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凌晨4时52分,互联网装修服务平台优居客发布破产清算公告。浦东杨先生的新房只完成第一阶段水电工程,工人停工,设计师缄口不言。还没等他了解清楚原由,装修公司一纸通知就发了过来,要求杨先生支付完剩余装修款项,才能继续施工。“托管装修款的平台破产,我也是拿不回钱的受害者,凭什么让我替平台收拾烂摊子?”杨先生气愤不已。
一夜之间,在上海,与杨先生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1500多人。两周之后,1560人的优居客业主维权总群里,仍然在滚动着受害业主的情绪:“躲过了p2p,居然栽在了装修里!”优居客关门大吉,消费者索求无门,开始把矛头对准了装修公司:“装修公司和平台串通一气!滚出维权群!”
优居客官网首页显示解散清算的公告。
对于破产清算的原因,优居客只有一句解释:经营不善,致使财务状况严重恶化。事实果真如此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向优居客员工、合作的装修公司进行了解。
一夜之间,新房变烂尾
据公开信息,优居客成立于2013年,2015年起推出装修全程托管业务。2016年2月,曾获得梧桐树资本和合力投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截至2018年12月4日,优居客累计服务业主达到929886位;其广告频繁出现在知名社交、购物平台。
杨先生打算装修新房了。在一款社交平台上,他看到了优居客广告,感觉不错,于是进行了注册,同时下载了优居客App。11月初,优居客主动打电话询问其装修意向,并提供了4家装修公司免费为其量房。经过一番比较,杨先生选定了一家名叫梵筑国际设计的装修公司,对方出具的半包方案和价格都令其十分满意,加上设计师又是老乡,两人一拍即合。据设计师介绍,优居客是他们一直合作的平台,通过优居客来托管装修款项客户可以放心,不仅有监理代为把关,还能拿到30%的返利。杨先生十分心动,便与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双方约定工程价款通过优居客付款形式结算,随后杨先生将装修款全额打入了优居客公司账户。
在优居客App中,记者看到,界面上仍然有“免费领装修基金”的活动。按一般流程,对有装修意向的客户,平台先派合作设计公司预约量房,与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后,装修客户的身份就成了“业主”,托管的工程款立即出现在优居客App“业主版”的后台。后台会显示“托管资金、预计收益、余额、装修基金”等相关内容。在“托管资金管理”中,装修托管分为“开工、水电、泥木、油漆、竣工”几个阶段,装修公司完成某一阶段,优居客就会派出“监理”验收工程质量。业主在后台点击“同意付款”,优居客进行付款确认,再由业主“二次确认”,才能最终打款给装修公司。
优居客App业主版界面显示业主托管的金额和施工进度。
“一般大家都认为装修公司的报价水分大、工程质量不保证,优居客平台既能监理,又能托管资金,还能返利,确实有很大诱惑。”杨先生说。“直到看到优居客破产新闻,我才反应过来,钱打水漂了。”但更让他烦心的是,梵筑装修公司要求其垫付平台尚未支付的款项,若不支付就不能为其继续施工;不然就“法庭见”。
在维权群中,还有人哭诉在“破产清算”公告发出前一天刚交完19万元装修款项;向银行贷款装修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同样,优居客员工群里也因为公告信息炸了锅。无论是销售、监理,还是客服部门都蒙在鼓里,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加班到21时,怎么说倒就倒了?
