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生活

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九一八事件,张学良当时为什么不抵抗?

历史长河不息,波澜不惊。让边肖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它。

89年前的91889周年纪念日,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以“中国军队炸铁路”为借口突袭沈阳。三个月之内,日军侵略了整个东北,次年又支持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九·一八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在接下来的14年里,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万的伤亡,全军覆没,拼出了2468架飞机,损失了6000多亿美元的财产,最终彻底打败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残的外敌日本。

回到九月十八日的起点,这个问题可能无数人都想过——如果张学良没有“反抗”,这一切不会发生吗?那些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无数家庭的分离,无数军人的惨死,都是可以避免的?

抗日战争可能是中国人打过的最艰难的战争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可以思考另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张学良为什么要“抵抗”?

唯物辩证法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理,九一八事变也绝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中国,崛起却陷入狂躁扩张的日本,崛起却看似弱小的苏联之间的必然结果。

日本不是在9月18日侵华吗?而苏联呢?

中国、日本、俄罗斯角力的东北亚,就像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也是亚洲的火药桶。如果力量失衡,火药桶就会爆炸。事情应该是九一八事变后两年前开始的。

在中国,1929年,张学良刚刚宣布“东北改旗”,南京政府完成了正式统一。

在苏联,斯大林刚刚夺取了最高权力,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但他还没有走出低谷。

在日本,由于大萧条的世界性影响,日本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

三方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平衡是平衡的,但三方都不满足。

中东铁路在远东,与中东无关

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缺乏合法性的背书,因其反共立场而敌视苏联。日本经济下行,急需找到摆脱危机的办法;苏联试图在远东维持传统势力范围,但无能,处于守势,不甘心。

所以三方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行动。行动重点是“中东铁路”或“中东公路”。

这个名字乍听起来很奇怪——中东路?和中东有关系吗?没有。

所谓的中东路,其实是“东线”的简称。这条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旅顺。

为什么要建这样的铁路?

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染指东北,引起了俄国的警惕和防范。为了加强对远东的控制,有必要修建一条从赤塔经满洲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旅顺的铁路,并不断游说和向清政府施压,清政府认为引进俄军可以对抗日本,并同意这一计划。

修建铁路的中国工人

1897年铁路建成,1903年全线通车。当时的名称是“清代东省铁路”。有了这条铁路,东北成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后,两个侵略者瓜分了铁路,长春南部归属日本,成为“南满铁路”。日本用来经营南满铁路的“企业”是“南满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即“南满铁路”。

俄罗斯仍然控制着北段,不仅是铁路,还有两边几十公里宽的陆地。俄罗斯享有行政、司法和驻军权,不是租界,而是租界,就像一国之内的一个国家。日本以保护铁路为名,组建关东军,沿铁路线开矿设厂,大肆掠夺资源。

很明显,这条铁路是中国主权丧失的象征——自己国土上的铁路自己管不了,人家还派官员去统治,派军队去车站...因此,收回铁路的权利已经成为中国维护主权的象征。但无论是清末还是北洋政府都极其软弱无力,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日本和俄国还在东北蹲点。

一战后,俄罗斯被杀。为了打破国际孤立,新生的苏联政权开始对中国表示善意,宣布废除1896年后的不平等条约,并与北洋政府签订了《中苏未决案件解决纲要协定》。中国收回了北方铁路沿线的行政司法权,驻军也没了。但经济管理权仍然是“中苏共同管理”,可以理解为“合资经营”。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至少大部分权益被收回了,合资也不算太多。这样不好吗?

但别忘了,1929年,中国变了,北洋被南京政府灭了。南京政府要显示合法性,在内政外交上必须比北洋政府更激进,张学良需要配合蒋介石的行动,以示忠诚。

蒋公和邵帅一开始势均力敌,后来...

先不说其他方面,光说外交,如果要选择突破站出来,你会选择哪里?蒋介石和张学良都看中了中东路。确切地说,是苏联还有点控制力的北段。

为什么选择这样?

第一,出于反共立场。因为苏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起义,同时蒋介石认为苏联依靠中东路的管理机构宣传“共产主义”和“红化”,对苏联非常反感。

第二,苏联的外交刺激。1927年下半年,苏联与日本进行秘密外交。10月中旬,苏联中东铁路副主任前往大连与满洲铁路会谈,签署《中东公路协议》,并试图将中东公路转让给日本,其中包括满洲铁路运营中东公路,苏联可以派出不到5600人的部队保护,日本和苏联共同反对中国收回中东公路。

最终,这个消息没有被隐瞒,这让中国政府大吃一惊。在质问日本时,日方吹嘘——苏联转让了他们的权利,中国的权利不变。我们两个这样做了,对你没有影响...

