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工业化,以及工业人口数量在工业发展中的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工业化,简单的说,就是全社会普及用机器制造机器。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业本身可以进行指数增长,1台机器造10台机器,10台机器造100台机器,机器在这种循环中指数增长,同时这种指数增长的量变会导致质变,这就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工业化是靠钢铁撑起来的,无论是工厂生产,房屋建设,军备建设等等,需要的无不是天量的钢铁,国际衡量一个国家国力有个直观的标准,就是看钢铁产量。

我们用炼钢来做例子,看看机器是如何自我复制以及自我升级。

中国当年大炼钢铁,因为技术水平低,又盲目蛮干,造成了不少的额外损失。一开始是用小高炉,炼成的都是杂质含量很高的劣质钢,但是这些劣质钢可以用来加固,加高炼钢的小高炉,让小高炉升级为大高炉,以获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炼出质量更好一点的钢,劣质钢还可以做普通铁轨,把高炉和煤炭产地连接起来,一方面增加煤炭的运输量,一方面可以连接到其它地方建设更多高炉,炼成质量更多的钢铁。更好的钢铁可以建设更好的炼钢厂,炼成更好的钢,这就达成了一种正循环,生产技术在不断的复制中升级。

1970年,中国用出炉的钢铁做成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和“济南号驱逐舰,中国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中国终于可以生产一种极其重要的产品——合成氨(化肥)。

在工业革命前,中国农业技术世界第一,养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2亿吨,在各种“以粮为纲”的动员和农业人员的努力下,到了1969年依然只有2.1亿吨,增加极小。因为当时中国人均耕地2亩多,一个人一生的排泄物积成肥料只七八吨,每年平摊到每亩土地上不过一捧化肥。

所以无论付出再多的努力,粮食产量必然卡在这个水平,这是自然的准则。

19世纪中期就发现了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但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这种环境类似于战舰炮管承受的温度和压力,能造舰炮的国家,才能建造化肥厂。当然,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钢铁的质量无法达到技术需求,所以化肥的产量和质量一直不尽如人意。直到1978年我们终于从日本引进设备,建立宝钢,有了量产特种钢铁的能力,使我国突破合成氨的生产瓶颈后,立刻一口气建造了几百套合成氨装置和上千个化肥厂,从1980年开始,中国化肥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00万吨,1985年每年增长200万吨,于此同时,中国粮食总产量从1990年开始以每年平均2000万吨的速度开始增加,到1998年前,已经突破10亿吨,中国的粮食增长率第一次超越瑞科增长率,中国人从此告别饥饿,甚至还有大量多余的粮食可以用来饲养肉食动物,改善生活质量。

在工业时代,大炮和粮食是同义词!

(当年抗美援朝,美军每天投掷数十万发炮弹、炸弹,把上甘岭的花岗岩山体削低了3米,为了抗住这样的疯狂轰炸,志愿军想到的办法竟然是从敌人的哑弹中拆出炸药来挖防空洞。炸弹的外壳的铸钢,炮弹的外壳是锻钢,炸药是巨大化工工业的产品,而每一个巨大的化工厂花费的钢铁数量都相当于当时中国几十年的钢铁产量总和,更别说质量的差异。抗美援朝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的士气时,也极大的激发了中国的危机感。

1950年,除去生铁产量,中国钢铁产量大约23.64万吨,美国8700万吨。中国开始大炼钢铁。1957年,毛提出15年钢铁产量赶上英国,50年赶上美国,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国际笑柄——赶英超美,18年后,中国钢铁产量超越英国,38年后,即1995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越美国,并从此一路狂奔,直到占有超过世界一半的产量,世界安静了,包括中国人,没人为此庆祝,因为大家都觉的习以为常)

二、工业时代,有两个最大的变化,第一个是机器广泛替代人力进行生产。第二个就是能源利用的变化。

农业时代,人类使用最多的能量是太阳能,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能量,结出的果实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摄入来源,少量的煤炭,也多是用于北方农村取暖;游牧民族以牲畜粪便为燃料,生活节奏缓慢而重复。

工业时代,机器的使用,让人类能够以几百,几千倍的效率去利用地球几千万几亿年来,在光合作用和地热高温高压等特殊条件作用下积累起来的动植物尸体——石油和煤炭。

无法计数的时间和数量堆积起的化石能源,集中在几百年内爆发利用,这股能量简直对于从农业向工业过度的人类来说,意义不亚于现在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成为了人类工业时代开天辟地的根基。

这种数以千百倍计的能量利用效率差异,决定了哪怕最弱小的工业国在最强大的农业国面前,也有极大的优势。

三、工业人口的数量,是一个工业国国力/潜力的最重要因素。

工业时代特征虽然是机器制造机器,但设计制造机器的,操作机器的最终还是靠人,靠一个国家的工业人口。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的不断分工,层层细分,产品越来越复杂,基本配件越来越多,产业链越来越长,配套产业链之间越来越复杂。

每一台机器设备都是由大量零件组成,要保证工业的正常运转,必须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有充足的备份,要生产,更是必须有无数的零件被生产出来。每一个零件的设计、制造、改进,都必须经过长久的研究、思考和试验才能完成。把工艺记录下来放在图书馆,等需要时再去查阅(当然,这是必要的)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人能基于不熟悉的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升级,没有长时间的研究和使用,工业不可能有进步。

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平均每个基本配件,至少要有一个专职人员来研究和生产,同时还至少要有一个徒弟,在学习中把工艺诀窍传承下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器设备复杂性的增加,核心产业所产业的工业人口和工业技术的复杂程度,以及基本配件的数量都在同比例的增长。

只靠核心工业是无法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有了重工业,还要有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农业、矿业、教育、服务业,还要有负责管理的行政,负责保卫国家的军事建设,需要保障民生抚养的社会保障。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只有这些行业都配齐了,工业体系才能运转顺畅,人民才能拥有高质量,有保障的,轻松和相对富足的生活。而这些劳动人口还有自己需要抚养的,缺乏足够劳动能力的子女和老人。

因此,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所需要的人口,大约是其基本配件数量的10倍,最低不能低于5倍。特别是以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它是生产制造机器的机器的地方,肩负着技术升级的重任。技术升级,开发出新一代的机械设备,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向未知的领域发起冲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在无数的失败和经验总结中,获得那少的可怜的,可行的技术升级路线。

在工业时代,小国寡民者,没有参与世界争霸的资格!

