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时候,我退休了。我想到了一句和外国童话一样结局的话: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人问我:你幸福吗?我仍然期待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当了大半辈子的老师,一直把教室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现在突然变成了领养老金的人,对我来说真的有点难受。
教育旨在育人。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教育能否把育人放在首位
近年来,我对“教育质量”这个术语特别感兴趣。教育质量取决于我们这一代教师。那么,学生如何学会热爱生活,写出生活的歌曲,就要看老师了,看我们学校有没有人文精神。
目前,教师的专业领域处于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我对同事说:“我们的身高决定了学生的身高。不要以为你做不到。别以为你是老师。”在一次活动互动中,一个老师说话带点情绪,说自己是个“坏老师”。我认为他所说的需要反思。在我看来,这个老师没有自尊。
也有老师问我的追求。我说:“中等收入,生活充实,追求高尚。”为什么收入要中等?教师收入一定要中等才能不做额外的事情;高尚的追求是树立专业的思路。如果你不能做好这些事情,你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教育一定要人性化,正确的教育让人热爱生活,人性正常的人才能共同构建美好的社会。一个时代的教育质量将影响未来社会的文明水平。有的老师说自己平庸,教不好。我想说:不是你有多平庸,而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有的老师上课只关注分数高的学生。他在介绍经验、做工作报告、总结的时候也提到了高分的同学。我很负责任的说:每个学生都是人,不应该有什么特殊待遇。作为老师,他不应该如此势利。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基础教育不是培养人才。基础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劳动者,而不是所谓的“人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基础教育不是培养人才,这一点必须明确。基础教育培养未来的劳动者、父母、男女等等。,不是所谓的“人才”。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想就此谈一些小事。
我们上课的时候,你想过我们一年要上几节课吗?有一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级标准,我算了一下,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高三毕业要上两万节课。那么老师们在这2万次中间都在干什么呢?
所以,有时候我会想,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我能坚持常识,善于尝试。如果我善于尝试,我大概会是一个聪明的人,我的学生也不会太吃亏。
星期一我和一个专家去上课了。下课了,专家说老师上课不好。我问原因的时候,专家说:“这位语文老师问的问题水平不高,这么热情的表扬不好。”
我说:“老师是鼓励小男孩的。”专家说:“这样对其他同学不公平吗?”我接着说,“班里的年轻同学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个学生信心不强。虽然老师在课堂上问他问题,但他没想到他会回答。小男孩回家告诉父母,他今天在公开课上回答问题被表扬的时候,他爸爸喜出望外的说:‘就说你行,你看看就行’。周三数学课,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这个话题很有挑战性。当他看到小男孩的眼睛亮了,他想让他试一试,所以他请他在讲台上表演。下周一,外语老师想请一个学生读课文。当他看到小男孩聪明时,他问小男孩是否愿意。小男孩站起来读完了,老师说很好。”
那段时间,小男孩很幸运的遇到了专业老师。一棵幼苗快死了,所以它需要一滴水来灌溉。语文老师是一滴水,数学老师是一滴水,外语老师是一滴水。他的两万多节课,都是几万滴水浇灌的。因此,我们土地的绿色是由千千浇灌的。
教育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活着。对人类生活的教育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
如果我们老师上课能注意责任心,那就没有不好的课。
没有办法评价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我们教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有很多细节值得记住。
教育的意义是未来,我们今天试图做的一切都必须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一点效果,那就是教育。
一个学生的好奇心,可能从幼儿园启蒙时期就开始了。他的老师保护他,他的父母保护他,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保护他的好奇心。这个学生很幸运。而这个学生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千万不要怕失败。”
从那时起,一个农村孩子迷上了数学,并决心长大成为一名数学家。而且家里对他说,读个中专师范学校,家里没多少钱供你上学,但他说“我们省”。他回家需要40美分的车费,但每次停20美分,他就下车走回家。后来他有4分钱,但是车费涨到了1元。于是,他坐在四毛钱的工地上,走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家人都很担心。有人说公交车晚上不检票,买一毛钱的票就能到家,说他留在学校。但他说:“我没有留下来,但他们错了。一个是一个,一个是两个,老师也一样。数学就是这样,需要严谨。”
他遵循的严谨也是我们老师需要的。学生入学,学校里的一切都是教育,不要让学生误解我们的教育。我们努力了2万节课,结果我们教错了学生。不努力很多年,却因为一件小事失去了学历。
教师的专业境界是遵循教学常识,发现教学兴趣;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我提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没有个人原创性和个人意志规则的统一个体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性的不幸社会。里面有几个字,比如“没有个人原创”、“个人意志”、“统一”。一个学校忙于追求各种标准化,老师统一备课,老师没有教的自由,学生没有学的自由,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非要过度规范,把教师规范成一种模式,那么教师在这里就有点“人”了。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性,爱与美。所有的教育都体现在对学生每一个细节的关心上,无数这样的细节形成了人们的教育记忆。
