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决的很快,意见出奇的一致——爬!既然来到了神山脚下。
先用水饺安抚了肚囊,然后直奔天外村。 沿途已飘落零星细雨,买伞、试鞋、逗趣,购票、登车、起航。疾驰在盘山路上的旅游公交车,猛然的拐来拐去,摇晃的人难以自持,更加淅沥秋雨,在车窗上形成一绺绺动态水帘,一片朦胧中,只能掠视磅礴的山体,扫瞄黑龙潭瀑布、无极庙、竹林寺、将军岭等广角景了。 到了中天门,雨,依旧很潇洒,准备爬山时,方发现准备的雨伞是不好用的,花10块钱置办轻质塑料雨衣套在身上,拾级而上。 自中天门到云步桥之间有一段平缓的坑洼路面:原来碧霞元君祠是聚仙会所,即便群仙荟萃,神论仙界大事,凡夫俗子也不会知觉,想要得到点化或布施,只能让泰山奶奶屈尊移驾“洞宫”以凡人的神态显灵了。
驻足观望时,还有一小插曲,一位游人随口叨念"西门神",虽只是两字顺序颠倒,但意思可就谬之千里了。在茫茫信众心目中,"西门"无论如何是成不了神的。 到南天门的沿途设置了众多小憩所,还构筑了为数不少的这门那坊,没数过有几处,懒得细究其典故,也不想追求考证"十八盘"有啥说头。单表紧十八盘起始处的"升仙坊"。 说是要升仙,其实很可能是"荡胸生层云",心意飘渺,由疲惫而产生了虚幻般的心理暗示:仰望天庭,临近仙界,希冀神佑。
但求如愿,是动力的源泉。凡人欲念杂陈,就算是背负着沉香,带着虔诚膜拜,追求的却是一己之私,不为普世祈福,也绝对成不了仙,能做个好人就不错了。所以,即使"身登青云梯"越过了升仙坊,还是俗人一个,就不要心存任何的侥幸和企图了。 自南天门继续随行游走在天街上,宛如云端漫步,即便有恐高症也不必担心——满山云雾遮望眼。行走间,虽如浅夜朦胧,但满眼大小不一、字形各异的题词尚能辨得出,玩味其内涵。也有些怅然,尽管"谢公宿处今尚在",却再也找不到千百年来风流人物留下的足印痕迹。
留恋处,庙宇里供奉着各样品点,不免沉思"贡品都是凡间之物,难道神仙也食人间烟火?" 玉皇顶到了!置身雨中的泰山极顶,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高处不胜寒",夹带雨星的凛冽山风,甚是威猛,毫不客气的肆意熊抱,瑟缩中裹紧身上的雨衣,既遮风挡雨又御寒保暖,自得也。 虽身临"擎天捧日"处,却不见天日,也无法因登高而望远,体会不到"一览众山小",只能在心里默念"登泰山而小天下"了。小有遗憾。 回忆上下云梯的历程,被雨水汗水浸透了的游人,都小心翼翼的拍照留存,然后发到朋友圈。也真是佩服李太白,绝不愧对"诗仙"的雅号,千年前就预知会有"本站"——烟涛微茫信难求。开个玩笑。
烟雨泰山行 一路风雨一身湿,别意寻觅登泰极。
巍峨映秀游人醉,着意描画不成诗。
1.《雨中登泰山 也写《雨中登泰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雨中登泰山 也写《雨中登泰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