19世纪中后期,工业体系只有蒸汽机这一种动力,当时最复杂的工业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大概由几十万种零部件组成,所以,当时一个工业国光是核心产品,就需要上百万人口才能满足。所以当时最小的比利时也有400万人口。到了一战时期,世界范围内,能称的上列强的,只有下面8个国家。

 

1913年8个列强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俄国175.1 

美国97.3 

德国66.9 

奥匈52.1

日本51.3 

英国45.6 

法国39.7 

意大利35.1

1913年8个列强城市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单位:百万人) 

英国 15.8/34.6% 

美国 22.5/23.1% 

德国 14.1/21% 

法国 5.9/14.8% 

日本 6.6/12.8% 

意大利 4.1/11.6% 

奥匈 4.6/8.8% 

俄国 12.3/7%

1913年列强人均工业化水平 [以英国1900年工业化水平为100计算的相对值] 

美国126 

英国115

德国85 

法国59 

奥匈32 

意大利26 

俄国/日本20

1913年列强相对工业总潜力[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计算] 

美国298.1 

德国137.7 

英国127.2 

俄国76.6 

法国57.3 

奥匈40.7 

日本25.1 

意大利22.5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工业国,哪怕工业化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也可以凭借人口优势,取得国力对比的优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器、内燃机、化工等的出现,工业体系的基本零部件种类翻了几倍,至少要近千万核心劳动力才能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了。

当时人口最少的工业国强国是法国,大概是4100万人口,而且工业体系还不完整。英国大概是4700万人口。至于低于这个人口基数的,就自动剔除初列强行列,这个时期,真正能够称的上列强的,只有5个国家,美德苏日英。

附1939年世界主要强国人口

德国人口7000万+

英国人口4700万,

法国人口4100万。

苏联人口1.6亿+

美国人口1.3亿+,

日本人口7800万,

中国1937年人口4.4亿+

四、工业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工业国的发展潜力、发展速度以及工业升级速度。

一战后美日苏德都在全面备战,而欧洲强国英法等都畏战如虎,面对德国的不断进逼,只能采取绥靖主义,不断牺牲小国利益,割其它国家的肉喂德。

一战中,法军认为6发的左轮手枪打堑壕战不够给力,于是从1920年到1939年,召集法国各大兵工厂花20年设计出一种能装8发子弹的手枪,1940年新手枪终于投产,但这时德国的装甲师和"斯图卡"轰炸机群已经呼啸而至了。

二战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

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

法国,这个曾经的世界最强陆军大国,拥有4100万人口,开战一个月后出局。

英国,这个称霸了世界的两百年的霸主,岛国的身份让它避免了在陆军方面的过大投入,节省了不少工业人口,能够发展起世界质量最高最大的海军舰队,但依然在德国的炮火下瑟瑟发抖,必须依靠美国的即将参战来鼓舞几近溃败的士气。

德国凭借7千多万人口,成为欧洲最强工业国,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战争潜力。但人口的不足,让德国只能放弃研制生产如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和原子弹等超级武器。

日本拥有近8千万人口,就敢以列强中垫底的工业水平,建设世界级舰队和亚洲最强陆军,除了美国,联合了德国的日本不惧怕除苏联和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但日本虽然出来能造强大的航母,却依然缺乏足够的工业人口投入陆军装备研发,使得日本造不出象样的坦克,日本生产的机枪和手枪连伪军和土八路都鄙视,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支持,太大的野心就只会把自己胃口撑爆。

美国凭借一亿多人口,在工业水平与英国差距甚远的情况下,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成为英国二战中最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柱,并成为唯一的,在陆军和海军两方面都称雄的唯一国家。

最终凭此继承英国王位,成为世界双极之一。

苏联人口1.6亿+,在1928年,从一个打烂了的半农业国家开始,到二战开打差不多12年,相当于一个工业就增长了7倍,甚至压倒了欧洲霸主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国,达成了欧美难以置信的发展奇迹。哪怕被德国打的再狠,哪怕战死的军民超过3000万,依然能够不断的组织反击,用坦克海淹没德国的虎王。并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间,把美国压的喘不过气来。

了解一下世界近代工业化历史,就会发现,工业化进程不只是简单的数量增长,还有量变积累而成的质变——每次工业革命都会讲工业化进程扩展到一个全新的空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是蒸汽机的出现,蒸汽工厂的建造,需要先有一个巨大的动力车间,里面放置着烧煤锅炉来驱动庞大的蒸汽机组,然后蒸汽机带动工厂的动力主轴,动力主轴再通过大大小小的齿轮箱和离合器组把动力分配到其它生产车间内的天轴,这些天轴再通过皮轮带或者齿轮箱驱动车间的工作机器。蒸汽工厂的所有动力主轴,变速机构,离合器,天轴设计都需要精确匹配,工厂一经建成,就很难再做改造。

