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作协主席、庆阳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省文艺精品创作会议精神,针对目前全市文学创作精品缺乏、作家断层的现状,我就提高我市文学创作水平,打造庆阳文学精品谈四点具体的建议。
一是建议选拔有实力的作家到基层挂职或者到基层定点深入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市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多为体制内兼职作家,因为本职工作的制约,很难深入生活一线,获得鲜活的生活题材,提炼有质量的文学作品。中国作协和一些地方作协多年的做法证明,让作家到基层挂职锻炼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有效形式,也是聚焦生活、提升写作水平、打造精品力作最直接的途径。建议在保留原单位隶属关系、工资及福利待遇的前提下,为有创作热情、有实力、有成熟创作构思的作家提供体验生活的便利,让他们走出小我的个人生活圈子,真正融入火热的生活,融入伟大的时代。
二是通过多种采风活动,给广大作家提供走进基层、贴近前沿、把握时代脉搏的机会。为丰富作家的生活体验、开拓作家的创作视野,增加作家对时代发展的认同,建议选择能够代表庆阳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改革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新型城镇、新农村和龙头企业,深入到事关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的行业部门集中开展采风活动,增强作家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三是建立红色题材、农耕题材和能源工业题材创作基地,通过人才整合、团队蹲点等方式,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对庆阳红色革命题材和历史文化题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签约方式,催生一批能够表现庆阳历史变迁与改革发展巨变的优秀文学作品,实现聚合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文化担当,同时也为庆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打造新的文化品牌。
四是策划文学交流和精品图书推介活动,提倡主流写作和主题写作。改进文学创作扶持方式,整理选编一批有质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召开作品研讨会的方式向外进行推介发行,提振作家们创作的信心。举办由著名作家、权威文学刊物参与的文学改稿和交流活动,让庆阳作家融入更大的写作圈子,让庆阳作家的作品在更高层次的文学刊物发表,在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奖项上实现突破。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及时发现和培养年轻作家,提倡网络写作,确保全市写作人才的接续成长。
立足红色热土 挖掘历史文化 讲好庆阳故事
电影、电视剧编剧,庆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五科科长
众所周知,庆阳是华夏文明传承区的中心区域,是中华文明的起始地之一。庆城县青龙嘴就是我国中医鼻祖岐伯的故里,黄帝与岐伯在这里论道,诞生了闻名世界的《黄帝内经》,宣告了中华医学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自然之道,提出“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和人类大健康观念,使庆阳成为中华医学的发源地。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历时11代在庆阳教民稼穑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义渠王在庆阳开疆拓土,灭西周拉开春秋战国的序幕,在宁县西沟建立义渠邦国长达550年之久,为庆阳留下了十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成为我们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宝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写进了大纲,这与我们挖掘庆阳历史文化,讲好庆阳故事的创作主题思想不谋而合。
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庆阳还有一个巨大的红色文化宝库——南梁。八十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西北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我党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又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为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都为我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过去我们曾经看过的电视剧《岁月不流失》,电影《红河激浪》《刘巧儿》《少年王孝锡》等红色影片,均取材和拍摄于我们庆阳这片热土。
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我于2014年创作35集电视剧《南下支队》,剧本历经七次修改打磨,广泛征求南下支队将军后代的意见,于2018年由北京华影神传媒公司拍摄完成,目前正进行后期制作。2015年我受北京市广电局和北京齐氏文化传媒公司的委托创作了以南梁革命根据地创建为题材的电影《梦回陕甘边》,这部作品由北京市广电局上报立项,由北京市委组织专家先后审查修改六次,2017年通过了国家重大办、国家党史办和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审核,拿到了准拍许可证,将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齐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争取今年在南梁开机。2017年我根据红26军、红28军北上抗日的故事,创作了40集红色主旋律电视剧《万里烽烟》已经由河北省委宣传部上报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将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影视中心和北京华影神韵集团公司联合拍摄,将于明年3月份在河北西柏坡开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这将对宣传我们庆阳的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起到重大意义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我市医务工作者的出色表现再次证明了老区人民的奉献精神。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刻,我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创作了电影《逆行的青春》,这部电影已经获省委宣传部和省电影局批准,上报中宣部电影局立项,将由大河视线影业有限公司拍摄完成。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将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要求,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立足红色热土、挖掘历史文化、讲好庆阳故事,创作出更多反映庆阳历史文化、展现庆阳红色文化,讴歌庆阳发展成就、陶冶人民情操的优秀作品。
多出文艺精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电影制片人
