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采访时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提问”,一位资深记者曾经如此感叹。而记者采访时的风采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或尖锐而咄咄发问,或温和而循循善诱……如何有效设计采访问题,获得材料以搞清、深挖事实?这需要实践中摸索,也需要借鉴已有经验,“看传媒”和你一起走近记者设计问题的通用原则、“GOSS”公式、十二种提问方法等。
记者确定了采访的重点范围,选择了采访对象,进行了背景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便可以着手设计问题。设计问题主要是为正式提问做准备,同时也有利于记者理清头绪,排除疑问,抓往关键。
一、通用原则(记者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记者采访根据不同题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问题,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怎样设计?设计问题时通常做什么考虑?遵循什么原则?这些问号都是要动一番心思。一般来说,有三条原是通用的。
其一,记者头脑中必须清楚,应该从访问对象口中得到哪些要点,用以阐明所报道的题目;
其二,记者必须有把握能够使提出的问题准确地传达给被采访者,防止对方对问题迷惑不解;
其三,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使观众一听即懂。相对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最易忽略。
二、 辅助公式 (记者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经验不足的记者提问往往缺少逻辑联系,老练的记者在偶然情形下也难免一时语塞。针对这两种情况,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这个公式对设计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GOSS”公式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大凡制造新闻事件的个人和组织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和目标(GOAL);并且总是面临或即将面临实现其目标的障碍(OBSTACLE);新闻制造者已经找到或者正在寻找某种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SOLUTION);然后再返回目标,追问这一目标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的意见而开始的(START)。
吉尔兰德将这个辅助公式用下图表示: “GOSS”公式可以提醒记者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
“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贵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障碍–
“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
“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
“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
“你们有解决矛盾的计划没有?”
开始–
“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根据谁的意见?”
需要指出,”GOSS”公式只是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而非万能。不过当记者一时卡壳,它也可以助一臂之力。
三、 总体设计 (记者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电视记者在采访前设计问题同文字记者有所不同,不但要考虑采访过程中提什么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在屏幕前怎样提问。因而,电视记者对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总体的设计。
1.屏幕后问题设计
记者在屏幕后采访目的是搞清事实,问题设计可以根据访问时间、访问对象来确定问题多少及问题形式。一般来说,记者同采访对象直接交谈时,提问方式可以灵活选择。但设计问题时应以问号形式一一列举拟定出来。屏幕后问题设计可以围绕采访题目从多种角度来考虑。
记者只将想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较好的方法是多想多列。西方许多著名记者采访前特别重视设计问题,有些重头采访要设计出上百个问题。记者设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不能是漫无边际,毫无关联的。较好的办法是按照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门别类设计问题。
2.屏幕前问题设计
多数情况下,电视屏幕前的采访都是简短的快速采访,记者提问时间极为有限,时间长度是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屏幕前提问主要方式是直截了当,问题必须具体准确、简洁、口语。
怎样才能让提问准确、具体、简洁、口语化?主要在于有没有抓往问题关键的能力。问题采访常常触及比较棘手敏感的社会问题,或普遍存在的具有倾向性的社会现象。
因而,揭示这些问题与现象的社会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是这类采访题目的主导传播意向,故此,问题采访是一种具有深度的观点采访。
观点采访要求记者设计的问题具有逻辑性,一环扣一环。一般来说,观点采访前思路必须放宽,头绪必须理清。否则设计的问题在逻辑上是毫无联系的,得到的回答则将是零乱纷杂的。
四、记者访问的十二种提问方法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面对不同心境、不同状态的同一个人,面对无比微妙、无比深透的心灵,记者只有掌握多种多样的提问方法,机智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根据新闻实践的积累,下面提供了常采用的一些方法:
正提法 ——即从正面直接提问,是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无须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这样,记者的访问就会进行得迅速而顺利。这是记者运用频率最高的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记者访问领导干部或者健谈的公众人物,诸如企业家、教师、学者、专家、演员、外宾等等,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运用正面提问法,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1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如果在提问前有所铺垫,对方心理上会舒缓一些,也能合作一些。
2.防止提问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
3.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
此时,记者可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
迂回法 —— 这种提问是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这种访问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与报道方式的限制。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不大愿意交谈,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一时不知该怎么谈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侧面迂回的提问方式,逐渐将谈话引上正题。有些时候,记者不大摸底,想先试探一番,也可以侧面提问。
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应当明确的是,记者旁敲侧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聊天的内容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表面上似乎和采访无关,实质上应该是有关联的。
