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无情国有情 制度有力人无惧
从成就展看新中国70年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推进
怎样的地动山摇,能够穿透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近7万人死亡,37万余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11年之后,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一个定格的时钟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至暗时刻,又以一幅托举生命的照片温暖了所有人的心房。
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这是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灾区的恢复速度也令人惊叹,经过3年努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即得到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创造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
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多姿,却也意味着将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汶川大地震中对生命的托举,又何尝不是源自制度的托举?
每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3000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今年9月18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我国自然灾害有五个特点: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灾害风险高。
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在我国发生过。我国32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的高风险区。“本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因自然灾害每年大约有3亿人次受灾。”郑国光说。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国曾出现过几次重大的灾情。
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来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根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数据,这场特大洪水中仅湖北省受灾人口就达1034万人,因灾死亡3.1万人,受灾田地2223余万亩。
1976年,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强震。根据《城市与减灾》杂志刊文表述,这场地震使百年工业城市瞬间毁于一旦,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铁路交通、邮电通信、供水、供电完全中断,道路桥梁,工厂设备和农田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1998年,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998年洪涝灾情报告》称,全国共有30个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3亿亩,受灾人口1.86亿人,死亡40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550.9亿元。
2008年1月,全国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20个省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当年2月底,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亿元。
从未停止的努力
正是因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国情,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为此做了大量努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制度,制定和修订颁布《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20多部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多项部门规章和预案。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为指导,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并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取得了新成效。
“中央政府统筹指导和支持、地方政府统一指挥、党政军警民协同的应急救灾机制,连同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主体责任和实施、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芦山地震恢复重建新模式逐渐得到完善、成熟并固定下来,以属地管理为核心的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机制得以重构。”在《追梦减灾七十载》一文中,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林毓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做了上述总体概括。“2018年,通过‘优化、协同、高效’的组建,遵循‘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应急管理部成立,为实现灾害治理的全过程、专业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指挥协调的统一和资源信息的高效统筹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早在2011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就提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多灾易灾的市、县应建立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此后,全国90%以上的市、82%以上的县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综合减灾协调机构。多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
“十二五”期间,我国提高了灾害应急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3项中央救灾补助标准,平均提升幅度达78%。同时,民政部2012年发布《关于完善救灾捐赠导向机制的通知》,将防灾减灾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规范了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主要渠道、使用导向、信息公开等内容。
今年1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灾后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中央统筹,地方为主;科学重建,安全第一;保护生态,传承文化。
该文件还确定了灾后重建的目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完成后,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恢复,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实现人口、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就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产业全面恢复,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地方经济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来,社会力量逐渐成为我国救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救灾工作格局。2015年,《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纳入政府规范体系,为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提供了政策依据。实际上,市场机制在转移和分摊灾害风险、拓宽救灾资金渠道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然灾害险的运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防灾减灾日——每个人的准备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的这天,全国各地会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今年5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从今年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的通知要求可以看出,防灾减灾的核心仍是用相关知识武装每一个人,让大家在灾害来临之时有所准备,或许能在与死神交手时赢得生机。
相关内容
1.《汶川地震经济损失 再次看到汶川地震中的“生命托举”,依然泪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汶川地震经济损失 再次看到汶川地震中的“生命托举”,依然泪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59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