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长葛女子十年寒窗,疑被堂姐顶学籍上师范”一事,持续发酵。
事情发生在1993年,按照当事人黄海霞的说法,从2002年开始,她们一家人就四处搜集证据,逐步发现“户口被二伯动了手脚,学籍还被大伯的女儿顶替!”在采访中,黄海霞嚎啕道,“我们一家这一二十年的生活是咋过的啊,万万没想到,再也没有比这亲的大伯能做到这份上。”
从陌生人到同学,这一次,疑似暗度陈仓的事情发生在了亲人之间。如果黄海霞所述为真,那个年代教育机会的诱惑力着实令今人乍舌。关于这次疑似顶替学籍事件,有网友以黄风玲外甥的身份替自己的亲姨辩护:由于复读生没有名额参加招生考试,第二年黄风玲用表姐黄海霞的名额参加考试,成绩是黄风玲用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黄海霞一家为此事常年奔走上访,是无理取闹,想从黄风玲那里获取巨额赔偿。
近年来,因被冒名顶替学籍从而人生急转直下的新闻,不时爆出。如果将这一个个令人唏嘘的案例集中到一起,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有学上就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那也可能是一个改了学籍就等于改了命运的时代。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学籍管理的混乱、落后、不科学、不透明,很多人的命运被改写。全国统一学籍2010年才开始在全国部署,到了2013年,全国初步建成了管理系统。在此之前,究竟发生过多少学籍改写与顶替上学事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
但毫无疑问,已经爆出的线索必须要理清,已经浮现的疑问一定要解答。
蹊跷的是,早在2010年,长葛市公安局的答复意见书就表示:黄风玲存在顶替黄海霞在官亭职中的学籍档案问题;2011年,长葛市教体局的调查结果又认定,不存在顶替许昌师范学籍一事。对此,长葛市教体局工作人员的解释是,两个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按照通常的理解,学籍是一以贯之的,无论在求学的哪个阶段,学籍和学生的关系都是“一对一”。那么,顶替了“官亭职中学籍”,没有顶替“许昌师范学籍”,如何理解?这或许和黄风玲一方的解释契合:只是顶替了堂妹的中学学籍获取报考资格,然后自己凭成绩考取许昌师范。
现在,双方的共识是,中学学籍是黄海霞的;最大的争议无非是,1993年在学校学习、考试的到底是谁,498分的成绩到底是谁的。搞清这个事实需要花费8年吗?别的不说,这次的舆论“闹大”后,我们就从回应中看到了“三个月”甚至“一周”的许诺。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报道,此次舆论爆发后有人给黄海霞打了一通电话,对方称“要多少钱那边能出能接受,事就妥了……”这个神秘电话,无疑又给这起顶替事件蒙上了一层乌纱,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引人遐想。要知道,一旦顶替学籍、顶替户口坐实,就不仅仅是堂姐、大伯、二伯这些当事人的问题,背后还应有相关部门及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当年被安排了一次,这次不能再被暗中安排一次,哪怕是以“和解”的方式——一个人的命运,本就该由自己掌握。
退一步说,哪怕成绩就是黄风玲自己考的,她只是利用了堂妹的应届生身份,但别忘了,在同一规则下,这对当年一起考试的竞争者来说,同样是不公平,尤其是在教育机会弥足珍贵的年代。换句话说,即便黄风玲没有掠夺堂妹的命运,至少也影响了另外一位考生的人生轨迹。
此外,8年前都已经认定了确实存为顶替学籍问题,那么处理和处罚到位了吗?至少现在的报道,没有让我们看到相应的结果。
所以,必须再一次明确并强调:这不是家事,而是公事。目前,长葛市纪委监察委已经介入调查,并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察委、公安、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我们期待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天。因为,唯有真相得正义。
推荐阅读:为上学与家人决裂!女生众筹上大学 一个为梦想奋斗的女孩值得祝福!
