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印度梵语的音译简称,全称有“佛陀”、“浮屠”、“佛图”等名称,意译为“觉者”或“智者”,是圆满觉悟诸法事理、了了分明、究竟无余的一切智人。释迦牟尼佛,佛教开启者。诞生于公元前566年。释迦是一个种族名,牟尼是圣人的意思。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现为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思考,虽然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有感于现实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现象,认为要拯救人类,只有通过出家修行,才能找到解脱苦难的道路。他29岁那年,进入森林,去寻找解脱苦难的真理,经过六年含辛茹苦修行,到了35岁,终于在菩提树下修炼成功,创立了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成为佛教的创始人。后历尽45年的传教活动,在众弟子的哀涕声中安然进入了大般涅槃,终年八十岁。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

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十六国后赵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铭款造像,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金铜佛像。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佛像艺术在新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也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这时金铜佛像也流行起来。隋唐时期,佛像艺术随着国家的统一,政治、经济的强大和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趋于外来模式和手法,而是向着个性化、理想化的新型模式发展,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五代两宋时期,佛教艺术开始走向世俗化,佛像艺术中应有的神圣性和理想主义精神大大减弱,而世俗的现实性成分大大增加,佛像艺术带着浓重的世俗审美特征。元代佛像艺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艺术形式,即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和影响。明代嘉靖时,佛教艺术重新回归到汉地传统艺术风格独立发展之路。特别在万历时期,汉地佛教造像艺术独盛一时。到了清代,在康熙、乾隆的扶持下藏传佛教再度大兴,藏传佛像艺术又重新占领内地艺术舞台。

此件小金佛,足金打造。器型精美,线条柔和流畅,慈祥庄严,高仅寸余,却纳无边佛法,深藏着庄重与神奇。诸如此类足金打造小金佛在整个清朝顺治帝后历代均有打造,具体可到清末。相传顺治帝一生十分信奉佛教,与当时著名高僧玉林谡、木陈、茆溪森等过往甚密,因此影响了整个清代佛像。今天谈到佛像收藏,毫无疑问清代佛像首当其冲,构成了今天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此金佛包浆浑厚,浑然天成,成对保存下来更是难得,在清末佛像中为上品,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1.《【精品赏析】金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精品赏析】金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