教师的专业境界是遵循教学常识,发现教学兴趣;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我提升。所以,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在于,教师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由和谐的人”。我们以前对教学的理解也涉及到对教育的评价。
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给生活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美与善、善与善、自由与克制、激情与青春的熏陶;广阔的课堂,无尽的兴趣、理智、梦想……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我们期待着开启智慧之光,培育高尚的精神,以庄严的姿态对待生活和世界……这些不是乌托邦,而是触手可及的普通教育。只要课堂上有真正的老师,学校教育就有正常的理念,社会就有真善美的土壤。
我在一篇文章里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可以在上学的路上仰望阳光,哼着歌走进校园,保持愉快的心情,下午三四点在体育场和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事,晚上快速完成作业,拿出一本诗集来读……有老师说我有一颗童心。我说:一个人一生中最伟大的是童年。
教育者必须有梦想。如果只注重分数,不教学生美,不教学生爱,我们的教育没有方法和智慧,我们的教育毫无价值。
教育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目标,追求人的终极关怀。所以教育者不能以社会落后为借口放弃理想,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职业责任。奉行犬儒主义和资产阶级哲学的教育部门将导致一个国家失去最后的希望。
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给生活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美与善、善与善、自由与克制、激情与青春的熏陶;广阔的课堂,无穷无尽的兴趣、理智、梦想……在这种教育中,人们期望开启智慧之光,培育高尚的精神,以庄严的姿态对待生活和世界……这些不是乌托邦,而是触手可及的普通教育。只要课堂上有真正的老师,学校教育就有正常的理念,社会就有真善美的土壤。
教育者必须有梦想。如果我们整天只注重成绩,不教学生美和爱,我们的教育如果没有方法和智慧,我们的教育将毫无价值。
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有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时刻想: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主要是向老师学习思维,让学生跟着真正的读者走
我们目前的教育质量与人们自己的兴趣密切相关,就像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经历不同的挫折一样。教育质量的差异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存价值和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我们应该对教育有一个崇高的认识,这让我们思考更重要的问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和教师自己主动降低自己的标准和专业素养,这样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会一步步丧失。
那么,学校应该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播下怎样的精神种子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气质,平等的意识。
目前社会对“教育”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文明社会的水平,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导致学生迷失方向,社会和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导致基础教育的困境。那么,回归基础教育很难吗?首先要做的是不违反教育常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缺少两点:勇气和智慧。一个教育者应该拥有属于教育者的智慧。虽然我们的智慧有限,但是老师也是学习者。我们要时刻思考: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主要是向老师学习思维,让学生和真正的读者呆在一起。
思想是课堂的灵魂。教师能够创造“智能课堂”,是因为他们有思想,善于在反思中承认事实,遵守常识
叶圣陶曾经说过:做好一名教师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愿意承担责任,二是有资本。老师既要有好的态度,又要有实力。这里所谓的“资本”,就是一个老师的知识背景和他的学习方法。老师想教学生,首先要考虑这些问题:你是思想者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吗?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吗?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全部。
有的学校搞特色校区,甚至有的社会组织提供策划等服务。这样高效的教室在一定程度上被夸大了。剥夺孩子童年的教育有什么意义?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除了“资本”之外,还在于自己的思考和自我反思。思想是课堂的灵魂。教师之所以能构建“智慧课堂”,是因为他们有思想,善于在反思中承认事实,恪守常识。如果教师愿意在压力下屈服,努力应对倦怠,就不可能产生教育智慧。
老师是学习者。学生讲课是一个学习过程。没毛病。所以作为一个老师,除了有“资本”之外,有勇气承认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看清教学体系,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改变自己,都是很好的。
注:以上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东升在第十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暨“教育生态与学校发展”观察研讨会上的报告。根据录音,《教育时报》记者梁美玲对文本进行了删节。没有作者的审核。
与会者说
让教育回归本心
郭珊(安阳一中教师)
吴菲老师给莱阳讲课了!机会难得来两次。可惜早上还是三节课。
下课后,我匆匆赶到会场。还好报告还没结束,我听了个尾巴。
即使只差一个小时,我也觉得自己完全聋了。
吴菲老师的语录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为了培养人还是人才?
