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和战场上,她被许多军事人员誉为“笑得最美的中国军医”。面对生死考验,她说,当祖国需要她时,她一定要背过身去。在抗艾滋病的第一线,女护士在过去的十年里志愿护理了一万多名艾滋病患者。在云南边境地区,派出所的女警察正忙着照顾留守儿童和孤独的老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赢得了赞誉。
中铁二十一局电务电化公司信号工张菲菲与王珊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昆仑桥站。 新华社发铁路信号工“女汉子”四姐妹在海拔4160米的地方用青春点亮了信号灯。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的玉珠峰站在昆仑雪山脚下,是青藏铁路上的无人车站。对于中铁二十一局女子通信兵班的、王珊、、张菲菲“四姐妹”来说,她们已经适应了更苦的环境。信号室,女信号员班正在施工,排线、接线、绑扎、焊接……25个组合柜用各种颜色的密集电缆连接。四女平均年龄只有32岁,平均工龄近10年。阎正说,近年来,他们收到的电缆长度可以绕地球几圈。
2016年3月,女通信兵班随青藏铁路杰拉段改扩建项目部来到青藏高原,负责各站信号室建设。玉珠峰站是他们参与信号建设的第11站。王山表示,相比海拔4765米的昆仑山站和海拔4707米的风火山站,这个站的条件还算不错。
低温、缺氧、多变的天气等。所有这些都让这些年轻女孩无法忍受。“我头疼好几天睡不好,脸和眼睛都肿了”,但他们还是继续工作。由于整个项目属于无人区,施工场地都在雪山下、戈壁沙漠上,不方便喝水、洗澡、上厕所,让几个女生头疼。阎正说,因为他们害怕在野外遇到狼,他们一起去找一个地方上厕所。想洗澡,只能坐公交车去四五百公里外的格尔木市,一个月左右可以洗一次澡。
在武曲站的建设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几次暴雨。绑在戈壁沙漠上的帐篷里积满了雨水,地上的鞋子和脸盆漂浮着。在风火山站,他们临时在一个牛棚里过夜,风呼呼的,牛棚一角被吹塌了。第二天,女孩们自己修理了牛棚...这些都成了他们日常的趣闻和笑料。
女通信兵班作为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常年随工程跑,一年不能回家超过八个月。说起工作上的考验,生活上的困难,“四姐妹”都笑了。“我们是女人,不怕。”说到家庭和孩子,都回归到自己最柔软的角色和真实的自己。工作间隙,王珊喜欢拿出手机,和姐姐们分享5岁儿子的照片和视频,边看边笑,眼泪止不住的流。
军医张杰维和人员称赞的战地军医从大学生到博士生不等。从军11年以来,她每年独立进行500多次手术,没有一次医疗纠纷。从手术台到维和战场,在没有检查诊断设备的情况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实现了零误诊、零虐待,被来自多个国家的维和人员誉为“最美笑容”的中国军医。她是杰森,解放军第463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两年前,杰森接到通知,要参加中国在马里的第四批维和部队。就在她下定决心要在国际维和战场上为中国军人争光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病倒了。第二天,她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平静地说:“我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我父亲用他唯一能动的手指向她伸出大拇指。
马里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刚到马里维和一周,就发生了针对我工兵部队的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中国维和人员重大伤亡。医疗队成员在第一线奋战了一夜,争分夺秒地挽救战友的生命。一个受伤的战友躺在担架上,抓住杰森的手问:“医生,我的耳朵没了吗?”杰森轻轻揭开浸透鲜血的纱布,看到了半张裂开的脸。左耳廓已经掉了一半,血还在往外流。杰森用纱布压住伤口,握着他的手说:“耳朵还在,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
那一刻,他的战友们稍微平静了一点,但杰森的心似乎撕裂了一条缝。“伤在战友,痛在心头。”这是杰森内心的声音。
后来两个突发性耳聋的战友回国治疗。因为她的急诊处理准确恰当,鼓膜穿孔已经完全愈合,听力恢复正常。
马里炎热干燥,沙尘暴遮天蔽日,恐怖袭击频发,生死考验无处不在。
维和任务成功归来后,杰森把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带给了父亲。父亲伸出手,接过奖章,抚摸着,擦了擦。
今天杰森还在医院门诊一线奋战。近年来,杰森获得北方战区空军三等功批准,被辽宁省卫计委评为“辽宁省好医生”。为了这些荣誉,杰森说,“我只是尽了作为一名士兵的职责,尽了我的职责。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背过身去。”
