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隐苍波,撼霹雳,撼山河。九年前,胶州湾东西两岸将紧密相连一条海底隧道,大海将成为通衢;九年后,又一条海底隧道像太阳一样在同一片潮汐大海上荡漾,“双龙共舞”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今天,期待已久的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正式开工。上午10点左右,关看到十几台挖掘机、土方车、湿喷车在西海岸新区黄岛街路工地列队。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宣布工程正式开工,胶州湾第二条隧道建设“发令枪”正式启动。现场观众掌声雷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确实值得青岛人呐喊。
如果说青岛“桥隧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绿黄”时代的结束,那么“双隧时代”的开启,就意味着“绿黄都方便”时代正在逐渐临近。在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的3410天里,青岛人和城市一直享受着“一桥一隧”释放的发展红利,资源要素快速交换。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城市路网格局完善优化...在强大的引擎驱动下,大青岛通过拆分“板块”优化组合成统一的“版图”,大青岛,
近年来,随着青岛三市联动,特别是绿黄协调发展的深入,两岸交流日益频繁。随着交通量的日益饱和,胶州湾隧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青岛作为海湾型国际大都市,迫切需要在海湾交通一体化方面做出进一步布局。可见,第二条海底隧道的建设是形势和大势所逼。
一个
“双海底隧道”时代即将来临
人类打开屏障的“大胆尝试”是建造跨海隧道。确切地说,世界各地海底隧道的建设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1942年,当时日本在关门海峡修建了第一条海底隧道。在接下来的80年里,世界各地已经建造和规划了20多条海底隧道。虽然难度系数很大,但海底隧道作为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通道,不占用土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几乎成为被水系阻隔的国家或城市首选的陆地通连方式。
青岛站在了这个“大胆尝试”的最前沿。回到13年前,经过多年反复论证,胶州湾隧道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成为我国首批海底公路隧道之一。经过四年的苦心经营,青岛胶州湾隧道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这是青岛人实现梦想的时刻,也是青岛百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14年4月18日,也就是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国内12位知名专家齐聚青岛,对胶州湾隧道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考察,最终以98.06分的高分通过。至此,建成通车30年的青岛胶州湾隧道圆满结束,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从一个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俊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
无论是暴雨还是烈日,青岛胶州湾隧道都是通车九年来连接青岛和西海岸新区的最强纽带。据统计,从今年9月竣工通车至今,隧道累计车辆1.61亿辆,过往行人6亿多人。2019年,隧道最大日交通量超过10万辆,平均日交通量达到7.96万辆。在如此高频率的要素流动下,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城市建设要站在未来看今天”。根据青岛规划院的研究分析,预计到2025年,青岛东海岸城市与西海岸新区之间已经连接的三条主干道将基本饱和,提前规划胶州湾的交通非常重要。目前,除了现有的跨海通道外,地铁1号线和8号线正在建设中。
桥梁隧道并行,青岛真的有必要再建一条海底隧道吗?在一次采访中,青岛市轨道交通研究所所长王立伟告诉关,由于“桥”和“隧道”的不同功能和辐射力,它们是不可替代的。与“桥”相比,“隧道”的优点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在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可以24小时通行;隧道位于地下,两端布线和拆除用地较小,建成后对周围景观影响不大;不影响海运及其安全。就辐射力而言,胶州湾大桥的功能更侧重于过境交通和高速连接。另外,其地理位置在北侧,辐射范围也有限。就施工节点而言,由于海底隧道建设周期长,城市新车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从倒工期来看,是时候在跨海交通上做“新的增加”了。
可见,为了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有必要在现有的“一桥一隧”中间建设胶州湾第二隧道。
纵观全国各地的城市,武汉和上海都是通过建设多个跨河通道来实现同一个城市的“强联系”。以武汉为例。到目前为止,武汉有16条横跨长江的航道,包括5条隧道和11座桥梁。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过江通道布局规划》,武汉市计划再建设19条过江通道。桥梁和隧道的变化也见证了武汉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青岛“双海底隧道”时代的开启,我们有信心、有信心期待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再次跃升!