拖延打款,鼓励托管,资金“只进不出”
在优居客App上,依然显示着装修公司口碑榜。记者尝试联系前五位装修公司询问其与优居客的往来,对方都以“正在清理账目,不方便告知”“高层管理人员才知道,不方便告知联系方式”等方式拒绝了记者。最终,记者间接通过受害业主联系到了黄浦区彼睿装饰公司的桑经理。
桑经理告诉记者,2017年年底,优居客的客服主动联系上他,销售经理两次登门拜访,称公司要上市,急需扩大规模。2018年1月1日,他与优居客签订了家装服务合同,付了2万元押金,充值2万元信息费。“充值是为了付‘信息费’。优居客后台会有客户信息发布,装修公司接一单就要交一笔信息费,根据房屋面积和房型,价格从200元到3000元不等。”
优居客App商家版界面显示商家的押金和信息费。
合同显示,工程开工后3个工作日,优居客将支付给装修公司工程款全款的20%,水电完成后打款30%,泥木验收后打款25%,油漆验收后支付5%,竣工验收合格30个工作日后,打款20%。如开发票,需装修公司承担6%的税金。
优居客与装修公司在合同中约定的打款节点。
在分单系统里,会不断更新客户信息,包括地址、面积、房型、量房时间、装修要求和预算等等,可初步判断订单的可行性;接下订单后,无论是否达成合作,每一单信息费都会从充值金额里扣除。“这个系统原先在业内评价还可以,但今年6月以后,单子质量变差。有些客户甚至根本没有实际装修意愿,但你联系了,就等于‘接了单’,就要付‘信息费’。”
今年初,桑经理曾以托管形式与业主合作过一次。“四个施工阶段,做到第三阶段,优居客才把第一阶段的钱打过来。交房1个月后,才把剩余两个阶段的账结清。优居客的说法是:客户没有及时二次确认。但实际上,客户对我们公司的装修质量很满意,都及时确认了。他们还亲自上优居客去催。”
3月19日,桑经理又接了一份订单。可到了7月,工程早就结束了,最后一笔款就是不到账。交涉后,13220元的余款,其中10000元转成了“信息费”,实际打款3220元。另一单走托管的订单,桑经理发现3个月只打了50%的款项,但实际上95%的工程已经完成。工程经理也向其反馈,优居客的验收监理就是来挑毛病的,挑完毛病就可延迟打款。“这意味着我每次都得自己垫付20%-30%的装修款项,至少迟1个月才拿回来。”桑经理此后再也没有选择托管。
装修公司本应该收到的装修款部分转变成信息费。
6月22日,优居客向装修公司发出了《致合作商家规避托管及处理的公函》,要求合作的装修公司不能对业主提“付款进度慢、资金不安全、托管就停工、资金链断裂”等言论,一经发现予以警告和上万元罚款;11月1日,优居客要求装修公司签署一份托管补充协议:走托管模式可以享受“免二次确认打款”;不走托管模式,装修公司要把收到的款项打给优居客,优居客确认后再返还给装修公司。如果装修公司“回避托管”,就要受到3-10万元扣罚等8项惩治措施。
另外,根据装修公司的托管额度与每月托管金额的上升幅度,优居客会给予装修公司最高不超过30个单的奖励。一句话:装修公司的装修款“托管”多多益善!
业内人士:财务恶化或假,预谋跑路是真
“这样的‘托管’之下,说优居客财务恶化我怎么也不信。”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说。而且除了“托管”业主的装修款,优居客还收取合作装修公司的押金、预充值信息费、广告费。
此外,上海一些大型的装修公司都是优居客的“保单数”客户。所谓的保单数,是指装修公司承诺一个月在优居客这边最低消费单数,也就是每个月都会消费掉一定的信息费。
优居客的保单数分ABCD四级,其中保单数大于100单为A级;排行榜上显示了400家装修公司。假如一条信息费平均为400元,那么保单数过百的装修公司一个月至少充值4万元。
为了确保装修公司充值,优居客的销售经理每个月都会“拜访”合作的装修公司,鼓励他们充值。据内部员工透露,托管业务团队每个月指标上千万元,充值业务的团队每个月指标也达数百万元。10月,充值团队单个业务员就被定下最高达100万元的指标。
不少装修公司嫌优居客打款慢,优居客便会建议其可采用“减少风险”的方案:主材费用不走托管,人工费用走托管。“因为主材是供货商的钱,供货商是现结,不给就不供货;人工的话,余地就大了,而且利润相对较高。”
上述种种,其实质就是千方百计获取现金流。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说垮就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优居客员工称:从6、7月份开始,提交款项功能就出现不正常,8、9月份系统一直提示超过打款限额,因此无法向装修公司支付款项。领导层的解释是“时间没到”。“我们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不打款装修公司就停工,业主就找上门,谁还愿意找你充值?”为了完成数百万元的充值指标,销售员只能千方百计跟装修公司搞关系,甚至说服他们将工程款转换成信息费。
一名员工还透露:10月,公司召集大型装修公司开会,强制要求对方签订托管协议。“以前卡款对象是小公司,现在都开始卡数百万元业务的大公司了,这还得了。”当时他心里就有不好的预感。
11月23日,优居客的法人悄悄由“吴鲁”更改为“王宁”;11月25日凌晨4时52分,员工群里发布了公司破产清算的通知,1500多个家庭、400多家装修公司,连带300多位优居客员工的投入化为泡影。
1.《优居客 优居客破产清算前疯狂托管,延迟打款,让业主和装修公司深陷其中,预警机制在哪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优居客 优居客破产清算前疯狂托管,延迟打款,让业主和装修公司深陷其中,预警机制在哪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