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2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视为“性最强、科学价值最高”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没有让大家失望,颁给了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
潜心20年,高效且应用广泛的“周氏催化剂”
手性螺环催化剂是新世纪不对称催化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反应,成为合成手性分子的重要工具。反应,成为合成手性分子的重要工具。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因为《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研究提出的增加配体骨架刚性提高手性催化剂效率的设计思想,对于发展新型手性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鲜有人知的是,这项研究,周其林带领他的团队,整整攻克了20年。
究竟是怎样一种热爱,能够潜心20年,专攻一件事?
手性是指物体与其镜像不能重叠的现象,如同人的左右手。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到宏观物质世界,手性现象普遍存在。
据介绍,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如蛋白石、DNA、糖等都具有手性,所以能够识别客体手性分子的对映异构体,这是手性化合物对映异构体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根本原因。
市售药物中,50%是手性药,在研的1200种新药中有820种是手性药,约占研发药物总数的70%。除了手性医药、农药外,手性已涉及香精香料、精细化学品和液晶材料等诸多领域。
据了解,不对称催化是合成手性分子的主要方法,是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其核心是手性催化剂。但是过去40年,由于缺少广谱性的手性配体基本骨架,真正高效、获得广泛应用的手性催化剂很少。
在周其林院士带领下,该团队经过20年探索,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手性螺环催化剂,这些手性螺环催化剂具有广谱性,在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都表现出优于其他手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例如,手性螺环铱催化剂在多种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都保持了目前最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记录,在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更是取得了450万的催化转化数,成为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手性催化剂;手性螺环铜和铁催化剂解决了金属卡宾对杂原子-氢键不对称插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低下的难题,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很高选择性的反应。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和应用,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如今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被用于200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还被制药公司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生产。
对于周其林及其团队所取得的突破,提名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接受新华网采访中表示,周院士学术上最大的特点一是追求,二是严谨。“螺环骨架催化剂的发现突破了过去大家对螺环结构的认知,又带来了催化剂卓越的性能和对药物的生产所产生的价值,解决了原来的催化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无论从科学突破还是在科学界、产业界带来的影响,周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至名归。”
另一名提名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评价道,手性螺环虽然是学术概念,但跟大众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手性的领域很大,但在手性催化剂领域,是周先生团队在世界上率先提出手性螺环催化剂的设计思想,这体现了该项研究的性。其次,周先生团队又将这一设计思想变成事实,特别是在酮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转化数达到450万,创造了手性催化效率记录。第三,手性螺旋催化剂具有普适性,能够大量推广,用于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并有产业化的前景,对发明创造有很大贡献。
20年,专心研究一个内容?苦不苦?
周其林坦言,对做研究的人来说,如果这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不回家,那肯定太辛苦了。但对于喜欢的人来说,有空就往办公室、实验室跑,和学生们天天探讨未知,有一种好奇心的满足,所以觉得非常快乐。20年来从事手性螺环催化剂研究,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并不辛苦。但是,我们实验室成员的家人肯定有怨言,但他们依然选择了支持,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很感激他们。
“我们从事手性螺环催化剂研究,属于基础科学研究。其实现在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其实根源是基础研究没有做扎实,很多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没有弄清楚所以做不出性的成果。创新是全链条创新,各行各业、各个阶段都需要创新,但最基础的源头创新一定是从基础研究中来。”周其林说。
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周其林建议,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你的工作。一定要找准自己喜欢的领域,坚持研究下去,然后享受这个过程。“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身就是最幸福的。”
此外,周其林还强调,做科研一定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做研究就是要发现未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从质疑入手,怀疑现有的原理、定理、条条框框。“比如一个药物,不能因为它已经使用了一百年了就不去研究它的副作用了。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关于未来,周其林表示,手性螺环催化剂将不再是他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对于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而言,我们已经完成从0到1的突破,今后应该交给应用领域的科学家,把它广泛应用于药物、农业、香精香料等行业。我们团队未来的研究重心将转向新的方向,例如生物质转化、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合成和丰产金属催化反应等领域,依然是基础科学研究,希望为科学、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贡献。”
石油化工行业斩获颇丰
从获奖项目中可以看出,在创新驱动下,石油天然气、化学、化工等重要领域,多年的科研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涌现出多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成果。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部分石油化学化工类获奖项目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
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其性能调控;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
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固体催化剂结构缺陷调控方法和机理研究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碳纳米管复合纤维锂离子电池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多元催化剂嵌入法富集去除低浓度VOCs增强技术及应用
含战略资源固废中金属高值化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
淀粉加工关键酶制剂的创制及工业化应用技术
满足国V/VI升级的FCC汽油关键组分定向分离技术
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
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与放大技术
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
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微量掺锗直拉硅单晶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
中东巨厚复杂碳酸盐岩油藏亿吨级产能工程及高效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技术及基础软件工业化
中国西部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构造-沉积分异与大规模油气聚集
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面向制浆废水零排放的膜制备、集成技术与应用
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高选择性蚀刻液生产关键技术
湿法磷酸高值化和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及应用
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
特种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浏览所有获奖项目请浏览,点击文末。
综合:新华网、科技日报
1.《自然科学一等奖 潜心20年,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多牛(附化学化工成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自然科学一等奖 潜心20年,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多牛(附化学化工成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