靠蒸汽动力驱动的工厂必须靠近河流、海岸、运河或者铁路建设、不然没有办法为动力车间运输足够的煤炭。所以在空间布局中,工业化必须沿着一维空间线性发展,有足够海岸线或者河流的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巨大优势,比如作为岛国的英国,其海岸线和内河长度远远超越当时的大陆国家,为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电力和电能开始普及,电线的出现,让地形对工业布局的限制降到最小,再偏僻的地方,只要拉根电线,就能开工厂。相比起建铁路,开挖运河,拉电线实在是便宜又方便。同时随着内燃机的成熟,载人汽车、货运汽车开始出现,让大吨位的原材料、制成品运输、工人上下班的交通,不再必须依赖铁路和船运。建造工厂的难度降低不止一个数量级,工业化开始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扩展,地域庞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开始凭借二次工业革命崛起,比如美国。

(对于依靠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英国,如果要改造蒸汽工厂进行产业升级,近乎等于重建整个英国的工业,其中的艰苦对于一个称霸世界百多年,依靠海上霸权轻松对全世界进行金融剥削的国家来说简直不可接受,所以英国选择投资当时贫穷的美德,这使得自己的工业逐渐荒废,最终导致国家的跌落。)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兵力是有限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士兵也是不容易的,同时工业生产能力的也很有限,战争时期毁东西远比造东西快,一次会战只能够携带一定量的枪械弹药、后期辎重。同时枪械射程和精度都不高,打仗时,双方军队排成列队,然后靠近对射,以扩大射击增加杀伤力,这个时候就看谁物质弹药先消耗完,谁的预备役军队多,谁先消耗完了,在进行包抄,胜负就分出来了,所以这时期欧洲一次会战一般不到一天就结束了。这时期欧洲的战争都是短暂的,这时候的战争是线性的,是一维空间的。

在到了一战中,每一个工业国都能够生产无穷无尽的步枪、机枪、大炮、无论你把战线推进到哪里,敌方都能够派出预备队挡在前面构建新的防线,后面的工厂源源不断的把生产出来的物资运输用各种交通工具运输到前线,所以工业国之间的战争,基本都是堑壕战。这个时候,战争从线变成面,从一维空间延伸扩展成二维平铺。

工业革命,让人口数量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国力与潜力的重要标志,有了足够多的人口,战争中才能生产足够多的武器装备,才能源源不断的组建足够庞大的预备军队。军队,人口,就代表一个国家赢得战争的潜力。

到了二战时期,情况愈演愈烈,飞机的出现让战争方式从二维初步向三维演变,几十万,上百万乃至数以千万记的官兵死在无尽的堑壕战中。

五、二战后,拥有最多工业人口的苏美,凭借毫无疑问的工业军事实力,成为了世界双极,冷战开始了。

谈到这里,再说说关于苏联和日本挑战失败的原因。

先谈苏联的走过的路

冷战时期,世界进入核能时代,光是军事领域,核能、航天、战略轰炸机、超级运输机、战略航母、战略导弹等等需要的工业人口不断飙升,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上千万种工业基本配件构成,这决定了只有人口过亿的工业国——也就是美苏,才有资格玩世界争霸的游戏,其它工业国统统只能做附庸,哪怕你同样拥有战略核武器。

由于苏联的人口始终保持在美国的125%左右,所以尽管工业底子比较薄,却依然能逐渐的达到与美国战略平衡的程度,不管美国造成什么先进武器,苏联都能很快跟进,质量赶上了,数量还要比美国多。

在冷战中期,工业配件的数量已经增长到3000万左右,美苏各2亿左右的人口已经被各种工业门类挤满了,很难再往很复杂的工业社会发展。由于重工业占据了太多的工业人口,轻工业方面工人匮乏,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这个时候,人口破亿的日本,已经远远超越了二战期间完全无法比拟的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而欧洲苦了单个国家人口太少力量太弱,开始了寻求一体化的进程。这个时候的中国在拼命的补课,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把每一分力量投入到工业化中,由于巨大的人口优势,虽然底子最薄,但是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二战前的苏联。

局势在僵持,赢得冷战胜利的唯一方法,只有获得更多的工业人口。美苏各自把目光投入自己的阵营。

在欧美的眼中,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以一种不可理喻的工业化速度在发展着,12年的时间,一个小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苏联还是一个破落的半农业,等到他准备高考的时候,苏联已经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家伙一不殖民,而不商品倾销,结果发展速度简直爆表,简直是在挑战欧美经济学家的想象力。苏联二战时期死了一代接受过完整工业教育的青壮年,人口减少了20%,在西方都猜测其起码得30年才能恢复元气的时候,才5年的时间,苏联工业水平就超出二战前70%,更是在1949年和1952年制造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在战略武器上和美国取得了平衡,1957年才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1961年就实行了载人航天,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

极好的健康标准,出色的教育(从20%到接近100%识字率)、完善的卫生设备、清洁的接到、迅速改善的住房、完善的电力设施、除高档商品外的大量消费品、丰富的实物、大量的工作、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率、充满自信的笑脸、美妙激昂的音乐、独特的艺术、完善而长远的工业规划,这是访问苏联的亚洲人人所留下的印象,这是一个以民主为口号,苏联最美好的时代。

美国是海军强国,海运相比起陆运有着先天性的极大优势,成本大概只有陆运的1/7,

美国阵营有着欧洲大概2亿的高度工业化人口,在亚洲有着近亿人口的日本,几千万人口的韩国,台湾,菲律宾等亚洲小国或地区。通过向这些地区转移低附加值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把这些国家拉倒自己的产业链中,用他们的人口分担自己承受的巨大工业压力。美国的地缘优势不断扩大。

(在承接美国的工业中,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开始腾飞,日本更是得天独厚,由于其本土军事防御由美国承担,它可以把所有人力都投入到民用工业中,而不用过多的投入到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工业,因为绝大部分的技术,都可以向欧美购买,负担低利润高,美日同盟还保证了巨大的欧美市场的向其开启,这使得日本获得巨大发展红利,日本经济开始喷涌发展)