派出所民警金凤她是27岁老人眼中的女儿。3月初春,滚滚的佤族大山和白云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道洞村的“留守儿童福利院”里哄堂大笑。全国三八红旗旗手、云南边防总队临沧支队孟东边防派出所女民警金锋组织同学们召开主题班会。打开金凤的各种荣誉证书,“云南邮政学习雷锋模范”、“感动临沧人民”、“全国三八红旗手”……而她更喜欢居民们亲切地叫她“金管家”、“冰姐”、“冰女”。
沧源佤族自治县经济落后,大部分孩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留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孟东边防派出所依托当地村委会和学校,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在道东村和永冷希望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之家”,金凤成为这两家留守儿童之家的“管家”。
除了正常的工作,金凤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和孩子在一起。
14岁的包玉春,在2010年父亲工作的时候突然去世。2014年,他母亲遭遇车祸,身体残疾。接连两起家庭事故压垮了这个未成年的女孩。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从协调申请生活补助,到动员爱心人士捐款,从每月自费补贴包200元生活费,到定期看望接正在读书的小宇春。
“‘顾家’全是金凤的努力。自费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买学校和日用品,给他们过生日,送他们衣服,这是常事。”该研究所的讲师杨雪峰说。
据报道,80多名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得到了帮助。
八年前,金凤得知76岁的李延安夫妇因子女早逝生活异常艰难,房屋破旧,随时会倒塌,决定将李延安一家列为救助对象,定期慰问,自己筹集资金1.6万元,协调地方资金2万元,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54平米的“爱心”砖房,供老人居住。李奶奶妻子去世后,为了减轻李奶奶的痛苦和孤独,金凤不仅定期去找李奶奶聊天,还协调资金为她买了一台电视和收音机。“金凤经常来看我。她是我的亲生女儿。我一点也不孤独。”李奶奶笑着说道。
孟东镇有27位孤寡老人和残疾老人,像李一样,长期受到金凤的照顾。老人都把金凤当女儿。
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在“生命禁区”挥舞红丝带
在“生命禁区”挥舞红丝带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前夕,全国妇联决定授予10名优秀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旗手荣誉称号,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立群就是其中之一。他坚守抗艾第一线10多年,关爱1万多名艾滋病患者。
“我是共产党员,我必须带头。我不敢来找别的护士。”2005年,杜立群说医院要在广西设立第一个艾滋病科。
杜立群自愿到医院担任艾滋病科护士长。
在过去的13年里,这个艾滋病护理团队已经从成立之初的8人增加到60多人。
病人陈骁的问题一直触动着杜立群的心。她第一次见到陈骁是在2014年,当时她20岁出头,被诊断患有艾滋病。“一开始她去诊所吃药,每次都是男朋友陪着。过了一会儿,发现她自己来了,人就尴尬了。我一问,真的和男朋友分手了。”杜丽群回忆说,她很心疼陈骁,见面还会多问几个问题。
后来,陈骁又谈恋爱了,还来杜立群的部门办婚宴。陈骁的丈夫患艾滋病已有十多年了。好在他一直坚持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当时夫妻俩身上的病毒很少。
“我想当妈妈。”陈骁向杜立群透露了自己的心意。做了很久母亲的杜立群很能理解陈骁的心情。虽然有母婴阻断技术,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风险。杜立群耐心地向陈骁解释,“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检查,在无法检测到艾滋病病毒载量的情况下,考虑生孩子。怀孕后要定期检查。当你在生产时,你应该去专科医院。孩子出生后要做快速检查,服用抗病毒药物42天,一岁半再检测……”
在杜立群等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陈骁于2015年顺利分娩。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检测证明他没有感染艾滋病毒。2017年,陈骁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杜立群和他的团队通过母婴阻断技术帮助100多名艾滋病母亲生下健康的孩子。据新华社报道
1.《杜丽群 用行动诠释奉献让她们成为“女神” 向各行各业的女性劳动者致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杜丽群 用行动诠释奉献让她们成为“女神” 向各行各业的女性劳动者致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5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