第三,从实力来看,简直就是柿子捡软捏。为什么苏联是软柿子?日本控制的南段有关东军,苏联只有经理、科长等一些经理。很明显哪个更容易做。

关于苏联的实力和可能的反应,张敬辉、卢荣桓等“俄国通”都劝张学良,苏联外强内干,国内矛盾多,不出兵,战争结束必然分崩离析。

还有更多的高官,听了白俄罗斯顾问的话,也劝张学良,说苏联连年歉收,饥荒,人心不稳。边防军是弱小的鸡,在国际上被孤立...现在是完全恢复中东之路的好时机。

张是东北军的二把手。他出生在格林伍德,但他是个聪明人

对手也不是没有。比如张认为强行接管中东路可能导致战争。就算全国都用来对付苏联,也未必能赢,更何况是东北军。如果出现麻烦,日本会抓住机会制造麻烦。

被张学良紧急从国外召回的顾维钧表示,苏联已经“巩固”,其现有的实力将使中国东北的任何局势变得优雅和丰富。如果受到刺激,肯定会在东北地区做出明确有力的回应。

然而,张学良已经热血沸腾,渴望有所作为。他觉得打不过日本,也抗不住苏联。他先走中东路,壮大实力,再对付占领南满的日本。

张学良的自信也来源于蒋介石的支持和鼓励。蒋介石在7月5日致电“要坚决收回中东路的主权,必要时可以断交”,要求“东北边境戒严”,然后承诺“东北是全国的东北”,要求张“先走中东路,再谈一切问题”。一旦开战,“中央可以派出10万军队,拨出几百万军费”。

张学良的自信来自装备精良的东北军

于是,张学良决定动手,两天之内取缔了中东路所有苏维埃群众组织,逮捕了200多名苏维埃高级职员,驱逐了60多人。

一开始苏联说苏联人员可以开除,但是不能开除吗?但经过讨论,张学良团队认为“弘扬国威”或“驱逐出境”是不够的。

蒙羞的苏联立即发出措辞强硬的照会,要求谈判解决,取消所有措施,释放被捕人员,并给予三天的答复。如果不这样做,苏方就“各走各的路”。中国外交部只是敷衍了事,没有给出实质性答复。

7月18日,苏联宣布建交。蒋介石还高兴——现在苏联支持不了国内共产党?

东北军配备了少量半自动步枪

还有很多轻型坦克,他们的武器在中国军阀中非常先进

与此同时,他不断向张学良欢呼,“苏俄绝不敢对中国开战...国家军队可以随时去援助”。但是,张学良觉得不好。他发现苏联是真的在调动兵力,日本关东军在集中兵力打长春,似乎在阻挠东北军北上。

为了避免日苏之间的攻击,张学良说要和谈,苏联接受了。从7月22日开始,经过四天的谈判,达成了释放被捕人员、从苏联派出其他人员、保持事件发生前状态的协议。双方互让,其乐融融。

但蒋介石不干了——我正要借此事让革命外交站起来,而你一个地方政府,自己屈服了?没门!

蒋介石接到协议的第二天就回信了。为了维护“国家威望”,苏联必须“认定中央政府为谈判对手”。张学良只能以“私人名义”与苏方谈判,张学良必须相应回复苏方。

现在苏联真的生气了,认为中国“突然变卦,不真诚”,停止谈判。8月6日,苏联组建远东特种部队,9个师,共8万兵力,外加阿穆尔河舰队。张学良不会谈判,南京政府只让驻德公使通过德国外交部间接与苏联谈判,显然更没用。

中苏对抗不可避免。面对苏军,张学良不得不打起精神,组建“反俄军”,准备抵抗。为了表明“不能自寻烦恼”,你下令避免战争,只有在必要时才自卫。

8月12日,苏军进攻鲁北、隋斌两县。14日占领欧普县,16日炮轰东宁,进攻满洲里、扎兰诺耳——战争开始。战斗从8月中旬持续到11月底,具体过程没有讨论。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彻底失败。

张学良晚年回忆说:“全旅彻底覆灭。是一个姓韩的旅长。整个大队彻底被消灭了。团长自杀身亡,全军覆没。”

10多万东北军陆续上了战场,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却连一场战役都没有打赢。

这支硬件条件最好、补给最充足、陆海最全的地方军队空伤亡2000余人,被俘7000余人,水力几乎全毁。扎兰诺、满洲里、海拉尔等城市沦陷,而苏军仅死143人,伤665人——这是中苏历史上最大的冲突。

最后,战争因张学良与苏联谈判失败而得以解决。12月3日,双方签署“双城子曹越”,互放俘虏和被捕人员,实质上恢复了中东路之前的状态,一切回到了原点,甚至登上了黑瞎子岛。直到2001年,中国才最终归还了半个岛屿。

那段时间日本一直在吃瓜看戏,但不仅仅是吃瓜看戏。

日本一直想把整个东北据为己有,但由于苏联势力的存在,有所顾忌。现在中苏开战,日本觉得机会来了。

6月,就在中东路事变前,日本已经进行了总动员演习,关东军参谋石原慎太郎提出了关东军占领满洲蒙古计划,并加紧实施。“发自内心的挑衅,希望会发生很多”。

中苏战争前夕,关东军向两翼增兵。中苏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日军在长春和沈阳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演习,没有通知中国政府,实行长期围困和围攻,还紧急修筑了数十座堡垒和防御工事,挑衅冲突数不胜数。

