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今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
窑址:河南省禹州市。
窑址: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器形:宋代官窑器型多仿古,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 官窑葵瓣洗 特点:
1.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盛行。
2.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3. 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故名定窑。定窑为民窑,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到南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器形: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 特点:
1. 定窑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
2. 定窑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
3. 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4. 定窑多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构成泪痕之特征。斑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刺绣,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5. 造型,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6. 婴儿枕,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 7. 影响,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有“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美誉: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传世作品:北京故宫藏有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定窑白釉刻花渣斗、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等。 五、哥窑
背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
窑址:其窑址也未发现。
器形: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特点:
1.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2. “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3. “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4. 在宋瓷五大名窑中,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5. 釉面有大巨纤细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纤细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一样的叫“百圾碎”。
美誉: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
传世作品: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1.《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9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