林玥托着下巴,趴在车窗前,出神地望着窗外……道路两旁,高耸的楼房渐渐后退,到了学院东路,出租车、三轮车、公交车连成一排,两边人头朝着黑色铁门涌动,拖着箱子、抱着脸盆。眼前的景象,不再是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粤北小镇,离家1600多公里,她只带了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一把吉他,身边没有家人陪伴。
林玥是背着家人来成都读大学的。她的梦想是学习数字传媒专业,而家人却希望她读护理中专。争吵之后,林玥几乎与家人决裂,也被断了经济来源。她在暑期打工挣到一个月生活费,却被骗走;而学费,则通过网络众筹,688名网友为她凑齐。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是正确的,都比站在原地更幸福。” 她说。
家人安排
希望她读护理中专
父亲说,一个女孩儿,从广东到四川那么远的地方,根本照顾不到啊。家里对数字传媒这个领域是空缺的,但如果学了护理,找工作我们肯定是能帮上忙的。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在庇护下成长
成都商报记者第一次拨通林予的电话,他没有接,第二次拨通,响了数声后接了。“如果不是成都的号码,我可能不会接。”林予说,自己不喜欢被打扰。
女儿的离开让他愤怒,但短信里的话,都是气话,“毕竟还是自己生的女儿,还是希望她好。” 林予不停叹气,“一个女孩儿,从广东到四川那么远的地方,根本照顾不到啊!”“虽然和她妈妈离了婚,但孩子的事情还是要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大家互相也通了气,要截断女儿的经济来源。
让大家意外的是,林玥还是出走了。“那天她打电话说要走,我在流泪也在流血,一直忍住没哭出来。” 他告诉记者,女儿艺考也是瞒着自己去的,家里已经给女儿设计了一条道路。50多岁的林予表示,自己对数字传媒行业不懂,“我对这个东西是一头雾水。” 林予接着说,家里对这个领域也是空缺的,在这方面没有人,但如果学了护理,找工作肯定能帮上忙。“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庇护下健康成长呢? ” 林予说,自己也是读书人,道理都懂,但真到了那一步,还是不肯放开手。
想到女儿已经逃出了“掌心”,他也慢慢学会释然。
孩子困境
最后一天,网络众筹凑够大学学费
引用电影大师格里菲斯著名的电影名词“最后一分钟营救”,9月7日晚上10点,林玥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12000元学费成功支付。
林玥告诉记者,来到成都,她暂时和朋友一起合租在了一起,等到手续办完,她就要去大邑的学校。成都的天气比韶关老家更热,在街上没走几步,她的鼻头上就渗出了汗珠。乌黑的学生头,穿着黑色短裙,林玥还在腰间系了一条白色穗带,整个装束就和她画的动漫人物一样。今年夏天,她报考了成都一所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父母的极力反对,让她不得不“背水一战”。
录取通知书信封。
没有学费、没有补给,她背着家人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开始打算休学一年,等打工凑够了学费再读书。”她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学长,大家建议她网络募捐。9月4号这天,她在网上发起募捐,两天的时间就筹够了12891元。捐款的有老师、同学,也有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一共有688人为其捐助了学费。林玥在网上留言,希望将这些捐款者加为微信好友,以后工作了,再把钱还给他们。消息发出后,只有十多人加了她。
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两度打工
利用暑假打工的机会,她离开了家,来到了广东湛江。一开始,她在一个水果店剥荔枝,足足剥了一个月,赚了797元。在微信上,一位同学找她借钱,林玥把刚赚的工资都借给了同学,“后来才知道这个同学被盗号了,微信里的钱也被骗光了。”
从水果店出来,她又找了一家湘菜馆,每天端盘子,“饭店包住不包吃,每天早晨吃一根油条一个鸡蛋,中午随便吃点,晚上如果不饿就不吃。”家里人又打来电话,催促她回去报名。“就是家里人帮我找的护理学校。”林玥不得不提前离开,因为没有干满一个月,老板没有给她工钱。
满脑子都是绘画构建起的世界
小时候父母离异,林玥说,自己的性格像妈妈,倔。初中的时候,她喜欢上了绘画,放假在家,就在网上搜索一些教程,跟着临摹起来,整个假期都在和水彩、画笔打交道。高一的时候,她的画被选到学校参加展览,在同学的建议下,她加入了学校文学社。
上学期间,林玥的外公生病住院,她在网上买了一幅数字油画,往上面填色。“是一幅梵高的向日葵。”她希望外公能够健康,就像向日葵一样。她房间里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她喜欢宫崎骏也喜欢新海诚,满脑子里都是绘画构建起的世界。高中她选择了学艺术,家里也花了4万多元,“高中的时候很多老师去游说,妈妈还是同意了。”不过,大学的专业关系到未来就业,一家人开始紧张了。
从填报志愿时,林玥就站到了整个家族的对立面。
家族困惑
“不愿意让孩子去冒险”
放弃安排好的卫校激怒父亲
林玥的家人为她“安排”了一所卫校就读。林玥还曾经和父亲一起去报了名,“家里人说我不去报名,就再也不管我了。我就想着先答应他们。”
父亲4条信息“砍断父女亲情”
到了卫校,父亲拿出了2400元学费要交给老师,林玥却问了一句,“这钱可以退不呢?”老师让林予和女儿再沟通一下。“但我父亲说不用,已经商量好了。” 林玥说,虽然报了名,但她心里已拿定了主意。
