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内,圆明园马首铜像将回到久违的“家”——圆明园,它已经离家160年了;一匹元末明初的石“奔马”领衔,68件曾流失英国的中国文物顺利抵京,它们历时25年的回家故事在云端开讲。

昨日,这两匹“马”的故事,成为热议话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我国已与23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主导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坚持呼吁历史流失文物应回归原属国。

圆明园马首是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由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以精炼红铜为材,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生锈蚀。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自此流失。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即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消息,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拍卖公司给予积极配合。当年9月,企业家何鸿燊慨然出资抢救流失文物,结束了马首百余年的离散漂泊。此后,马首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

去年11月,何鸿燊决定将马首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为更好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文物保护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经与何鸿燊协商一致,将马首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目前,北京市正在积极筹备展览。”关强透露,今年年内,马首将回到圆明园,并公开展出。展出地计划在正觉寺。

此前,圆明园马首铜像“体检”报告已经发布:使用的材质为含微量铅锌的红铜。铜含量达到98%左右,含有1%左右的铅,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和锌。马首应为失蜡法一次铸造成型。

这份报告是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安排,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完成的。研究人员对何鸿燊捐赠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显微照相、相机微距拍照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检测,希望了解马首的材质、铸造工艺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的信息。

X光照相结果显示,马首除了颈部前下方可见数个锔钉外,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分铸焊接痕迹,由此可知马首系浑铸而成,颈部和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为一体铸造。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曲线流畅,纤毫毕现,下部可见一明显的铜梗将一部分鬃毛撑起,造成悬空效果。但顶部鬃毛和马首并无明显分界,由此可知鬃毛和马首也是整体一次性铸造成型。据此判断,整个马首都是使用精密铸造的方法——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

其次,马脸部为一空腔,该空腔直通马嘴部,空腔后部有一个不规则三角形,可与颈部联通,此孔洞边缘部位极不规整,可能是在铸造完成用工具临时破开,以便水能从颈部流入嘴内。

唯一可见铆钉处位于颈部偏下处。X光照相显示,该处明显比马首其他部位都厚,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铸造前蜡模即发生错位,为防止铸后引起表面开裂,铸造前用铜锔钉将蜡模开裂部分固定在一起,同时在内壁加补蜡层,从而使得铸后壁厚增加,而表面纹饰不致被破坏。浇铸后,锔钉两端被铜水包裹,在外部无法观察到,表明锔钉应是先于铸造而被安放的。

为了研究马脸部汗毛和顶部鬃毛的制作方式,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表面翻模的显微观察,采用可塑材料对脸部、耳部等翻模,然后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进行微痕观察。在对眼部细节翻模后,可以看出整体线条圆润,翻模下凹而非凸起,且底部呈现圆弧而非三角,这表明脸部的细小毛发也是铸造出来的,而非刻画形成。仔细观察,线条并不连贯,且并不十分平行,与在蜡等柔性材料上刻画效果类似,说明预先在蜡模等软性材料上进行了雕刻,然后再铸造成型。

马首顶部鬃毛也是如此,整体线条柔和圆润,其中可见一凸起纵贯部分鬃毛。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做蜡模时不小心所致,由于仅有1毫米左右长度,因此并未引起注意,这也说明蜡模是手工制作的,如此精细逼真制作,非皇家需求而不能达到。

耳部和脸部翻模亦整体线条十分柔和,但是出现了时断时续的现象,说明制模材料一定是蜡类的柔性材料,而纹饰手法千变万化,说明制模工匠的技艺精湛,显示出器物的等级颇高。

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单反相机的微距功能对器物内壁细节进行了拍照观察,内部观察结果再次确证马鬃毛是铸造而成,鬃毛的分层现象清晰可见,特别是出现反复打结的效果,这种情况是雕刻无法做到的,据此表明其制模时就进行了分层烫蜡,这样铸造出的鬃毛也出现分层的立体效果。

马脸空腔和颈部连接处,可见一处方形凸起,中间则有一处不规则的孔洞,这对应了X光片的不规则三角形孔洞,应是固定脸部和颈部的结构。可能是马脸为一个蜡模,颈部至头顶为另一个蜡模,为保证整个马首能够一次成型,在两蜡模连接处做成卯榫结构,铸后便可形成该凸起。以上种种现象均体现出铸造工匠的高超技艺。

在马首内壁还附着了不少白色残留物,形态上看可能是水垢等沉淀物,这表明该器物内壁有可能和水长期接触,使用过程中在内表面沉积了一层水垢,水垢的形成很有可能和其作为十二生肖喷泉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介绍,这些都是初步的推断,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的制作工艺值得深入研究发掘,为我国灿烂的传统失蜡铸造工艺复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另外一匹“骏马”是一件石雕马,是此次我国成功追索的68件文物中的一件。“鉴定专家们说它是一个惊喜。”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文物返还办公室主任邓超说,只用看一眼,对比贵州遵义播州土司墓出土的同类石雕制品、成都蜀王家族墓地类似的出土釉陶,这匹“马”一定是西南地区出土的石雕制品,地域特征明显,非常少见。

整体看,这批文物质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文物时间跨度大,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清代;产地分布广,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地均有所见。目前,68件文物中,暂定二级文物有13件。

68件文物回家,从伦敦到北京大约8千公里,走了25年。关强说,1995年2月,英警方在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疑似中国文物,国家文物局初步鉴定为我国禁止出境文物。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国务院港澳办、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共同组成“追索英警方查扣走私中国文物工作小组”,通过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协商谈判等多种方式展开追索。

迫于中方压力,1998年,3千余件返还文物运回北京。但该案中一名文物购买人拒绝参与协商谈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警方扣押。直到今年1月,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联系中国驻英使馆,告知因购买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时间超过追诉期,该批涉案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主动提出希望将文物归还中国政府。疫情之下,国家文物局采取“委托使馆接收、国内点交核实”方式统筹推进,周密制定文物回运方案,量身定制包装,协调返程航班,确保文物安全。北京海关下属中关村海关一日内办结免税入境流程。10月20日下午,文物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如今,这段曲折的回家故事被制作成“云展览”,亮相国家文物局网站。邓超说:“一共展出了100多张高清文物照片,全部未添加水印,希望更多人下载欣赏和非商业化使用。”

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辗转走过的,正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值得一提的是,猪首铜像也是由何鸿燊于2003年出资购买后送归国家。

■ 华商捐赠

■ 国企竞拍

■ 外国友人返还

2003年由何鸿燊先生购得送归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

2000年在香港与猴首、虎首一起拍卖中国保利集团购得,现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2009年与鼠首一起被拍卖,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向中方无偿捐赠,此后与鼠首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7年由何鸿燊先生购得,2019年捐赠国家文物局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尊回到圆明园收藏的兽首

2000年在香港与牛首、猴首一起拍卖中国保利集团购得,现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2000年在香港与牛首、虎首一起拍卖中国保利集团购得,现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2009年与兔首一起被拍卖,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向中方无偿捐赠,与兔首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位于清代长春园海晏堂西侧,兽首置于人身石台上,在喷水池两旁呈“八”字形分列,兽首在对应时辰口中会喷水一个时辰,兽首材质为精炼红铜,由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清乾隆年间宫廷匠师制作。

目前仍有五尊兽首流落在外。龙首可能为中国台湾私人收藏家收藏,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一直下落不明。

1.《圆明园马首将展出 一文回顾兽首们的回家之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圆明园马首将展出 一文回顾兽首们的回家之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2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