2
第二条隧道的建设规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胶州湾第二隧道怎么建?它是在哪里建造的?其实早在八年前,青岛就开始了前期的研究工作。青岛国鑫集团作为市属国有企业,承担了这一重任,邀请了包括钱七虎院士在内的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对项目进行了全面论证,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4项专题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15项专题研究,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在奠基仪式上了解到,在世界建设史上,胶州湾二号隧道将是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建设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将突破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裂隙、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隧道海上对接、超大直径盾构承受超高水压等世界级难题,引领世界超长跨海通道建设发展的未来,成为新时期中国交通强国战略
该项目西起青岛西海岸新区淮河东路,东至刘公岛路,穿越胶州湾,临近青岛港,在海波河口连接青岛东海岸城市。胶州湾第二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正线隧道和中间服务隧道布置。主线隧道长15.89公里,将超过挪威修建的Ryfylke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海底隧道。预计工程开挖的土石方量将超过800万立方米,超过韩庆海底隧道和日本英法海峡隧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
胶州湾第二隧道比胶州湾长一倍多,实际操作难度更大。青岛准备好这个超大型项目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胶州湾隧道。青岛国鑫胶州湾运输有限公司在原有建设过程中,先后克服了水文地质极其复杂、覆盖层薄、开挖断面大等诸多世界性技术难题,完成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2项。该项目还创造了当时中国海底公路隧道最快施工速度和最低单位成本的纪录,为中国海底隧道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凭借一条隧道的丰富经验,再加上新的隧道施工方法和流程的出现,新的基础设施手段的加持,可以说青岛有信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在建设的时候,国鑫也发表了声明——“基于胶州湾隧道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和技术积累,我们将对历史、对未来、对城市、对人民负责,把胶州湾二号隧道建设成为引领世界超长海底隧道未来的标杆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
另一个亮点是,与只允许客车通过的胶州湾隧道相比,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定位为以客运为主,以中小型货运为考量的跨海通道,满足了部分东西岸的货运需求。
三
从“绿黄相遇”到“绿黄方便”
胶州湾二号隧道作为青岛市重大基础设施的百年老工程,对大青岛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国家新的发展格局中,青岛不仅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也是东西南北国内循环的“双节点”。此外,国家战略在青岛不断叠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河示范区建设、山东自贸区青岛地区等。,已经成为青岛前进的动力。
连接东西的胶州湾第二隧道是青岛市“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和中心城区“六横九纵”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项目的顺利落地,将有效畅通东西部的人流物流,促进胶州湾周边一体化发展,提升胶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帮助青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城市能源水平的跃升,不仅取决于水平层面,也取决于垂直层面。随着近年来城市地下空的开发利用,将空带至地下,尤其是海底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胶州湾第二隧道作为新时期我国交通强国战略标杆工程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必将为我国其他海底隧道项目提供丰富的建设经验,为我国未来发展地下空尤其是水下空的难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青岛党校管理教研室副主任、青岛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广全介绍,胶州湾第二隧道两端陆地连接点的选择也颇有意义。“这个位置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辐射范围,还要考虑交通救助的能力。从大青岛来看,东岸城市连接人口重心,西岸城市连接产业重心,将东西两侧人口和产业密度高的地方深度连接,更有利于两地的协调发展;从西海岸新区的角度来看,新隧道建成后,将有助于老黄岛地区的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和梯度发展。”
我们不妨将注意力从宏观的城市发展转向微观的民生。邢女士,家住西海岸新区新安街,网络汽车司机。她经常接到从新安街或黄岛街到青岛市的乘客订单。“为了赶上高峰时间,从接到订单的地方到胶州湾隧道薛佳岛口岸大约需要50分钟,排队上隧道需要十几分钟。虽然在隧道里的通行时间不长,但是在进入隧道之前的弯路和等待真的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胶州湾第二隧道的建设是她每天都在期待的事情。新隧道开通后,她从家到西岸隧道口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东西两岸之间出行会更方便快捷。“路是平坦的,老百姓的心也会是平坦的。”邢夫人笑着告诉关。而邢女士的感受是从“绿黄”到“绿黄方便”的最真实写照。
世界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曾有一个绝妙的比喻:睡眠与现实的关系,就是海水与岛屿的关系。从梦想到现实,我们不仅仅是隔着海水,当我们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穿越海洋。
今天,胶州湾第二条隧道的建设是青岛走向未来的又一个关键步骤。
作者|解冰摄影|刘东编辑|高峰情报管象山
1.《青岛胶州湾隧道 重磅!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青岛迎来“双隧时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岛胶州湾隧道 重磅!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青岛迎来“双隧时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0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