而反观苏联,虽然也扶持其一些国家,但是它身边除了中国,根本找不出一个像样的,能拿出上亿人口的国家,一个个最擅长的就是伸手要装备要援助,根本没办法承担起承接低端工业的能力。而中国,这个家伙的人口数倍于苏联,学习能力又太强,经济发展速度是人类史上唯一超越苏联的国家,光是工业人口就超过2亿,和苏联总人口相当,潜力是在太大,如果苏联和中国结合成一个经济体系,平等的进行工业经济互补发展,不过30年,苏联就得看中国的脸色办事了,这就是足够的人口基数加上庞大的国土面积在工业发展面前的巨大优势。

(我们今天看苏联的工业发展史,或者会对其发展速度不以为然,但这是因为中国在世界各国发展史也是异类,对西方经济学来说都属于挑战常识的异常现象。)

中苏两家唯一一次联合对敌,就是越南战争。

在越战中,美国赤膊上阵,依靠整个西方工业体系的支持,包括生产直升机、车辆配件和枪炮弹药的日本、欧洲,为美军制造军需被服的拉美、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向着越南进攻。

而越南有着中苏数亿人口背后默契分工提供高低端军备、作战指挥官,而越南本身、老挝、柬埔寨统和几千万人口出士兵进行抵抗。

这是东西方两大工业阵营的正面较量,美国依靠在越南驻军的42万军队,从航母到战略轰炸机等一起上场狂轰滥炸,还是镇不住越南人,接着美国军队不够用了,就逼着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西德、新西兰、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希腊、丹麦、土耳其等十几个傀儡国派数万部队去越南送死,顺便屠杀上万越南百姓,场面快比的上和中国的朝鲜战争了,结果一个小小的越南拖住了美国几十万军队10年,花费了25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5万亿美元以上),死了5万人,30多万人受伤,在国内激起了持续数年的政治动荡,而中苏却借此把势力深入非洲和西亚,最终美国只能承认现实,向苏联低头,乖乖战略收缩。

美越战争中,拥有地缘优势的资本主义西方体系被社会主义的东方体系打败了。虽然很快中苏就在猜忌中越离越远,但是苏联依然凭借一己之力,压制整个中美欧三大阵营,逼的欧美频频向中国示好——中美蜜月期来临。

在地缘处于劣势,身边除中国外其它小弟没一个顶用的情况下,苏联的工业实力依然飙升达到顶峰,在欧洲冷战前线,8000多辆T-64坦克让整个欧洲方向像纸糊一般,在美国传统优势的海空军方面,苏联军用飞机超过美国2倍,战斗机达到3倍,3倍音速的米格25战机,1500艘军舰的全国舰队,26000吨的台风潜艇,这让整个西方生活在苏联的阴影之下,甚至连远离陆地的美国都开始担心本土安全,鼓吹苏联入侵的影视作品风行整个好莱坞。至于当时的中国,挖战备洞成为常态,连中央机关都要搬进地下设施工作......

苏联凭借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硬是把2亿人口发挥出了一倍以上的生产效率,压制着超过5亿人口,甚至还和中国眉来眼去的整个西方。

苏联的辉煌原因与衰落

苏联高速发展的原因

1、重工业为先的发展模式:西方传统经济学思路是:工业化必须先从轻工业开始,先用机械设备提高轻工业的效率,等轻工业赚了钱,自然会转而对重工业产生升级的需求,于是重工业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彼此循环,这是传统西方发展模式。

表面上看,赚钱的是轻工业,但事实上,是重工业提供了高效的生产设备,提高了轻工业的生产效率,轻工业才赚到钱。轻工业只能生产消费品,而且无法靠自己进行产业升级,而重工业除了能提供生产设备,还能造出下一代机械设备,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

所以,在产业分工中,两个产业是不平等的。而产品生产是有周期的,按照这种循环,轻工业要五六年才能带动一个重工业部门,几十年才能促进完整重工体系的形成,考虑到经济危机等经济波动,这个时间还要更久,美英法德等国的工业化进程都持续了二三代人。

一个农业国就算得到大量轻工业的国家,就算轻工业的产值超过了农业,依然不能算工业国,因为它的工业无法进行自我升级,只是释放了轻工业设备本身的生产能力。而能生产完整重工业机械的国家,哪怕把轻工业设备全部转移到外国,依然是个完整的工业国,因为他们具备随时生产轻重工业设备的能力。而且,重工业是强大国防的前提,所以,强大而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才是工业建设的最终目标。

正常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无论苏联还是中国都等不了,太多强大的外部敌人正在虎视眈眈,等发展起来前都被灭了。对此,苏联的第一个经验就是重工业优先,回头在改造轻工业。

2、计划经济:重工业投资巨大,回报周期厂,而且无法像轻工业一样直接生产消费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重工业只能由国家主导,进行重工业的投资于升级。在外有敌人,内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计划经济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切实的把纸上的计划变成现实,这也需要有一批直接有国家指挥的企业作为骨干,所以苏联的工业化是由国有企业主导的,实现了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升的工业发展模式。

国有企业也是企业,也一样核算利润,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全民所有,就算生产过剩,政府也可以随时把过剩的产品用一道命令划走,不管是用于投资还是简单的分配掉,都很容易解决,所以生产过剩在苏联根本不是问题。这也是中国和苏联不需要对外殖民的根本原因。

3、西方经济危机的逆势上扬:经济危机是西方世界的周期性规律,根本原因是生产过剩而购买力不足,前两次世界大战根源也是由此而来。只有苏联,包括采取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能避开这种荒谬的折腾。

