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阳的绿茶为什么不如黑茶和红茶有名?
益阳(包括安华、都江堰)从明代开始生产绿茶,当时被称为清茶。
历史上,安化县和益阳县(包含桃江县)一直以生产黑茶和红茶为主,用于边销和出口,解放后,划分茶区时,也是被划分为外销红茶和边销黑茶产区,商品绿茶从1950年到1980年按国家计划,基本上停止生产,零星加工,自产自销,扩大绿茶生产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一直没有红火过,2006年后,安化黑茶声名鹊起,绿茶生产再度停滞,所以益阳绿茶的销量和名气远远不如黑茶和红茶,一直处于配角地位,在夹缝中求生存。尽管益阳绿茶产量不大,但还是有不少名优茶,历史上,安化已经失传的名茶有芙蓉青茶和云台云露茶,建国后创制的名茶有:安化松针、雪峰毛尖、桃江竹叶、桃江春毫、安化银毫、志溪春绿、云台春芽、求喜银币茶、千秋龙芽等。
二、烟熏茶,益阳民间制作的传统绿茶。
和湖南其他很多地方一样,益阳一直有制作烟熏绿茶的传统。烟熏茶的特别之处是有一个烟熏工序,“烟熏味”是绿茶制作工艺里的大忌,但烟熏是成就烟熏茶独特风味的关键工艺。农民采来茶叶,下锅翻炒杀青,待茶叶半干变软出锅,摊凉后,开始手工揉捻,直到揉出茶汁,抖散开使条索成形,然后,上烘笼进行烘焙,用松柴木炭,大都在柴炭中加入枫球(枫树结的果子),覆盖谷糠,不能见明火,一边烘干一边烟熏,其间要定时翻动,使受烟均匀,最后烘到完全干燥,茶叶变青褐为止。一般一晚上即可熏好,茶叶干燥透了,呈青褐色,闻起来有较重的烟熏味。大部分烟熏茶农民自产自销,也有一部分销往滨湖各县,远至湖北沔阳、监利一带。烟熏绿茶由于原料鲜嫩,制作方法特殊,冲泡后的叶底也特别柔软嫩脆,沅江、南县等地用它来做芝麻豆子茶的原料,茶叶连同芝麻、豆子一同可以吃下。
益阳桃江民间习惯在烟熏茶叶里再加上一把已经阴干了“香草子”一起密封,茶叶喝起来“其味格外清香馥郁”。
三、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湖南生产的绿茶并不叫绿茶,一直称为青茶。
湖南省茶叶学会主编的《茶叶通讯》1962年第4期,彭哲干《湖南茶史资料》一文中写道:绿茶(青茶),湖南绿茶,各地都有,大体分炒青、烘青、细青等三种。(P62页)
朱先明《湖南茶叶大观》(P42)第二节《近代产茶区域》中写道:清代盛期,湖南的青茶(即绿茶),已闻名全国。
湖南省土特产交流指导委员会1951编印的《湖南的土特产》一书中关于茶叶的介绍(P121--129),全部使用“青茶”,全文没有出现“绿茶”二字。当时湖南主要生产的茶叶分为:红茶、黑茶、青茶。青茶即绿茶。
同样,湖南省贸易公司1952年编写的《湖南土特产综览》一书中,也是全部使用的“青茶”代替“绿茶”,将湖南主要生产的茶叶分为:红茶、黑茶、青茶、老青茶,其中老青茶主要是临湘、岳阳、湘阴生产。
四、益阳曾经是湖南内销青茶(绿茶)的两大集散地之一。
民国及解放初,湖南内销茶以青茶(绿茶)为主。主销省内及邻近各省。据初步估计本省约消费青茶在15万担上下,在省内的集散地以长沙、益阳为两大据点,长沙集散地来源有岳阳、浏阳、湘潭、平江、湘阴、醴陵、湘乡、宁乡等地;益阳集散地来源有沅陵、桃源、溆浦、新化、益阳、安化等县。(资料来源:《湖南的土特产》、《湖南土特产综览》)
五、益阳绿茶生产的一些零星史料。
赫山区最早的茶园是衡龙桥镇新光村的胡家茶园,面积约30亩,为清乾隆时所植。1784--1794年,相邻的铁炉村和较远的珠波塘、朱家村等地也发展了一些零星茶园。先是采用熏青法制造熏青绿茶,到十八世纪末,改熏青绿茶为炒青绿茶。
桃江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了茶叶生产。据民国《益阳县志》(稿本)记载:“山中、园中到处产茶,而产额以十里为矩,色味以熊湘山为佳,以细嫩白芽为尚,清明前采制者为上品,雨前次之,产额仅供本县饮料”,说明桃江松木塘镇子良岩一带在历史上是桃江茶叶的主要产区,生产的绿茶,自给自足,对外销售甚少。
1928年,湖南省茶事试验场(设在安化黄沙坪)聘请江西婺源茶叶技术人员前来指导试制炒青茶,品质很好,但因当时国内经济衰败,销路不好,加上没有外商收购,次年就停止生产了。
1935年1月,湖南省茶事试验场在实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五种小册子,作为推广资料发茶区,其中关于绿茶的有蒸青茶制造法、扁茶及珠茶制造法等三种。