林玥暑假在湛江打工时,四川的这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韶关,她让同学去学校帮忙领了然后快递到她打工的地方,“不能让家里人拿到,如果他们拿了,肯定就走不了了。”
她瞒着家里人,偷偷收拾好了衣服,夏天的、冬天的都叠在一起,“中途肯定是不可能回去了。”林玥说,出发前,她找到朋友借了800元,并买了一张9月1日从湛江开往成都的火车票,直奔大学而去。
离开时,她给爸爸发去了短信,让他把学费退了,并告诉他,自己从来没有打算去读卫校。这番话彻底激怒了父亲。他一连回了四条信息,责备女儿失信于亲人,“钱,我是不会退了,就算是砍断父女亲情的利剑吧”。
全家反对的专业,“出来注定打工”
选择数字媒体专业,林玥表示,今后可以学到很多影视后期制作,学业完成后回到老家,打算和同学一起创业,做一家视频工作室,这是她的梦想。她的这些“远大计划”,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首先反对的就是家里的“意见领袖”——姐姐。
姐姐学过法律,是一名公务员。在林玥发出的微信截图中,姐姐一遍遍强调,“你报的那些高价大专传媒,出来注定打工”“你要争取就自己想办法,别指望我”……一连发了六条信息。
母亲也在微信中说,“你不用说对不起,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想做什么是你的事情……到时候别在我面前哭”。
林予是整个家族意志的“执行者”,“让她去学护理,不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整个家族的愿望。” 林予说,自己是家庭的支柱,但这件事情是孩子妈妈的意愿,孩子姐姐来帮忙操作,自己出钱带她去报名。“大家都清楚,学护理在以后出来是有人管的,能找到工作。”
林予自己也是一名老师,但他不愿意让孩子去冒险,毕竟,让孩子待在老家,大家能够帮她找到一份工作。
父女分歧
她的梦想
学习数字传媒专业
初中的时候,她开始学习绘画,喜欢宫崎骏也喜欢新海诚,满脑子里都是绘画构建起的世界。选择数字媒体专业,今后可以学到很多影视后期制作,打算和同学一起创业,做视频工作室。
大人对不了解的东西充满“恐惧”
林玥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林玥从小就喜欢画画,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很强,她总是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林玥身边也有很多学过护理的同学告诉她,“如果自己不喜欢,千万不要去。” 这个喜欢看动漫视频网站的少女,和家里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爸爸喜欢看谍战片,妈妈喜欢看肥皂剧,大家平时接触的东西也不一样。”高中的摄影老师告诉她,不要把目光局限于一个地方,外面的世界还很大。林玥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也经常发在QQ空间,这些照片总能得到老师的夸赞。在家里,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优势。“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小村子,大家接触的事物也有限。”林玥说,大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充满了“恐惧”。
教育专家
父母设计的道路未必适合孩子
对于林玥遇到的问题,四川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游永恒教授认为,孩子父母看问题的方式还是太僵化了一点,他们对大学赋予了太多的期许。“孩子在异地的生活也好、未来的工作也罢,父母都不必太过担心。” 游永恒说,大学是孩子的一个重要成长过程,品德和能力才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国外考察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大学到了大二大三才开始选专业,此前都是注重通识教育,即使选了专业,这些学生也有三分之一改行了。
游永恒认为,父母设计的道路只是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工作,这个层次是很低的,他们没有考虑这条道路是否符合孩子兴趣、适合孩子发展,而且如果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也不一定能学好。他表示,长期的经验限制了大人的眼界,判断问题的方式也过于主观,在专业这件事情上,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专业选择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孩子身上,父母只能提供参考意见,“毕竟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即使采用强硬的行为也不能改变现状。”他认为,很多父母怕孩子选错专业会吃亏,但这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因此在林玥的这件事情上,父母还是应该理解孩子做法,相信过一段时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是会得以修复。
靠自己稚嫩的双手开拓一条路是不是最优途径?