同样的产品,总是过剩的时候便宜,稀缺的时候昂贵,而当西方经济危机的时候,技术人员和各种机械设备,就成了过剩的产品,这些东西自然会流向需要他们的地方,也就是没有过剩危机的苏联,即是这时候苏联的工业水平,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恶补,但依然与欧美有很大差距,依然成为了吸收西方工业设备和人才的黑洞。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大萧条,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外想去苏联谋生的人排着长队等待签证,由于要去苏联的人太多,苏联甚至可以挑挑拣拣,只要合格的技术人才,最终有10万美国人以及大量的廉价设备去了苏联,1931年间,苏联就购买了全世界30%的出口机械,苏联甚至要求西方给自己长期低息贷款,用西方的钱买西方的货,于是,西方的间歇性金融危机就成了苏联加快发展速度的契机。

每一次西方经济危机,苏联就可以廉价获得西方大量的先进设备、专利和人才,用西方数亿人口的智慧结晶,弥补自己人口方面的劣势。在冷战期间西方做这种事,等于是把战略主动权拱手让给了苏联。苏联的苏27、米格29,台风级潜艇、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等战略级军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出来的,而且苏联人有大量工程学的天才,同样的材料和设计,西方能发挥其80%的性能,但是苏联通过改进优化,能发挥到120%的水平。

当然,中国也没少向西方学习,二战前的大萧条、二战期间的美英精密设备和机床的援助、二十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苏联和中国都获得不小的好处,虽然中国得到的远没有苏联多,但对整体工业水平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在前几次经济危机中,苏联整体国力已经提升到接近美国的地步,看起来,只要在西方再来一次经济危机,苏联就将正式超越美国,获得冷战的胜利!

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力达到最高峰。

但是,危机也在苏联身上悄悄的埋下。

1、工业人口不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冷战中后期,苏联近2亿的人口,面对3000多万个还在快速增加的工业配件数量,越来越不堪重负,人口的缺乏导致苏联必须把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到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上,到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光是产业人口就有7000万人,而苏联当时总人口才2.8亿,同时期差不多人口的美国,只有3000万产业人口。缺乏足够的人口从事轻工业生产,导致苏联市场缺乏足够的消费品,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趋于停滞,短缺开始出现并逐渐蔓延,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人才进行新领域开发,整体工业难以自我升级,哪怕苏联的体制能发挥一倍的人口效率也不够。

2、西方实行技术封锁:事实上,由于人口匮乏,苏联的产业升级已经很依赖拥有10亿以上人口产业链的西方,每一次西方经济危机,就是苏联借此突破瓶颈,再次反超的契机。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搞了一个《出口管理与控制法》,西方技术封锁开始了,而这次封锁,是致命的,因为对苏联至关重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了。由于欧洲、日本、以及70年代中国靠向了美国,成为美国庞大产业链的一环,特别是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承接了美国产业链中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增加了美国产业的复杂度和深度,让美国腾出人口进行产业升级。(中国才是苏联解体的头号功臣)

终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开始爆发,大规模集成电子芯片的出现,让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计算速度指数提高,生产成本越来越低,芯片的制造需要很高精度,而计算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极高,可以用来生产更好的芯片,好芯片可以用来制造更好的计算机,于是用“芯片“造”芯片“的正循环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开始席卷西方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第一艘铁甲舰的出现,把一切木质帆船扫进了垃圾站,无论数量多寡。英国凭借大量的铁甲舰称霸全球。

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率先推出无畏号战列舰,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到来,之前一切铁甲舰无论新旧,统统被烧进垃圾堆,戏剧性的是,英国就是全世界铁甲舰最多的国家,战列舰的出现,让当时世界对追赶英国海军实力已经绝望的列强,第一次发现了追赶英国的机会,海军竞赛开始了,其中德美凭借巨量的人口逐渐赶超。可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摧毁了欧洲列强。

接下来航空母舰的出现,让一切战列舰无论新旧都落后于时代。

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摧毁的是苏联。无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累有多深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面前统统是渣。

1978年,苏联用战略运输机在几周内向非洲空运了数以百计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火炮、直升机、几千名军事教官和空降部队,先是支持索马里重创了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回过味来改投苏联,苏联机群又运来大量物质,再次扭转战局,史称“世界战争史上操纵代理人战争的经典范例——非洲之角战争。在这场表演中,苏联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哪怕是块砖头,只要动力足够,都能够飞起来,这是美国人的想法。美国人玩不了苏联那种天才工程设计,但美国人觉的,同样300匹马力我玩不过你,那我就升级到500匹马力,甚至是600匹马力,用科技方面的优势,压倒苏联工程设计的优势。

美国人开始把芯片应用军事中,美军开始装备F16战机,这种战机在芯片计算机控制下,每秒可以进行200次微控制,菜鸟也可以废除苏联顶级飞行员望尘莫及的空战动作。美国人把芯片应用在主战坦克的瞄准镜里,让坦克可以考高频率的微控保证射击平台的稳定,哪怕是告诉行驶,坦克炮手依然可以看到毫无抖动的目标图像从而稳定射击。芯片用在雷达中,让美国海军研发出“宙斯盾”级导弹巡洋舰,可以同时处理数以千记的目标。

美国人同时把芯片应用在制造业生产中,数控机床的出现,让原本需要10个人操作的机床,现在只需1到2人就可以操作,甚至一个人就能通过计算机控制数台机械设备,这导致美国可以把大量的人口投入到轻工业,第三产业中去,充足的廉价的消费品,各种高科技民用物品,充满了美国人的市场,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桶金。欧美中平民的生活水准再次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之相对比的是苏联日益下滑的生活水平。

仅仅10年后,在1991的海湾战争中美军用新一代芯片武装起来的拥有精确制导弹药、装有火控技计算机和稳定成像瞄准器的M-1主战坦克、全数字操控系统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高精度的美式巡航导弹、新型隐形轰炸机、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等等。

这些用先进“芯片”武装起来的军备,将与苏联的巅峰战争兵器来一场证明对决!