同时日军根据观察到的战况做出了判断。

一个是“苏联的未来很牛逼”,作战能力不容小觑。好像没必要北进,避苏联先打中国的想法成了主流。

第二,他极其鄙视东北军。日本人林三郎在描述中东路事件时写道:“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简直是乌合之众。他们只依靠很多人,但是当他们受到苏军攻击的时候,他们就会逃跑。”就像苏联在冬季战争中的拙劣表现激发了希特勒的野心一样,东北军的大败对那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来说是一记强心针,让他们在两年后展开冒险时毫无畏惧。

然而,受中东之路事件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张学良。

第一,加深了他对南京政府的不信任。张学良与苏联开战后失败的原因是头脑发热,判断失误,更有南京政府不断鼓励。这让张学良严重偏离了他对实力的估计,觉得即使东北军打不过,也还有国力可以顶。

结果蒋介石自始至终只靠嘴炮支撑,除了拨款200万,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张学良与苏联达成协议时,砍了一杆,毁了本来可以避免战争的谈判。甚至在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还要求张学良将炮兵部队调往南方支援江锋的战争。

张学良对此很生气:“南京只叫我们打,什么事都没有。不能打,就要讲和。但是南京不要求我们管。这简直就是我们的全部!”

统一只是名义上的,是当时中国的内伤

蒋介石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他有他的小计划。

外交官说:“张介入俄国是南京对付不服从命令的所谓四大军事集团的不同策略的一部分...中央政府打算将这位年轻的元帅引入陷阱...并试图把他困在俄国的困境中,这样他就必须依靠南京,这样中央政府才能控制他。”

日本学者写的《满洲事件》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国民政府首先企图统一东三省的外交权利,同时领导张学良政权进攻苏联...甚至假设如果中苏发生冲突,实际上是东三省的军队与苏军作战,这自然会使张学良更加依赖南京政府。”

总而言之,老蒋演了小张。

张学良不是傻子。他终于明白,为了减少东北军的损失,无论如何都要和苏联谈判结束冲突。

二是加深张学良对日本的恐惧。中东之路事件的失败让他对自己手下这支东北军的战斗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能打得过自己所鄙视的苏军吗,能打得过日军吗?他甚至认为,日本一旦动武,“不仅东部三省不足,全国齐心协力也不确定”。

此后,张学良对外态度变得消极,小心翼翼地避免通过让步刺激日本。因为他明白,如果日本再来,自己反抗,肯定又是一次中东之路事件,中央只会坐以待毙...后来他在9月18日“不抵抗”时,执行命令有困难,也有机会在抗日战争中保存东北军的力量,减少东北军的损失。

但日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此时,日本的共识是解决经济危机。虽然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比如罗斯福那样的新政,日本已经习惯了对国运发动战争和赌博,掠夺金钱和资源来发展,但是这次还是停了?

当然,日本也有少数清醒的政治家。然而,在战争的狂热中,它们像水滴一样消失了,毫无用处。

两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

谁也没有想到,重大的历史转折竟然掌握在少帅手中。

客观来说,张学良是被算计了,他背了黑锅,有点委屈。

然而,东北是他的故乡,日本是杀死他父亲的敌人,千千的几千老乡和千里白山黑水是国家的根基。他应该在更大的意义上忠于国家,而不是阴谋算计他的政府。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绝对应该反抗,哪怕要吃亏。不反抗是他的耻辱。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算计了张学良,他应该承担责任。

敌人目前,人家已经冲锋在前,为你取栗于火中,怎么着也不能随便说话?然而他真的做到了,只是借敌人之手“斩诸侯”,背后捅刀子。怎么能不心寒呢?

没有反抗只是命令。其实东北有很多阻力

为什么九一八是国耻?

不是因为你没捧沈阳。面对一个国力已经差了几十年的强敌,无法守住某个城市或者大面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反抗,更可耻的是不反抗的理由——因为害怕被自己的人算计,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家园,去做大好河山。

所以要记住很多,记住侵略者的凶残,记住分裂不团结的恶果——只有统一的中国才是强大的中国!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下次再见

1.《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九一八事件,张学良当时为什么不抵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九一八事件,张学良当时为什么不抵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16399.html

上一篇

干露露八字奶 干露露商演“八字奶”引围观 惨遭男粉丝强行牵手

下一篇

东北72岁奶奶烧柴火给网友听 人间烟火最治愈! 目前是什么情况?

194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46年,被苏联“解放”后的中国东北经历了什么

194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46年,被苏联“解放”后的中国东北经历了什么

1945年8月9日,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苏联红军出兵东北,驻守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崩溃。 苏联立即占领东北,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在战后与苏联商讨接管事宜。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设置了许多障碍,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