走既定的路是安全的,尤其是当你准备不充分,总体能力不具备的时候,走父母为我们铺好的路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方式。 只不过,跳脱不了舒适圈,永远不可能激发潜力,真正提升。
不走铺好的路,必然存在未知的风险。多元化的时代,获取资源的方式与输出资源的模式也更加多样化。
因此,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能在行动上遵循自己的内心。
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延伸阅读:小伙工地收北大通知书 母亲:儿子,你真行!
视频截图
崔庆涛接到邮政快递员电话的时候,正和父母在箐口塘水库旁边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拌砂浆。
高考结束以后,崔庆涛就跟着父母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到处打工。快递员问清楚了他所在的位置以后,说30分钟以后送达他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崔庆涛家在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绿荫塘小组,他父亲崔茂荣今年44岁,夫妻俩前些年都在嵩明打工,直到崔庆涛要读初中了,崔茂荣才回者海来,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崔庆涛的妈妈许树兰一直在昆明务工,并带着小女儿在嵩明读小学,前些天学校放暑假了,娘俩才从昆明回家来。
视频截图
7月22日,他们一家4口到离家四、五公里外的箐口塘打工,为一户人家新建的房屋做装修。
崔庆涛跟着妈妈把路边的一堆黄沙铲了装上小推车,推到楼底下,挂上简易吊车吊到二楼。爷俩合作,拌起了砂浆。刚读四年级的妹妹就在工地上玩耍。
看到绿色的邮政面包车驶入工地,崔庆涛和他的父母、妹妹一起从干活的楼上走下来。
在一个盛水的白色塑料大缸前,浑身是灰尘的崔庆涛弯着腰,在水缸里仔细地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在自己穿着的红色T恤上左擦右擦。
视频截图
满脸汗珠的他面带微笑,拿出自己的身份证给快递员核实信息,并接过快递员递过来的笔,在快件上签字。
办完手续后,他接过快递员递上装着通知书的EMS快件和鲜花。
就在堆着建筑材料的工地上,一家子拿着那个红色的快件反复看。娘俩合力才把红色的大信封拆开,拿出了盼望已久的通知书。
崔庆涛的父亲不识字,叫妻子念通知书的内容给自己听。许树兰就一字一顿念起来:“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崔庆涛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2018年8月30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校长林建华。”
听完,他父亲的脸上荡漾着笑容,说:“儿子,你真行。”一家子露出了幸福和开心的笑容。
当天,茚旺高中的几位老师也一起来看望崔庆涛,他们了解到崔庆涛的家庭情况以后,告诉他一些助学贷款的办理手续和程序,并把会泽在清华、北大就读学生总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崔庆涛,并嘱咐他主动联系目前已经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学长们,为开学做好准备。
原标题:“疑被堂姐顶替学籍”事件:唯有真相得正义
1.《堂姐 堂姐顶替上学真相揭秘 冒名顶替和借用学籍有何区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堂姐 堂姐顶替上学真相揭秘 冒名顶替和借用学籍有何区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4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