1991年2月27日,在巴士拉以南,发生了海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200多辆伊军坦克阻截了美军第7军的攻势,其中,美军的第1、3装甲师和第2装甲骑兵团的800辆坦克参加了战斗,战斗结果是,美军M1A1坦克以近乎0的代价将200多辆伊军坦克全歼。

美军M1A1坦克的热成像仪在夜间或烟雾条件下可以识别1500米内的目标,而探测距离远达3000米。T-72M配备的只是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最大探测距离800米、甚至更短。在M1A1坦克面前,T-72M就象一个高度近视的人与一个佩戴瞄准镜的人比射击精度。

而且不仅在夜视设备上差距巨大,T-72M还缺乏完善的火控系统,激光测距仪获得数据需要手动输入至火控计算机,实际上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面对芯片微控的M1A1坦克,T-72M的应对简直象上了年纪的老人。

由于苏式装备在传感器方面的落后,让伊拉克飞行员对信息化装备下的美式飞机性能判断出现严重失误,驾驶的苏氏战斗机轻松的就成为美军飞机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一枚枚徽章。

美军飞行员甚至发现,前视红外装备可以发现埋在沙子下的坦克,由此发明“射击坦克”战术。他们携带多枚激光制导炸弹的F-15E战斗轰炸机。利用前视红外装置,在海湾战争中2架F-15E曾创造携带16枚激光制导炸弹摧毁16辆坦克的战例。

相比起坦克、战斗机这些单个平台,更巨大的差异是, E-3预警机、E-8战场监视机,建立了空中、地面战场在海湾战争战场上建立的全面信息优势。形象点就是红警游戏中,美国建好间谍卫星点亮全图,伊拉克连雷达都还没建出来。

最终,伊拉克装备的数千辆T72、T62坦克、苏27战机、美军轻松就打成了一堆废铁,苏联的军事神话被打破了!

纯机械化的时代时代已经逝去,美国拉开了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序幕!

3、逐渐僵化的体制:苏联依靠工程学方面的天才,把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材料和技术水平玩出了花儿,比如米格25的机体只使用了极少的钛合金,整体就是一块几十吨重的不锈钢,电子设备都是过时的电子管,发动机是牺牲了寿命获得了高推力,用工程学的天才,让低技术水平的设备系统发挥出了极高的性能,工程学胜利的背后是基础科研的失败。苏联人在基础工业的薄弱,让他们习惯于用优化设计来挖掘现有技术的极限,而规模过于庞大的应用工程开发,制造又挤占了基础科研以及基础工业生产的投入,导致恶性循环,这种缺陷以往被西方的技术输入所掩盖,而来的太轻松的西方技术,又让苏联忽视了对自身技术的升级。

而斯大林死后,苏联缺少足够强势的人物,能够对重要科研项目进行拍板并承担后果,苏联自上而下的科研体系适合根据指令开发应用技术,但导致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和基础研发问题难以传达到上级。

哪怕苏联科学家若尔斯·阿尔费罗夫因为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出现了追赶美国的一丝曙光,但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使得半导体工业发展缓慢,使得苏联的科研逐渐陷入僵局。

简单的说,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制度,没有模板,没有范本,没有经验,什么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苏联人口太少,对犯错的承受能力很弱,这导致它对成功过的经验过度崇拜,遇到挫折后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全面否定,无奈刚则易折,苏联走过的路,犯过的错,很多在中国都重来了一遍,但更多的人口,更中庸的历史文化,让中国对错误有更大的承受能力,为中国的奇迹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4、正确的战略制定与错误的实施:苏联工业人口的匮乏在苏联高层得到足够重视,环顾四周,除了只会伸手要援助的东欧,就是仇恨值慢慢上升的土耳其和伊朗,苏联看不到一个足够体量的帮手。但是,越过阿富汗,越过巴基斯坦,有一个国家很符合苏联的需要,那就是同样拥有堪比中国的人口基数的印度。

印度一方面看不到实现全面工业化的气魄,另一方便却又能在外来支援下建立一定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可以放心的盟友。于是早70年代,苏联开始攻略阿富汗,根据苏联战略,在占领阿富汗后必须乘胜追击,灭掉巴基斯坦,饮马印度河,打通苏联到新德里的战略通道,只占领一个阿富汗只会是累赘而非财富。

但是当时就任的勃列日涅夫忙着趁西方石油危机中的技术转移,让苏联军队先缓一缓。这一缓就出事了,巴基斯坦立刻成为西方反苏的桥头堡和战略总后方,无数的武器和人力通过巴基斯坦运入阿富汗(中国也趁机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口武器大赚了一笔外快),本。拉登在美国扶持下开始崭露头角,加上同样面对苏联威胁的中国没少在背后点火,一个好好的阿富汗成了游击队的天堂,到处起火,苏联军队忙着灭火,入侵巴基斯坦的事只能暂时搁置。

这火一灭就是10年。最终苏联还没能灭完阿富汗的火,就消耗完了自己产业升级的物资和人民的忍耐了,预想中的工业人口没得到,国内先乱了。

4、失去耐心和信心和警惕性的高层和底层:人口的匮乏最终导致苏联同时面临重工业无法自主升级和物资缺乏的快速蔓延,西方的技术封锁,以及与中国的交恶,又使得苏联无法突破困境。

苏联经济增长率从70年代的6%逐渐下降到80年代初期的3%,在逐渐降低到80年代后期的1%,以忍耐著称的苏联人在面对越来越空乏的市场,越来越窘迫的生活水平又看不到改变的曙光,对比西方和中国日益多姿多彩的生活,苏联人开始对自己的体制产生了怀疑,并逐渐丧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寄希望推到重来的想法开始蔓延。

