前放置在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中的鼠式
在当时,苏联人并未意识到这台188吨的“废铁”有什么意义,但对于现在的坦克研究者和我们这些游戏玩家来说,这台世界唯一的“鼠式”样车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鼠式”现在位于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中,无声的向往来游人讲述着那段故事。
1.《战车溯源:真·团队之盾!重达188吨却叫“小老鼠”的德国战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战车溯源:真·团队之盾!重达188吨却叫“小老鼠”的德国战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6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