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君:“这部电影可谓一波三折,片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至少拒绝过三次。”导演陈可辛曾说。
“我真的没有信心,怕演不好。郎平可是全国人民的偶像,如果我演不好,就可能会成为千古罪人。”演员巩俐说。
没错,他们犹豫的最大原因,便在于他们演的这群人,是中国女排。
《夺冠》剧照
经历过大半年之后,《夺冠》再次在全国上映,电影讲述了中国女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6年的夺冠故事,电影里着重展现了三场比赛,1981年女排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
影片中最鲜活、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女排姑娘们,她们都由专业的运动员扮演。据说一开始陈可辛找的1米8以上的演员,但拍出来感觉不对,后来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选出来12名老女排队员,年轻的郎平由她的女儿白浪饰演。新女排队员们大部分由她们自己出演,还原了当时里约奥运会的比赛场景。
《夺冠》剧照
在电影中,郎平是关键人物,她既是衔接两代女排的纽带,也代表着女排精神的延续和更新。
提起女排精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夺冠》中关于老女排最多的画面,就是她们在训练的场景,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练”,女排姑娘们手上扎了木刺,身上都是伤。除夕夜万家团圆,她们还在打排球。
《夺冠》剧照
这种“魔鬼式”的训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1979年,中国女排开始在郴州集训,当时郴州女排基地条件艰苦,教练的训练更严格,不符合质量过不了关,完不成指标下不了课。对于女排姑娘们来说,加练、补课是常事,而且一个队员没完成,其他人都要跟着一起练。
《夺冠》剧照
为了让队员们尽快提高成绩,教练只能“铁石心肠”。为什么练这么狠?电影通过教练之口说出了大背景,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很多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太大,美国的教练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女排训练中了,而中国的女排姑娘们还在简陋的竹棚馆中训练。吴刚饰演的教练说,他到国外看着高楼大厦哭了,中国太落后了,所以他心里总想着快点快点。“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视频截图
1981年女排夺冠,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女排的胜利,还象征着明灯和号角。女排姑娘们不畏强敌、飞身鱼跃的画面,让许多处于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和方向,让很多低沉的人重拾信心和力量。
《夺冠》剧照
不过,没有谁是常胜将军,中国女排也曾经历过几段低潮期。1988年,中国女排曾在汉城奥运会遭遇惨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对战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最终以2:3惜败。之后几年,中国排球持续低迷,2012年,女排在亚洲杯决赛上负于泰国队。当时有媒体分析,看上去是国家队成绩不佳,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排球市场、普及、青训等方面的全面下滑。
资料图:2013年4月25日,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宣布郎平担任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中新社发 富田 摄1
2013年4月,郎平成为中国女排新一届主教练。郎平身上老女排的精神、多年的执教经验、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等,都让她成为教练的不二人选。不过,郎平也并非是救世主。外界认为,她的出山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对中国排球改革的推动。
郎平上任之后,推行“大国家队”概念和复合型管理团队,集训名单大幅增加,每个位置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队员们轮番上场,人人都是主力。
女排精神也有了新的注解。20多年过去,中国早已翻天覆地,以前女排姑娘们身上背负着全社会的期望,打排球一心为了赢,现在呢?
《夺冠》海报
郎平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
在里约奥运会拿下冠军后,郎平也对媒体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资料图: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国队对阵荷兰队。图为主教练郎平向队员喊话。中新网记者 富田 摄
前一句话也代表着很多人对于竞技体育的态度转变,不是只有金牌才配得上掌声,体育的拼搏精神也值得我们为之欢呼。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不能空谈精神,还要脚踏实地。
在电影《夺冠》中,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巴西队前夕,郎平对队员们说,之前打得不怎么好,是她身上包袱太重了。
“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
《夺冠》海报
她让队员们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打出自己的排球,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
这也是电影中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每个人不是因集体而存在,也不是为他人的期待而努力。即便是最优秀的女排运动员,排球也不一定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最重要。
《夺冠》海报
电影中郎平说,去谈恋爱吧。不少人会心一笑,这是把“神化”的女排拉回人间的一刻。
当抛却了“赢”的包袱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夺冠的意义,不是我比你强,而是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1.《中国女排电影 这部中国女排的电影,几乎所有演员都至少拒绝过三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女排电影 这部中国女排的电影,几乎所有演员都至少拒绝过三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5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