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日前刚刚通过验收,正式转型升级为漕河泾综合保税区,成为上海首个成功转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此,在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之外,上海新增了一家更靠近市中心区域的综合保税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转型背后,释放出许多积极信息。
据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保税监管二科张海旭介绍,综合保税区是仅次于自由贸易区的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今年5月,国务院批复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漕河泾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为0.807平方公里。从功能上看,漕河泾综保区将从原先以外向型加工贸易为主,进一步拓展至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和研发等业务。
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此番转型,透视上海从出口导向转向“内外兼修”。漕河泾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勇告诉记者,漕河泾出口加工区于2004年封关运作,今年以来进出口总值已达363.77亿元,位列全国同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前五。历经14年发展,区内现已汇聚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品牌企业,英业达、美敦力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均在此落户。不过,园区原先“主打”加工贸易,最典型特征就是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如14年前首批入驻的企业英业达,其最初的出口比重高达90%以上。然而,随着外企销售重心逐年向中国转移,企业出口比重现已降至50%。
然而,园区企业之变,让专门服务于区内企业报关业务的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闵行分公司一度受挫。欣海闵行分公司总经理林咏梅告诉记者,英业达作为闵行分公司的大客户,其每年的报关量曾占分公司总报关量一半以上。2015年,一方面因成本原因,英业达集团旗下部分低附加值生产线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已开始起蓬头的跨境电商却受制于出口加工区的业务限制而又“进区无门”,这使得加工区出现企业“出去多、进来少”的现象,导致报关公司客户流失、业务下滑。“但随着园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的申请获批,园区打破了单一出口加工业务限制,不仅区内企业更有积极性,报关公司的业务又开始多起来。”据透露,目前欣海闵行分公司仅“保税一日游”业务(指利用保税物流园区“入区退税”政策的出口复进口业务),每月就能接到近400单。
漕河泾出口加工区的此番转型,同样透视上海迎合企业需求升级之变,为上海进一步留住高附加值企业增加筹码。张勇介绍,近年来,区内企业从单纯的出口需求,不断增长出科创研发、检测维修、第三方物流、高端制造等更高端需求,“升级为综保区之后,区内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业务便可蓬勃发展。以保税研发为例,对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检验检测企业而言,在综保区内,其进口的研发、检测设备及耗材,都是免关税和免17%增值税的,相比在保税区外做研发,可节约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据透露,区内企业美敦力,是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的隐形冠军,每年有大量研发投入,尽管市、区级对类似美敦力这样的外资企业配备了研发相关补贴,但相对其实际投入仍是“杯水车薪”。“而升格为综保区之后免税研发,让外资研发中心和初创类企业在研发初期便能节约30%以上的成本,这对加速企业成长无疑是更为劲爆的政策红利。”
据悉,目前,上海还有奉贤、嘉定、松江、金桥、青浦等区的出口加工区,同样在积极申请整合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可能很快就会从上海消失。
1.《上海英业达集团 上海出口加工区将消失?这个刚转型升级的综合保税区仅仅开了个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英业达集团 上海出口加工区将消失?这个刚转型升级的综合保税区仅仅开了个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