而苏联高层在长期与西方互动和获取技术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警惕性,融入西方成为欧洲人的想法逐渐占据苏联高层,“和平竞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官僚分家单过的小心思开始冒头,并逐渐走向顶峰,在盲目崇拜西方并听取西方建议后,休克治疗开始了,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可以说,缺乏足够工业人口的苏联,在抛开了中国,又没能果断及时打通苏印通道的时候,就意味着苏联的必然失败。

 

六、谈谈日本

日本是一个只有1亿多人口的国家,这人口基数承担完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期的工业体系完全可以,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至少数亿的工业人口要求,就远远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能力。但是美国的驻军,让日本不需要过多投入费事、费人、费钱、见效慢、收益低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只需要把有限的人力集中到民用科技领域,而西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的绝大部分科技成果和专利又是向日本开放的,这些生生把工业化的人口必备额度砍了7成,更让人嫉妒的是,西方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竟然把市场大门大方的向日本敞开,加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国对日本的技术和资金扶持,这些让以色列眼红的超级私生子的待遇,让日本短短几十年了就重新站了起来,成为后来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但是,日本因为人口过少,国土过小,所以工业体系先天不足,乖乖成为美国全球产业链的一环,还可以赚的很惬意,但是一点美国切断技术交流和产品供应,日本将立刻陷入停滞。

工业人口的匮乏,让日本没有资格谈完全的独立,它能够选择的,也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抱大腿,区别只是抱的是谁的大腿。

工业时代,小国寡民,就意味着没有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能力!

只有拥有足够的国土和人口基数,才能给不惧怕外国的封锁。特别是在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和产业链中国基本是完整了,欠缺的,只是因为时间积累不够,在不少传统尖端方面与欧美有数年不等的差距。

对于中国来说,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拥有相当于欧洲加美国还不止的工业人口,已经可以避免重复苏联或者日本的覆辙,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我产业升级。当年中国自己的通信技术标准TD-CDMA之所以能够突破欧美的压制,成为世界四大标准之一,其实跟中国的人口完全可以在自己国内自己玩有重要关系。

世界离不开中国,更准确的说,是离不开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一旦失去中国制造,一方面是没有另一个国家能够提供这么多的消费品,另一方面是国产的价格坑爹贵,这会导致西方绝大部分平民的生活成本立马上升数倍,生活质量急跌,对已经在金融危机中怨言满腹的平民来说,简直是逼人太甚,西方的技术封锁一旦实施,国内动荡政变的可能性反而更高,对中国来说反而只是小有波澜而已,这种杀敌一千自伤一万,代价不是西方所能承受的。

上面谈论的时候,之所以一直用工业人口而非人口来论述,是因为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适应工业社会的生活,唯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能够进入工厂,规范的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成为整座工厂运行良好的一份子时,才能算一个合格的工人。象印度,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你就算把3G智能手机交给他们操作,他们也分分钟把它搞坏。培养合格的工人是一件非常艰难,耗时的工作,而每一个没有完成向工业人口转变的人,更多的是国家的负担而非动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到现在,美国作为最先突破的国家,也开始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承担无比庞大的产业链体系了,美国不但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出去,还开始把电子产品生产、写软件的工作外包出去,到现在甚至连大部分芯片的生产甚至开发也外包了,这种产业空心化的速度还在不断加速。

美国一开始是因为人口基数不足而不得已对外转移,但随着美国利用庞大的军事实力收保护费,利用金融工具全世界剪羊毛,钱来的越来越容易,既然玩金融就能躺着赚钱何必幸苦工作呢,在这种思想下,繁琐的,复杂的工作开始不断转移出去,而且不断向产业链上游攀升,美国的工业开始失血外流。金融业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实体经济规模越大,能够承载的金融业也同比例增大,但美国无节制的金融狂欢,实体工业的不断外流,对外战争导致的加速失血,终于让萎缩的实体经济不堪重负,金融泡沫爆开,开始了08年的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半导体发展远逊色于现在,美国人就能开发出划时代的F-22战斗机,但是到了21世纪开发廉价版的F-35战机时,美国工业开始疲态尽现,F-35开始陷入各种技术故障、速度拖期、结构问题、预算超支等问题的泥潭中,为了解决问题,美国甚至把四五家航空制造厂商合并成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两家,集中科研力量研发F-35,甚至叫上了一群欧亚盟友帮忙出钱出力共同研发,但是进度拖延、故障频发、预算超支依然频出。

现代战斗机几乎是一个飞行计算器,一切的功能都需要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来完成,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计算能力是翻倍上升,而紧跟着的应用软件也同比例上涨。2002年的F-22的机载计算软件宝库400万行源代码。但是现在的廉价版F-35已经超过1900万行了,还在不断上升中。

计算机软件都是人写出来的,当初开发F22的时候用的是专用的Ada高级语言,但是当源代码数量翻了几倍后,就再也凑不出那么多会用Ada的程序员了,只好改为民用的C++,现在连C++程序员都凑不齐了,这种战斗机软件又不能外包出去,只能到这进度一拖再拖,养着这么庞大的一只高端开发团队的费用是惊人的,自然到这预算攀升速度喜人了。

当初,廉价替代版F35设计性能要求是达到F22的一半,造价低于1/ 3,可以当做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使用,但是现在F35还没有投产,价格已经超过F22了……最倒霉的是哪些等着购买的用户,耗时耗钱不说,因为结构问题,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的F35硬是由于超重,未来只能当战斗轰炸机使用,面对中国的J20和俄罗斯的T50,简直是是还未面世就落伍啊。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最艰难的时代,但也是最美好的时代。

超过13亿的,基本扫清文盲的人口基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意味着哪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激增的工业人口要求,也远远无法满足中国人的需要,美国的问题,对于中国统统不是问题。

世界有一句话,中国人买什么贵什么。这是大实话,中国人口太多了,每个人买点必需品,就必须乘以13亿的数量。这股庞大的力量和需求,集合起来,就创造了中国的工业奇迹。

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9.68%,这意味着哪怕是工业人口最多的欧盟,比我们的城市人口还要少1亿。2011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2.9万亿美元,美国为2.4万亿美元。