1941年,安化县两仪科学制茶厂试制一些绿茶新产品,产品有扁平形的“芙蓉仙”、“玉液奇”、“文台秀”、“江南春”;团形有“乌云碧”、“高泽绿”、“镇华峰”、“小桃源”、“联凤珠”、结龙团”、“天然色”;自然式的“两腋轻”等,曾得到湖南省建设厅的嘉奖。该厂当年的广告如下:“本厂出口,精益求精,科学制造,去毛杀菌,贮藏经久,效益倍增,辟疫解毒,明目清心,怡神悦志,止渴生津,居宜常备,旅必带行,沸水冲饮,体适心宁,如蒙惠顺,商标认真,事关国计,业重民生,欢迎指导,尽量批评”。由于产量不大,没有形成规模,不久就停止生产。
抗战胜利后,安化酉州谌琴书设立茶庄,每年制造少量炒青绿茶,用精美小盒包装,在长沙销售,很受欢迎。
六、1951年,安化茶叶试验场向毛泽东主席进献玉露茶。
1951年,安化茶叶试验场杨润奎仿制蒸青玉露名茶成功,他们将10斤精制的玉露茶进献毛泽东主席,秘书处回信勉励。进献茶叶的同时,他们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1949年8月,湖南宣告和平解放,人民政府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1949年底中茶公司安化支公司在东坪成立,同时接管了安化茶场,定名为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省公司安化实验茶场,由该公司副经理杨开智兼任场长。实验茶场在杨开智的领导下,迅速步入正轨,恢复了生机。茶农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能够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由衷地感谢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他们选择献茶和写信的方式,表达他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的感激之情。1951年第5期《中国茶讯》报道了这一简讯《湖南安化实验茶场上书毛主席》。
七、安化松针,益阳第一个国家级名茶。
安化松针是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之际,由安化县茶叶试验场干部、职工,利用安化高山优质鲜叶,广泛学习和吸取前人以及各地名茶生产经验,同时充分发扬独创风格,通过反复试制而成功的名优绿茶。经过反复实验,1962年正式定型。安化松针是以它的外形翠绿、挺直、圆细,状似松针而得名。产品经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湖南、安微农学院等单位审评,认为:“做工极为精巧,细直秀丽,状似松针,自毫显露,翠绿匀整,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彻亮,叶底嫩匀,品质具有独特风格,可与各地名媲美”,历年被评为全省名茶,并先后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1989年农业部西安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是中国针形绿茶的代表。“松针”问世以来,之所以能蜚声遐迩,受到欢迎,这不仅因它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因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的缘故。安化松针的鲜叶采摘极为讲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严格做到六不采,即不采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节间过长及特别粗壮的芽叶,采时应特别注意不使芽叶受到机械损伤,采下的鲜叶,要避免日光直射,保持新鲜度,为品质形成定了良好基础。安化松针的制作技术精湛:分鲜叶摊放一杀青一揉捻一炒坯一摊放一整形一干燥一筛拣八个过程。如今,安化茶叶试验场即褒家冲茶场在传承和发扬的同时,不断提升安化松针的品质,使这款有着60年历史的名茶再创辉煌!
