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 ,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 , 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 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 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 1799 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 1792 年 27 岁时创作的 , 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 , 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 ,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因此 , 在创作风格上 , 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 , 没有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 , 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 , 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 f 小调奏鸣曲》 , 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 , 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 , 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 , 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 , 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 , 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 , 隐藏着生命的磨难 ,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 , 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 , 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 ,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
《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 , c 小调 , 二二拍子 , 是整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 1 、引子 (1 → 10 小节 ) 2 、呈示部 (11 → 132 或者 134 小节 ) 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主要主题的双片断→连接 3 、展开部 (135 → 196 小节 ) 慢板的引子→主要主题和引子动机发展→连接 4 、再现部 (197 → 296 小节 ) 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规则地移到第一结束主题→规则地移到第二个结束主题→规则地移到第三个结束主题→同样再现 5 、尾声 (297 → 312 小节 ) 引用慢板引子→引用主要主题部分→动力结束 第一乐章的引子 , 在矛盾因素的对置与较量 , 伴随力度与音区的对比中拉开帷幕 , 仿佛是被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作品中 , 贝多芬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 , 创造性地在快板乐章前加进的这个具有相当篇幅的引子。使用如此重份量引子的手法 , 在贝多芬全部奏鸣曲中都是空前绝后的 [3] 。在引子庄严的慢板中 , 利用 c 小调和 E 大调变换 , 烘托了强烈悲壮的情绪和性质 , 弥漫着痛苦哀求的气息。沉重的和弦 , 伴随着命运痛苦的叹惜与呻吟 , 时而让人感受到对光明的期望 , 时而又让人感受到命运沉重的压力。在庄重缓慢的和弦多次强调之后 , 双手同时推向到一个宽广激昂的优美旋律 , 不让人有丝毫的喘息 , 音乐又急速地推向音阶 , 象激流一般一往无前。在引子中 , 休止符在音乐中是一种等待和酝酿 , 集中内在的爆炸力 , 增强了音乐内在的紧张度 , 从而产生浓烈的悲怆气息。 引子结束处 , 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已蕴积着反抗的情绪 , 为后面情绪的爆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四个首尾相接的乐句重叠而成 , 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作品不断运动的节奏 , 像卷起的巨浪拍击岩石。他天才地运用了同一的节奏脉动 , 给人一种快速变化的印象。快板部分的进行是以二分音符为单位 , 而引子和快板部分也在尖锐对立中求得一致 , 节奏不允许有丝毫的自由 , 往上升的渴望支配了快板主题的所有部分 , 一种使内心获得自由的解放感 , 使乐思与连贯性形成统一。在分解八度轰响的背景上 , 主要主题用断奏弹出 , 暴风雨般向上和向下的冲动带有极强的威武激动的因素 , 充满了激昂的意志力。 活泼抒情的副部主题显得十分的优美 , 具有那个时代不凡的“浪漫派色彩”的调性 ( 阴暗的降 e 小调 ) 。流动的旋律在高音区和低音区不停的跳跃 , 互相呼应 , 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 衬托出旋律的美感。左手舞曲的伴奏织体 , 充满生气 , 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遐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阶进行 , 掀起了更汹涌的情潮。
作为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 , 展开部非常简练而紧凑 , 但又含有新的感情细节。引子的动机与恰恰相反的动机相结合 , 紧密地突进到快板的内部 , 成为巨大的统一性的根源。整个音响好像在远离、减弱、继而又产生了铃铛般的铿锵声 , 有如旋风袭击着一切 , 我们可以从中听到悲惨的呼吸、凄凉的哀诉 , 清晰地表现出贝多芬急躁的冲动和钢铁般的意志。 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 g 小调上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 , 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轻吟哀求的音调形成对照 , 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像是远处传来的雷鸣 , 昂扬级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再现部又以变奏、扩大和缩小的手法 , 重复了呈示部的成份 , 是呈示部的变化再现。音乐一往无前、坚定有力 , 从而使英雄豪迈的性格增添了几分悲壮的气氛。尾声是对主体的回忆和主部主题的再现 , 最后几个斩钉截铁般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 , 显示了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气概 , 体现了“我活着 , 体验着和斗争着 ! ”的刚毅。贝多芬始终向往“自由、平等、博爱” , 他曾说“要热爱自由 , 超过爱其他的一切。”因此 , 他非常拥护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他的许多重要创作都概括了当时暴风雨的时代, 反映了德国进步的资产阶级由于法国革命胜利而引起的革命热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贝多芬一生艰难坎坷 , 从 1787 年他母亲去世后 , 就担负起了全家的经济重担 , 他终身未婚 , 26 岁开始出现耳聋。但是 , 他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 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说 :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 : 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悲怆奏鸣曲》以情感人 , 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愤慨 , 描述了激情澎湃的悲壮人生 , 饱含了痛苦与欢乐、哀怨和酸楚 , 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渴望、对悲壮英雄情怀的向往。其第一乐章有悲壮、有叹息 ,有痛苦、有反抗 , 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的追求 , 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篇章。
第二乐章
贝多芬的c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Op.13,又名《悲怆奏鸣曲》,速度大约在35~40 Beat per minute。bA大调,2/4拍子,总体来说比较轻柔而从容,像是在叹息,在力度上较弱,在速度上较慢。1-8小节是一乐句,以弱而进入。9-16节是乐句,与之前相似,前16小节是主要主题,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接受悲伤的现实而叹息,色彩暗淡,很平静。
17小节开始是第一个插部,稍强一些,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上起了波澜,一些高音和强音体现了作者的挣扎、不甘心。17~23小节是乐句,旋律跨度较大,之后24~28小节这一乐句又回到中低音,却暗流涌动,然后向主题过渡,复归平静。在此段可以增强力度上的变化,以体现作者的情感波动。29~36小节是主题的原调再现,复归平静,淡淡的忧伤。
37~50小节是第二个插部(中段主题),力度比较强烈一些,左右手交替呈示旋律。37~44小节是一乐句,音域跨度大,尤其是42、43两个小节,很强烈、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不屈意志和抗争精神,力度上的对比更大,比第一个插部更加紧张,情感不只是波动了,而是在沉默与压抑中爆发。我不禁想起《琵琶行》里的一句话:铁骑突出刀枪鸣。很有火药味。45~50是一句,比前几小节稍弱,但也是强的,再次向主题靠拢。
51小节开始,进入主题的原调复现,复归平静,淡淡忧伤,可以比之前的主题部分稍强一些。织体也由从前的二等分变成了三连音节奏。其实这个节奏在第二插部中已经出现了,作了铺垫。51~58小节、59~66小节分别是乐句,哀伤,前后呼应,首尾相照。67~73小节是最后一个乐句,在乐章的尾声,可以强调一些力度上的对比变化,由强及弱,有收束感,最后平静地结束。
1.《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0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