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手中一笔笔的成本账就是他们的“生计账”。 (卢虹 摄)
春回大地,生猪市场却走向寒冬。
“养猪就是赔赔赚赚,这回不过是再次经历‘猪周期’。”1997年入行至今,“养猪大户”屈慧琴不是头一次经历“猪周期”了。在她眼里,养猪行情已经成了一幅起起伏伏的曲线图:三四年一个循环,“运气”好的话略有盈余。
从“飞天猪”到“猪昏暗”,从“火箭蛋”到“伤心蛋”,从“蒜你狠”到“蒜你完”……每过几年都要来个轮回,似乎成了农产品市场的一个魔咒。
如何有效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户如何抵御“周期性怪圈”带来的收入风险?对此,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探访,并采访物价部门专业人士。
A 跌势来了
一头猪亏200多元
每天喂完猪,济阳县高楼村的“养猪大户”屈慧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今日猪价”,盼着价格能有起色。“现在养猪同从前不一样,价格信息手机上就能查,透明得很。”她跟记者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就止不住地下跌,尤其进入2月份之后,生猪均价一度跌破10元/公斤。
2016年是屈慧琴赚得喜笑颜开的一年,那时生猪价格最高能到21.6元/公斤,2017年平均价格在17元/公斤,而2018年1月30日、31日和2月2月,她连续三次出手,没想到价格一挫再挫,分别只卖到14.4元/公斤、14元/公斤和13元/公斤。
“庆幸”的是,她出手还算及时,眼下生猪仅能卖到10元/公斤,甚至有段时间下跌到9.6元/公斤。这个低位数值最近一次出现是在2015年。“看来又一轮赔年到来了。”
“猪的生长期大概半年,长到230多斤就要出手,不然每天的饲料钱都撑不住。”屈慧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猪一天需要3公斤多饲料,一公斤饲料大概3元。“不算人工、抗病毒药物等支出,一天光料就要投入八九元,出手价低于每斤6元就等于白忙活。”
屈慧琴饲养的这些猪,眼下一头要亏损200多元,那些机械化水平低需要雇工的中等规模养殖户日子更难过,每头亏损逼近400元。生猪价格持续下降,而饲料价格却在不断升高。面对70多头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大肥猪,屈慧琴有点愁眉不展,“这批猪过俩月也要出栏了,如果价格还这么低,只能‘认赔’。”
为了节省成本,屈慧琴辞去帮工,自己一人起早贪黑地忙活。
西红柿架下种丝瓜
见到孙光轩时,他正在一株株西红柿枝叶下“插”丝瓜苗。这么做会影响西红柿产量,往年他绝对不会干。
“按照往年行情,今年至少能入账5万元,而实际只卖了2万多元。”孙光轩满脸无奈地看着大棚中一个个晶莹剔透的西红柿。济阳县孙家店村周边的大棚里,种的全都是西红柿。孙光轩在这里种了9年,今年是最卖不上价的一年。
“这棚西红柿是去年9月份种的苗,12月份开始结果,本来指望春节卖个好价钱,可做梦也没想到7毛一斤都找不到买主。”他告诉记者,往年最低也能卖到4元/公斤,而眼下即便是优质大果装箱售卖,也仅能卖到2.4元/公斤。
每年种植前,大棚更换塑料膜需要2000多元,草被损耗费2000多元,再加上苗钱、肥料、水费,一茬西红柿至少需要投入1.7万元。“想保本的话每斤最少要卖到8毛,这棚西红柿在盈亏线上挣扎。零星种点丝瓜,就是想富余点。”
孙光轩的大棚用的是自家耕地,这笔成本账还忽略了承包费和他本人的人工费。
B 咬牙硬撑
应对只能靠“熬”
高培军养蛋鸡十余年,见过“大风大浪”。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蛋价一路走低,直至2017年5月中旬步入最低谷,甚至出现了近10年来的新低,“今年算个安稳年”。
“去年春节批发价每斤才1.8元,今年春节前批发价达到每斤4.6元,目前均价在每斤3元左右。”高培军说,他应对“价格周期”的原则就是一个“熬”字,行情好就多赚点,不好就“熬着”,守得云开见月明。
“遇上低谷年,只要家里还有一分钱都会投进去。只要价格周期不超过一年,撑撑就能熬过去。”虽然营生的种类不同,但养殖户们的想法如出一辙——跟着行情走。
各有各的“顾虑”
2016年,就在那波“低谷价”到来之前,有些养殖户上了“目标价格险”,每只鸡支付5元保险费,当鸡蛋批发价低于7元/公斤,养殖户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差价赔偿。
没有给鸡上保险,高培军却没有太多遗憾,他有他的“顾虑”,鸡蛋的“保本价”大概5.6元/公斤。鸡蛋批发价达到8元/公斤,养一只鸡一年才能挣15元。“保险费每只一两元还可以考虑。要是保险公司不靠谱,索赔时遭拒,钱就打了水漂。”
西红柿价格不景气,为啥不换个菜种呢?“不是说黄瓜市场好,就能轻易改种黄瓜。”孙光轩告诉记者,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栽培经验也需要多年的摸索。并且西红柿大棚已经形成规模,每天会有人上门收货。“如果单单我的大棚换成了黄瓜,销路都是问题。”
C 问诊顽疾
“暴涨暴跌”症结何在
“养殖户决策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是造成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市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处工作人员表示,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需要很大比例的散户供应。这些散户缺乏专业知识。一旦出现盈利或者亏损的情况,容易“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
“此外,由于生物的生长周期,当前的农产品价格只能影响下一个收获周期的农产品供给。价格对供给调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即便在种养殖过程中发现了亏损苗头,农户也很难迅速对生产计划及时调整。
如何把准“市场的脉”
近期,市物价局监测中心一直“紧盯”生猪价格,连续发布多次价格监测预警信息,并制定监测预警预案。“通过信息引导让农户及早发现苗头性趋势,是减缓价格大幅波动的一种方式。”市物价局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我市对大葱、白菜、土豆、生猪等特色农产品试点推行目标价格保险。”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减轻农户保费方面的压力,我市采取“政府补一点,农户拿一点”的方式,农户承担40%,各级财政承担60%。“目标价格为前3年全省平均生产价格,一旦跌破目标价格,保险公司将给予理赔补偿。”该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会根据市场反映情况,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品种。
“将调控和市场结合起来,比如一个辖区的企业需要供应多少肉菜,需要种植多少,提前制定计划。”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建议,发展“订单式”农业,根据市场对来年生产作预测和安排,提前订购。此外,业内人士建议,加强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农校对接等,尽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地头菜能直接进入市民餐桌。
1.《飞天猪 从“飞天猪”到“猪昏暗” 、从“火箭蛋”到“伤心蛋” 农产品如何逃离价格怪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飞天猪 从“飞天猪”到“猪昏暗” 、从“火箭蛋”到“伤心蛋” 农产品如何逃离价格怪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5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