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最高法官微转发了人民法院报的文章《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文章认为是媒体的误读和人性的自私,使得彭宇案成为个体冷漠、逃避救助行为的借口。彭宇当年撞老太一案法律上早有定论,但为什么十年后,依然有人把它当成一个“好人被讹”的标志性事件?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能,即保护自己既有观点的正确性,当一个人主动求证自己的观点,会出现“证实偏见”,就是选择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信息,而无视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而在被动接受信息的时候,就会出现“逆火效应”。
首先,大家还是要理性地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老人变坏”或者“坏人变老”,以偏概全本身就是错误的,——尽管有不自重的老人,那也是个别现象,若以此类推,世界将会是一片黑暗。
现在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心生羁绊,畏畏缩缩。大家怕说不清闹不明的帮助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现在舆论的导向不管指向谁,也许老人讹人,也许彭宇耍赖。我觉得大家都已经被淹没了,都避免不了的被人身攻击了。现在说彭宇撞人还是不撞人的事件已经没意义了。在万众瞩目之时做了的事想去通过后续的更改来修正,对于大众来说是不满意的。
十年后再回顾彭宇案,很多东西都变得不重要了。媒体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应该过于自责,任何时候,媒体需要的是观点和表达,不见得一定要准确。除非故意为恶,除非杜撰事实,否则,媒体做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在十年后复盘时再度大肆鞭笞,那不公平。
在我看来,媒体所说的道德倒退,可能不符合事实,但也是一种表达。
1.《彭宇案件 2006年发生的彭宇案,彭宇真的碰撞老人了吗?真相令人很意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彭宇案件 2006年发生的彭宇案,彭宇真的碰撞老人了吗?真相令人很意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