如果有的采访对象确实不了解情况,没有什么话可说,那也不要勉强,不要强人所难。记者可以说上几句得体的话,让对方带着笑脸离开。要是再从中总结一下,也会积累一点经验。
诱导法 ——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当记者遇到采访对象了解许多信息, 却因谦虚不大愿意说,或者由于性格内向不会说,或者要谈的事情需要一番回忆,或者对方想说又不便自己主动说等情况时,都可以采取诱导提问方法。
这种提问,可以进一步引导对方明确访问的范围和内容,渐渐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由于这种提问的针对性较强,对方会感到无处退让。
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充分,提问就是由已知求未知,提问就能准确恰当。同时,记者还能讲出一些具体事例,让对方回忆当时的情景或心理活动。这样,谈话的时间可能不长,却能够得到很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由于记者事先做了准备,采访对象不愿意说时,记者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进行提问,促使对方不得不开口。
有的访问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生产、工作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这时候,记者只要讲出一点类似的事例,或者有意识地朝某个方面引发一下,便可以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特别要把握“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之间的界限。 国外一些新闻学者主张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的回答,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把“诱问”变成了“强问”,结果就是这样。
另外,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追踪法 ——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地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
一般来说,记者对于骨干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于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设问法 —— 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
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采用“如果”、“假如”一类的设问法,不但可以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而且还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另外,采用设问法提问,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激将法 —— 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原山西电视台记者高丽萍,1987年在采制专题片《重访大寨录》时,她先和郭凤莲聊天。
郭凤莲一听说要采访当年大寨的模范人物,就急切地说:“采访别人我没意见,我是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再也不想上电视上报纸了。”
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前几次有的记者找我,我正好有急事要办不在家,就说我拒绝采访,躲着不见,还有人说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不满。我根本没意见,大寨人现在不就是靠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的吗?一听他们那样说我,我就生气。”
高丽萍看到对方说到这里,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就对她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我觉得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你和大寨人今天的情况,就得你们自己出面说话,大家才信。现在你又不接受我的电视采访,观众怎么能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三中全会的政策,更不知道你的近况如何了,你说呢?”
果然,这入情入理的一激很有效,郭凤莲马上就说:“那好,你就采吧。可我从哪说起呢?”当下,记者就给她出了主意,对方也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运用激将法时,记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还要考虑谈话的气氛怎样。这种提问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
西方记者大都热中于采用激发式的方式提问,使得采访对象不能不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提问往往问得尖锐、刁钻、奇特,甚至古怪。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爱接待这样的记者。他们通过巧妙地回答记者的刁钻刻薄的提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
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以在访问中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而著名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错问法 —— 即指记者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的材料,探求事实真相。台湾学者称之为“以误求正法”。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错问法,可能会造成采访对象的某些误解。因此,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应当说明原委,消除误解,以免留下后遗症。
插问法 —— 即指在谈话过程中,记者及时地抓住对方谈话的某个疑问提问。
有些采访对象在交谈时并不知道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另外,记者在访问中要善于做必要而适当的插话。特别是话筒前、镜头前采访,这种插话很有必要。比如重复、强调采访对象说的某个重要问题或某句关键性的话;纠正对方的口误;对方没有讲全,需要及时补充的内容;对方没有谈到,需要及时提醒的内容;尚未听清、听懂的话等等。
借问法 —— 即指记者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这种提问,不但可以借助第三者提出一些不宜于面对面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出问题的客观性,增强提问的力度。采访对象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也往往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供相关的事实。
偏问法 —— 即指记者出其不意地从一个较偏的角度去发问,以引起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重视和对问题的关注,或者促使对方心理上的高度集中,从而认真地回答问题。西方记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严格提问法”。
质问法——指记者对持有敌意或持对立观点的以及固守错误的采访对象提出质问的方法。
这种提问,无论对方是什么态度,也不管对方怎么回答,甚至对方拒绝回答均能构成新闻材料。当然,记者在质问时,即使问题提得尖锐,态度仍然要冷静,要出言严谨无懈可击。
绝问法—— 即指记者从气势上和问题的强度上将采访对象置于绝境,迫使对方别无选择,只能如实地对所提的问题做出回答。
来源:《记者如何设计采访问题?》,“记者论坛”公众号,有删节。
文编:李赛可
美编:陈咨霖
责编:郑宇
1.《【实战】记者如何有效设计采访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实战】记者如何有效设计采访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