八、桃江竹叶、桃江春毫,桃江改革开放以来创制的两款名茶。
桃江竹叶,由桃江县茶科所1985年创制,因外形扁削挺秀光洁,色泽灰亮隐毫形似竹叶而命名,并体现桃江县“茶竹之乡”之意。清明至谷雨为采制期,采福鼎大白茶种一芽二叶初展,长2-2.5厘米,芽叶肥壮多毫,要求“五不采”和“三不带”,达到嫩、匀、鲜、净。制作精巧,分杀青、清风、滚条、炒二青、做形、整形和烘焙工序。做形为制作之关键,灵活运用翻、搓、拍、打、压、甩、抛、捺等多种手法,达到外形扁秀。该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持久,味醇爽,叶底肥壮黄亮。1988年评为省名茶。
桃江春毫是桃江县茶科所1988年试制成功的,它是从优良品种的茶树上采一芽一叶为原料,其制作工艺分为杀青、滚条、整形、提毫、烘焙五个过程。条索圆、紧、直、白毫贴身,汤色黄绿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条匀齐。1991~1993年连续3年获省名茶称号。
九、志溪春绿,当年益阳县(今赫山区)的省优名茶。
志溪春绿产于益阳县志溪河畔的荷叶塘茶场。该茶1985年创制,1989年被评为省级名茶。每年清明前后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手工制作,分杀青、揉捻、炒二青、复揉、理条提毫、足干六道工序。全系锅炒不烘焙是志溪春绿的加工特点。在锅中理条提毫是决定其外形的关键工序,要求锅温50~60℃,茶坯受热后置于掌中,手指伸直向前搓,直至细紧匀直,志溪春绿条索紧细圆直似松针,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清香持久味浓,叶底黄绿肥嫩。
十、云台春芽,新世纪初创制的名茶。
云台春芽,2001年,由安化云台山八角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龚寿松积累半生种茶和制茶经验,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指导下,研发出来的绿茶品牌,该茶白毫显露,色泽隐翠,内质醇厚,香高味浓,汤色杏绿,叶底嫩匀,内含物极为丰富,具有入口醇和浓而不涩、持久耐泡、茶香隽久的品质特性,以制作之绝、形态之美、品味之幽在2001年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特优茶评比中获二等奖;2003年4月在“新世纪第一届益阳名茶”评比中从13个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膺金奖;2003年10月在省科技厅组织的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上再获金奖,并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证书。
十一、银币茶,中国第一代知名紧压绿茶。
银币茶,由安化县银币茶厂求喜品牌创始人夏求喜研制。夏求喜从80年代末开始研制,到1995年正式成功。银币茶选用安化茶叶上等原料,经过11道工序,精制加工,形美色翠,外形圆润浑厚,宛然银币,单颗重约1克,属中国第一代紧压绿茶;白毫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高持久,香味纯正浓厚,汤色杏绿,叶底黄绿嫩匀,滋味醇正,回甘力持久,每杯水只须放入一枚“银币”,冲泡后芽叶逐步散开。该产品获得了湖南省湘茶杯金奖,在1996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得了博览会银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作者:汪勇
责任编辑:王丹
1.《【雪峰毛尖】益阳绿茶的一些历史掌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雪峰毛尖】益阳绿茶的一些历史掌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85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