中国人消耗的资源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中国人集合起来创造的成就更是世界奇迹。

关于中国的工业成就的文章太多了,虽然重复再写一遍就象重复数自己赚的钞票,有一种爽快感,但想到自己酸软的手,还是留点精力,奉献一份更详细的文章,大家可以移步观看。

【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转】中国这些年的工业成就

有人说中国引进的大部分科技在毛时代没有进步,反倒是与世界的水平拉远了。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前面错的离谱,后面倒是事实。

整个毛时代,中国的工业可以说的从零开始,在获得苏联的援助后,中国一直在拼命的补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落下的功课,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和高素质的工业技术人才,就算把一台F22放在你眼前,你也研究不出个花儿。1961年苏联向中国转让米格21的制造技术,1966年中国就制造了第一家J7,但是能生产、能修理,只意味着中国看懂了米格21的制造图纸,懂得了制造流程,但是知道是这么设计,却完全没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更无法知道修改某一处设计将会对飞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完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中国真正吃透米格21,懂得它的设计原理,能够自己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新的飞机时,已经是2006年,这个时候离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首飞已经不足5年。四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终于补齐了生产一架超音速战斗飞机需要的一切工业基础和知识,成为世界第二个能同时研发两款四代机的国家。

毛时代工业的发展速度翻遍人类历史书都从未出现过,唯有苏联发展最快的时候与之接近,而苏联的路,走的要比中国轻松的多。

德国自1880年至1914年,每10年的经济增长率是33%(人均是17%)。

日本自1874年至1929年,每10年的经济增长率是43%(人均是28%)。苏联自1928年至1958年,每1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4%(人均是44%)。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自1952年至1972年,每1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4.5%(人均是34%)。

1978年棉纱产量跃居第1位;

原煤跃居第2位;钢产量第4位……

石油产量世界“第8位”。

粮食、肉类、食物油产量跃居第1或第2位;

棉花产量跃居第3位。  

到1980年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为:  

棉纱由32.7万吨增至293万吨;  

煤炭由4292万吨增至6.2亿吨;  

发电量由45。5亿度增至3006亿度;  

化肥由7万吨增至1232万吨;  

水泥由141万吨增至7986万吨; 

石油由20万吨增至10595万吨;  

自行车由2.1万辆增至1302万辆;  

钢铁由97.8万吨增至3802万吨;  

棉布由25.2亿米增至134.7亿米;  

机床由0.16万台增至13.4万台;  

汽车由0增至22.2万辆;  

拖拉机由0增至9.8万台;  

手扶拖拉机由0增至21.8万台;  

铁路机车由0增至512台; 

化纤由0增至45万吨;  

缝纫机由0增至768万架;  

手表由0增至2216万只。 

毛时代的几十年,中国是在拼命补课,而西方,则是在本身已经十分优异雄厚的工业基础上继续奔跑,就象无限高的雪峰上两团积雪从同一个高度向下滚落,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数十倍体积,那它体积增长的速度自然数十倍与小体积的雪球。只有当小雪球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冲锋,用速度换时间,才有可能获得超越大雪球体积的机会。

毛时代之所以人口增长率剧增,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社会,人均寿命三四十岁,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如果不早娶早嫁,多生多养,随便了一场意外整个家族很可能就没剩几个人了。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多子多福的观念还没转变,而政治稳定,匪乱四清,农作物丰收,卫生环境改善等等原因让婴儿死亡率却迅速降低,同时增长的收成也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另一方面,是工业时代,工业人口和国家力量是直接挂钩的,人多力量大绝不是一句空号,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毛能够把文盲的士兵培养成懂知识的文化兵,自然更有信心把新生一代培养成工业社会的合格工人。

特别是在美苏先后掌握核武器,而中国对自己过于薄弱的工业底子能否研发出核武器根本没底,但中国好歹是能够生产步枪、机枪,同样是杀死一个人,一发子弹或者一发导弹没有区别,更别说以后美国用计算机武装起来的高科技武器,在已经被彻底打散,只剩一群拿着普通枪械的伊拉克游击队,都屡屡吃瘪,在计算机只能靠晶体管运行的20世纪中期,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强的战争潜力,人口数量,就是中国的核威慑。

——————————-

顺便让我们来猜猜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发生的事

按照每一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基本零部件都增加几个数量级的规律来看,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的人口门槛至少10亿起步……以美国的人口基数,最多只能玩某几个分支,想建立完整的第四次革命后的新工业体系,合并整个南美洲和欧洲再说把。

而且按照工业革命对军事的促进作用,假设第四次工业革命后,超高速导弹的生产成本降到普通导弹的程度,那意味着美国可以单挑全世界的航母舰队成为了巨大的静止标靶,瞬间被扫进垃圾堆,如果电磁炮或者空天激光武器威力和制造成本成功突破,鬼成像技术成熟,四代机在鬼成像技术面前无所遁形,那美国庞大的空军进攻与防御体系也将瞬间成为筛子,面对中国完全丧失威慑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让战场狂涨到广三维空间,陆地、海洋表面、海底、天空、太空等等,将成为全新的潜在战场,战争规则和战争载具将重新定义,现有的强大武器,在最强国面前,绝大部分将成为落后时代的玩具。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从哪里爆发,没有人能够确定,唯一能做的,就是全行业全方面投入,反正总有一个是正确的。但这种撒大网捞小鱼对人力和物力的惊人要求,让很多高大上的项目只有中美两家才玩的起,也有很多已经就剩中国一家玩了。

————————————————————————————————————

待续,以后再继续补充修改……

 

1.《工业发展 大目标:论工业人口基数在工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工业发展 大目标:论工业人口基数在工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