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78周年之际,市委宣传部又召开全市文艺精品创作创作工作会议,这很及时,也很重要。文艺精品,是时代的文明标识和艺术丰碑,是一个地方地域文化的优秀呈现,多出文艺精品,是我们不断创新和进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从十年前转型影视生产以来,立足庆阳本土文化资源,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摄制了电影《凤凰沟的春天》《岛囧》《红盾先锋》《风从塬上来》四部影片。电影《凤凰沟的春天》2012年2月13日在CCTV-6播出,并获得甘肃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电影《岛囧》2016年8月12日全国城市院线和爱奇艺、腾讯等网络平台上映,这是我们走出去摄制的一部商业影片。电影《红盾先锋》先后历经五年创作和发行,2018年7月8日登陆全国城市院线,并取得当年甘肃本土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目前,该片已经和CCTV-12、爱奇艺等网络平台签订了播出合同,计划今年播出。电影《红盾先锋》荣获甘肃省第八届敦煌文艺奖。电影《风从塬上来》2018年8月13日登陆全国城市院线,这是一部乡村扶贫题材影片,目前正在和CCTV-6协调播出事宜。
近年来,我们在完成上述四部影视剧的同时,先后组织创作和孵化了电影《上南梁》《逆行的青春》《遇见春天》三部影片,同时组织创作和孵化了电视剧《岐黄传》和《周祖传》。其中电影《上南梁》和电视剧《岐黄传》已经通过备案立项,正在进行筹备拍摄。这三部电影和两部电视剧,都是立足庆阳文化资源,由庆阳本土编剧进行创作完成。
特别是电影《上南梁》,从2014年底我们进行剧本创作,先后历经6年,计划今年摄制完成,献礼建党100周年。
南梁,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八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电影《上南梁》将向我们展示这片保存革命火种的土地如何把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照亮。这是一部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也是一部关于信仰和追求的史诗巨制。该剧经过了近三年的精心筹备,现已基本确定了部分主创人员。我们将在服装、道具和场景制景上最大程度还原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段历史事件和人物,力求为观众呈现一部真实好看的影视精品。该片已列入中宣部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电影剧本孵化计划项目。
今后,我们继续加强文艺创作水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艺创作生产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民群众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关注群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地呈现当代人追求伟大梦想的实践。充分挖掘利用庆阳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展示庆阳文化的独特魅力。向优秀团队学习,多出精品。
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纪录片精品
庆阳市影视协会理事、庆阳广播电视台文艺部主任
庆阳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源泉。如何更好地挖掘地域特色,通过纪录片的创作,讲好庆阳故事,这是我们庆阳电视人一直以来的尝试和探索。
一、更好地扎根于庆阳大地,用纪录片梳理庆阳的历史文化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文化名人和文化事件全国瞩目,但很多都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不为人知,甚至我们庆阳人自己都不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那么,如何来提升庆阳文化的知名度,让我们的文物、文化遗产,还有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曾经的历史生产生新的文化价值,纪录片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
我真正了解庆阳,是从2002年做纪录片开始的。虽然做了几部作品,但是,对于我们庆阳深厚的历史文化来说,还远远不够,只是沧海一粟。
这些年,围绕庆阳的“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圣地”“民俗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我们创作了一些作品,有意识地打造具有庆阳地域文化的纪录片,但依然没有形成系列品牌。
二、更好地借助央视平台,把庆阳故事讲进中国故事
2018年和2019年,我受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的委托,进行庆城篇和环县篇的创作,并分别于去年和今年的3月份在CCTV—10播出。
在与央视的两次合作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如何打造精品。央视对每一部作品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从文案到节目最后播出,一共有九道审查关,而且每次都会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求证解答,史料是否确凿、表述是否准确等等,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忽略。二是如何把庆阳故事讲进中国故事。每集40分钟的篇幅,对于纪录片来说属于长纪录片的规格。但是对于一座县城来说,要用40分钟讲述它的前世今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对纷繁的历史文化进行取舍时,必然是选择曾经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庆阳置于中国大历史的纬度上,讲述庆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故事,从而凸显庆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总导演的一个说法让我很自豪,她说,有些县的历史积淀不足,而你们庆阳的历史,必须要删减,要不容纳不下。现在,央视对纪录片极为关注,有些栏目已打开门户,积极与基层电视台进行合作。我们应该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地与央视开展合作,借助国家平台,宣传庆阳。
三、集中创作力量,成立精品创作机构,打造纪录片精品
与其他媒体作品相比,纪录片的创作难度比较大,制作周期长,有时一个选题半年,甚至一年的都有,所以选题很多,但靠一两个人难以实施。随着自媒体和传媒公司越来越专业化,影像力量越来越强大,能否探讨一条体制内和体制外互相借力,集中优势力量,成立纪录片工作室,集中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创作,这样既便于培养团队和打造精品,同时也会提高创作能力和速度。
四、给予资金支持,进行多渠道有规划的传播
这些年,纪录片创作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呼声很高,但对于创作纪录片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一方面有着很强烈的创作冲动,满脑子的想法,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经费支持,只能是一纸策划。纪录片创作,不仅仅是费时费力,而且还费钱。低成本的也有,但历史文化题材的一定是要精品之作,所以制作成本不亚于电影制作。
所以,建议对于纪录片创作也能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吸引更多的创作团队聚焦庆阳,宣传庆阳。并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渠道进行发布,更大范围的进行传播。
