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部老片:《十二公民》
还记得当时在“妇联2”的强势席卷下,《十二公民》的排片时间被严重压缩。错误的时间让这部富有内涵的电影失去了观众,影院中寥寥无几的身影,与其在国外获得的殊荣相比,似乎并不怎么相配。但从剧院零落有限的掌声中,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部影片难以掩饰的精彩之处,《十二公民》或许不会成为经典,但至少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直击了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某些问题,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中国式社会的戾气
诚实地讲,这部影片的受众面并不会很广,社会、法律、权力和义务,这些电影中所讨论的严肃话题恐怕并不符合当代大众快餐式的口味,这也正如片子里所演绎的一样:一个不相关的富二代,所有证据都指向他在犯罪,死了就是死了,还要浪费时间讨论干什么?实际上,同它的原型片《十二怒汉》相比,《十二公民》剧情中的陪审难度更高。一个人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不可能排除他看待事物的“偏见”,两部影片陪审人员一开始都存在着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的心态,但这样的漠视却略有差异。在《十二怒汉》中,嫌疑人是一个成长在贫民窟的少年,“偏见”让他的生命形如蝼蚁,陪审团中大部分是中产以上的身份,自然不会因为一个不相干、无价值的生命,去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在《十二公民》中,这个杀人的嫌疑人被替换成了20岁的富二代,社会“偏见”让他必须和糜烂、无良的阔少爷划上等号。在当今中国社会快速进步,财富分配矛盾却凸显的时代背景下,仇富具有先天的正义性。一个人只要被打成了“二代”,那么他的伤天害理注定是合情合理的结果。每一件凶案,都会变成了一场大众的狂欢。每个人都是侩子手,只是以现代文明的方式改头换面的出现了。这种惯性社会思维,可以让一个存疑案情变得合理,受到这种思维影响的人也便不会理会那万分之一无罪的可能。
当然,这样的“偏见”并不仅仅存在于对“富二代”的控诉上,也同样存在于陪审团成员之间。陪审团成员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彼此之间也会存在着种种矛盾。但在《十二怒汉》中,陪审团成员的“偏见”被框在了一个彬彬有礼的范畴之下,他们的讨论更多时候像是辩论,在辩论中逐步走向共识。而在《十二公民》中,这种“偏见”被加大渲染,在必须达成一致结果的前提下,对案件的争议更像是吵架,似乎是要反映中国人偏好感性的思维。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即便是如检察官这样背景的陪审角色,也会角色失控。这种争吵,被巧妙构建在一组组的社会矛盾之上。在争吵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北京土著与外来人员间的相互厌烦,房地产商为自己勤劳致富和个人情感的辩护,小商贩对和学校保安玩游击战的无奈,还有被法律误判的而遭无妄之灾的底层公民。
如其他国家翻盘《十二怒汉》的手法相同,《十二公民》在翻拍过程中,嫁接了中国的时代背景,使整部影片看上去更接地气,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社会似乎正在失去流动性,阶层之间固化,区域之间排他,公权力对公民的封闭,追根究底是一种分配机制的失灵。不公正、不友善的社会环境正积累大量的社会戾气,而这种戾气失控,也必然会导致民粹主义的泛滥,让整个社会陷入虚妄的狂欢之中,无助于社会的改变,正义、公平也依然会荡然无存。
公民精神:闪耀与任重道远
影片中的陪审团,正是一个社会的微缩。在一个充满戾气的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相互敌对。但影片最终圆满收官,其中的调和过程,不得不引人去思考。陪审团成员一开始11:1的投票结果说明,成员大部分已经将自己的“偏见”带入了案件的分析当中,预设了富二代杀人的可能,这种“偏见”的形成,既来自自身的境遇,也来自审判过程中既成的结果。但在8号的引导之下,他们由一开始的狂热,逐步转向冷静,进而推翻了看似铁证如山的案情。在这个跌宕起伏的变化中,他们由对当事人的不关注变成关心,由讨论的混乱失序变得组织有序,由情绪化言论转向理性思考,由相互之间的个体对立变成相互尊重。责任、公正、理性、规则和民主,这些内涵似乎与我们所说的公民精神颇为相符,而这也是影片中提及到的重要议题。法治社会当然要对案件有审慎地判定,但这样的审慎,如果不能的到社会的理解,那只会将这个社会逐步引向撕裂,不仅会有更多的呼吉格勒图,也会挖深塔西佗的陷阱。
公民精神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成为影片解决社会戾气的一个新的思考,也道出了《十二公民》之所以叫“十二公民”的的深意,即对公民精神的呼唤和渴求。倘若人人具有一种公民精神,在当代中国这个社会特殊转型期,社会环境也许将会大为改观。这固然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但达到这个目标似乎还有相当的困难。第一,造成社会戾气的客观物质基础:分配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户籍制度、税收政策等等,都是我们并未充分解决的问题;其次,公民精神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需要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的配合。影片中11:1的有罪结果恰恰说明在权力与义务上,大部分人仍然是一种“未觉醒”的状态,8号陪审员之所以成为那唯一坚持无罪一个,得益于他检察官的专业背景,可除了保安因为有报考政法大学的经历外,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训练和培养,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做出直观的判断,就判案而言,这一点便已经有失公义。
当然,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阻碍,这些问题早已超出一部电影所能解答的范畴。电影的魅力,在于一种感观,以及在强烈触动下而带来的深思。《十二公民》以一种中国式的话语传递了一种高尚的价值,留下一个美好的远景,也不失为一种前行的感召。
1.《十二公民的案件原型 十二公民的遐想:社会戾气中闪耀的公民精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十二公民的案件原型 十二公民的遐想:社会戾气中闪耀的公民精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