印象
抓住当前教育功利主义的核心。只要不要人,就看不见人。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天赋,没有成年(没有成年,谈天赋?);总的结果是人都不成功,更别说成年人了。先育人,再培养人才。没成年没才华?人才,人字第一,人字第一。现在不是提出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以德育人”吗?如果不站直,就说说何。目前,学校和班级的德育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停留在口号,德育,重要的说,次要做,忙起来就丢弃了。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庸俗化,把所谓励志鸡汤成功学习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无疑是教育观的自我矮化。吴菲先生的观点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陶行知先生的“教千教人求真,学千学做人”看似简单,但考虑到现在的教育,有多少学校和老师能把“做人”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真善美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最终走向,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吴菲老师的语录
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主要是向老师学习思维,让学生和真正的读者呆在一起。
印象
学习就是提高思维,学习就是阅读。但是,我们已经把学习简化为考试,简化为训练。考试没有错。错的是低水平的训练和低水平的考试。考试,不应该放弃,不应该死记硬背,不应该机械训练。考试也需要高水平的考试。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参加考试,才不会成为负担。读书,不能只看课本,练习册,漫画,玄幻小说?人类文化经典浩如烟海,而我们学生只爱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龙。惭愧,同学们不用说了,就是作为老师,我没认真学习多久了?
吴菲老师的语录
如果发生地震,老师如何对学生的安全负责?教师可以承担这个责任,但有关领导有没有考虑过教师是否有这个能力?好像小学幼儿园都可以。对于高中来说,一旦发生地震,教室里身体素质、反应速度、奔跑速度、自救能力最低的就是老师。他是怎么救别人的?是不是整个社会对老师太苛刻了?
印象
任何规定都不应该违反法律,而应该符合客观实际。更负责任的应该是建筑物的施工监督、学校的长期安全教育和训练有素的疏散演习。要说老师负责,也可以从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入手。灾难来了,规定老师最后撤是道德的,但好像很难真正落地。法律是底线,道德是高标准。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人”的标准,而是“圣人”的标准。学校变成了无限责任公司,班主任变成了无限责任人,变成了24小时工作制。学生的衣食住行,各科学习,甚至交通安全、吸毒、消防、心理、文明创造,都成了班主任的工作范畴。教师的工作边际和生活边界在哪里?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高于其他行业,这当然是由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当然也是合理合法的。你可以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不能“过分要求”。比如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废话: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会很可怕: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的医生;没有抓不到的小偷,只有抓不到小偷的警察...
吴菲老师的语录
关于高效课堂。教育不是一门慢艺术吗?高效课堂,节奏那么快,一节课学那么多东西。那为什么你们学校语文课那么多?你不是很有效率吗?你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休息和娱乐,但你没有。怎么能说你的效率?在中国,追求“快速做事”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印象
高效课堂,有的口号太多,有的超出教学基本规律。一些年轻的教师,没有通读教材,不熟悉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实施高节奏、大容量、多层次的教学互动?教学的成长是有自然规律的,学习更有陶冶性,被人听到,代代相传。教学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程式化、经验化的东西。然而,我们的领导人不能等待。他们就是想抓住这一天一万年,所以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一些学校成了硬性规定。但教学节奏看似“高效”,但教学效果未必高效。
吴菲老师的语录
关于班级评价,我喜欢优点突出,也有一些问题的班级。评价者是学习者,更注重演讲者的优势;不做法官,更不评价对象的优劣。
印象
学习者的感受。资深老师还是这样,学习无止境,豁达,惊艳。一些经过精心排练和反复打磨的天衣无缝的示范课不是上课,而是表演。
吴菲老师的语录
至于学习,老师要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既是勇气,也是智慧。敢于表现不好的一面,不要总以为自己能行,而要敢于承认自己不行。
印象
教育者不必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一个人的烦恼在于做一个好老师。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如此之快,以至于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老师,这正在成为常态。
吴菲老师的语录
作文点评。一句话评论,说出最突出的点。我的作文《我的1919》,被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所感动。批语是:看到这个题目,我流泪了。
印象
这,多么神奇的投资,能产生纯粹的情感。天真、认真、天真,对一个孩子来说并不稀奇。被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给的感觉深深打动。教育失去了情感的滋养,变成了纯粹的知识,所以不会充满活力。
吴菲老师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也是一个坚持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在这个时代,说实话,做实事越来越难,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替代。这位“与众不同”的吴菲老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教育的起点,回到了教育的最初核心。也许走了这么久,我们只在乎走,但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起点。这时,审视自我,回归教育常识,可能是教育者自我救赎的基本途径。
版权声明:欢迎从微信官方账号转载此原稿。转载时请注明“河南校长”出处。本微信官方账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找不到作者和原出处,还是希望能理解。如原作者所见,请联系小玉,我们会在后续转载的文章中声明。谢谢
1.《吴非 吴非:为了人的未来——教师的职业境界与社会责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吴非 吴非:为了人的未来——教师的职业境界与社会责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9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