纪录片是展现地域形象的窗口,也是判断地域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标尺,是地域 “软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的创作,使庆阳的历史文化能够生动鲜活起来,在构筑庆阳文化高地中贡献一点力量。
关于创作文艺精品的四句话
庆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今天在这里我说四句话,与各位领导和老师共勉。
第一句话,是曹丕说的,“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是曹魏时期的政治家,更是建安文章的核心人物。他的这句话一语点破了“文章是什么”这个大命题,廓清了写作的立场和方向问题。我们很多人写了一辈子文章,到底没有弄清楚文章是个啥、文学是个啥。写文章是个高级活儿,从来就不是小事情。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主持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提出著名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历史厚度、更有文化温度,闪烁着梁家河窑洞里幽微的灯光,闪耀着从正定到厦门、到宁德,以及之江新语、海上思潮一直到秉国执政之后的全部智慧灵光,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我觉得这篇文章最核心的就是这几句话:一是“文艺是时代进步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2019年3月4日,在看望全国政协文艺社科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讲了“四个坚持”,,要求文艺工作者“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我想,我们只要把这些重要论述吃透了、嚼碎了、消化吸收了,就会明白该怎样去立根基、把方向,努力创作文艺精品。
第二句话,是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著名的“横渠四句”准确阐释了文艺工作的使命与担当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果我们只是写一些个人的小情小调,写一些无关宏旨的鸡毛蒜皮,从个人兴趣上说无可厚非。但如果要想发挥文艺作品启沃智慧、温润心灵、洞察天地宇宙人心的作用,这些肯定是不够的。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灯光。”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也说过一段话:“文学应当有力量惊醒生命的生机,弹拨沉睡在我们胸中尚未想起的琴弦;文学应当有勇气凸显其照亮生命、敲打心扉、呵护美善、勘探世界的本分。”仔细玩味这些智人慧语,我觉得说明了个人胸怀格局与文艺精品创作的内在联系。文艺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更多承担着社会属性和教化功能,承担着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责任。
第三句话,是陈忠实说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如果说路遥是一个文学殉道者的话,那么陈忠实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学丰碑。他的这句话,标识了一个作家应有的操守和底线。在陈忠实先生的自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本书里,详细述说了写作《白鹿原》的前前后后。他回忆说,1985年夏天,陕西省作家协会在延安、榆林召开了一个“陕西省长篇小说创作促进会”,原因是连续两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组织部门要求各省推荐参选作品,陕西省都推荐不出一部作品。就是这次会议,催生了随后《平凡的世界》《废都》《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热爱命运》《八里情仇》等一批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版,被当时各大媒体称为“陕军东征”,其中《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
陈忠实说,他在老家蓝田县一家小旅馆里查阅方志资料时,和一个记者朋友闲聊,说了一句“我想给我死的时候有一本垫棺作枕的书”。正是在心里发下了这样的宏愿,所以他才能忍住孤寂,独坐山村,耗时四年,写成传世大作。他深情地回忆说:“真是难忘的1985年,我在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新潮的涌动里,接纳并试验了我以为可以信赖的学说,打开了自己;我在见识各种新论的时候,吸收了不少自以为有用的东西,丰富了自己;我也在纷繁的见识中进行了选择,重新开始确立自己,实现对生活的独自发现和独立表述,即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些含血带泪的字句,无声而有力地撞击着我的心弦,让我领悟到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坚守和道德标杆,就是要写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的东西,写读者喜欢阅读的东西。同时也有个写作技巧问题,就是不能拘得太紧……要胆敢独造,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涵养自己舒适的写作状态,尽量在设计的架构之下增添一些出乎意料的句子或旁逸斜出的点缀,要么残山剩水般凄凉,要么花团锦簇样喧嚣,不能像“碟碟里舀水——让人一眼看透”。
第四句话,是网络上说的,“一滴水流动着另一滴水,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这句话实际上说了个文艺创作的文化生态和激励机制问题。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陕军东征”,正是从那时候起,陕西作家队伍用这种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砥砺的团队力量,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先后获得了四个“茅盾文学奖”,成为全国其他省份仰之弥高、无以抗衡的文学高地和重镇。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学创作领地,也可以称之为“精神根据地”,如路遥的陕北、陈忠实的原下、贾平凹的商州。我们庆阳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富矿,比如周祖农耕文化、岐黄中医药文化、陕甘边红色革命文化、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等,这些年我们的文艺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近几年在市委宣传部的专项支持下,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但在全省、全国的传播力、影响力仍然有限。客观地说,我们的支助资金仍然偏少,达不到生产精品、出版精品、推介精品的标准,我们的好多书籍受书号费、印刷费等挤压,只能勉强出版,仅从视觉上看就如同盗版书。主观上讲,还是我们缺少一个核心团队,既没有专业组织,更缺少领军人物,大多属于业余的、松散的、自由创作的状态,这样要创作出文艺精品比较难。所以,我认为亟需的还是要建立一种良好文化生态和激励促进机制,有组织地去生产,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推出一批叫得响、可流传的艺术精品。
“两点一存·红色励志”主题旅游线入选“疫去春来·江山多娇”全国百条精品旅游线路
精彩5·19,相约庆城药王洞养生小镇
1.《文艺工作座谈会 庆阳市文艺精品创作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艺工作座谈会 庆阳市文艺精品创作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8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