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应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科学确定贷款利率,增强竞争优势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不仅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还会增加利率风险。对于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从而增强其竞争优势,是农村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现状及问题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随着内部管理的逐步细化,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自主定价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内部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信用状况和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尚未建立统一的贷款利率定价管理体系,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完善。国家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出台后,农村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定价机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尝试,实行了贷款利率的差别化管理。但是,由于人才和技术的限制,大多数银行没有抓住利率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控制的关键点,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没有从简单的利率管理完全转变为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并重。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完善的利率管理方法,缺乏专门的利率管理团队。
广泛的定价方法。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普遍采用“基准利率+浮动区间”的定价方法,主要以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考虑借款人行业和规模的差异,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担保方式、资金回报、贷款期限等。,确定一定范围的利率波动空,然后进行贷款的最终定价。虽然这种定价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以通过差别定价来扩大收益,但对于缺乏管理机制和专业人才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仍然比较粗放,特别是对于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和资本成本的计算等方面。,容易出现机械化固定模式操作,无法对贷款对象实施细分利率定价策略。
定价风险高。在信用风险方面,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评级内容和方法不完整,评级体系只能对客户风险进行评级,难以对客户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导致贷款定价不覆盖信用风险。在利率风险方面,由于利率风险意识的弱化,即使是利率调整导致的利率期限结构错配导致经营亏损,也很少从利率定价中找到原因,容易导致利率风险。
专业人才匮乏。多年来,由于国家的利率管制,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对贷款利率定价重要性的认识,更不注重利率定价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现有贷款利率定价人才匮乏。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模式的选择
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管理相对成熟,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式可以概括如下:
成本加定价模型。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定价模式,认为价格是由“成本+利润目标”形成的。其主要构成为:贷款利率=贷款资本成本率+贷款管理费率+贷款风险溢价率+目标利润率
基准利率加定价模型。该模型首先选择一定的基准利率作为基准价,然后根据客户不同的贷款风险程度确定风险溢价。根据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可以确定贷款的实际利率,即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系数
客户利润分析的定价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商业银行在对每笔贷款进行定价时,应考虑客户与银行之间的整体关系。首先为客户设定一个利润目标,然后将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所有服务的总成本和总收益与银行的利润目标进行比较,从而权衡定价水平,用公式表示:贷款利率=(银行的利润目标+向客户提供所有服务的总成本-除贷款利息外的其他收入)/贷款金额
成本加成模式可以保证银行的每笔贷款都是盈利的,但可能会影响贷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力。基准利率加点模型具有更强的市场导向性,但由于对资本成本关注不够,可能导致市场占用和利润损失。客户利润分析模型的前提是计算客户的收益和成本,国内银行短期内难以实施。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各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逐渐扩大,选择合适的贷款定价模式对每个银行来说都非常重要。
从农村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管理水平来看,在省联社确定的利率基准和浮动区间内,综合考虑成本分担、客户受益程度、产品收益相关性以及提前还款、违约、展期等引起的必要的价格调整因素,即建立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贷款风险溢价为核心、兼顾银行盈利目标与客户整体关系的定价模型,来确定价格水平是可能的。
第一,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贷款定价的实践经验,“子产品核算”、“子客户核算”等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有待完善。同时,精准扶贫优惠贷款、救灾贴息贷款、地方政府重大民生工程贷款等国家政策因素,均执行国家基准利率,甚至按照基准利率下行。因此,从技术上讲,农村商业银行暂时不适合采用客户利润分析定价模型。
第二,利率的全面放开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价格竞争,市场利率水平成为银行贷款定价的首要考虑因素。根据目前行业的实际情况,贷款时选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利率的代表是合理可行的。同业拆借利率以央行再融资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为基础,根据社会资金的紧张程度和供求关系,由借贷双方自由约定。因此,人们经常使用银行间拆借利率来反映市场上资本供求的变化。自1996年以来,中国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的资金利率。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规范的市场利率,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
第三,借款人违约风险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贷款风险溢价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即贷款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贷款风险越大,所以客户要支付风险溢价。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或实证分析确定。二是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溢价。因为难以设定,所以应该是整个贷款定价过程的核心内容。过去,农村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对贷款风险的度量直接为风险溢价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估计和计量体系,提高贷款风险溢价的准确性。
第四,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经营理念的确立,商业银行越来越强调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这就要求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合理考虑他们与客户之间的整体关系。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一般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浮动区间,针对不同的客户设定不同的利率。对与我行关系密切且能带来净利润的客户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并可在原利率基础上降低一定利率;反而会在原有利率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少数优质客户可以尝试使用客户利润分析模型进行定价,综合考虑借款公司及其子公司、公司大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建立统一的盈利能力分析体系,从而找出最优的定价方案。
完善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建议
建立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系统。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体系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成效。农村商业银行应成立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定期分析利率走势,评估银行利率政策及执行效果,审查制定或调整利率定价制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或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及时制定利率调整政策,定期报告利率市场动态,分析利率变动对业务运营的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内部设立专门的贷款利率浮动定价管理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利率浮动标准,整合和完善信贷审批决策程序,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防止个别经理和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为客户任意设定利率或计息方式,造成道德风险。
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评级体系。在定价过程中,必须贯彻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坚持风险先防范。在受理每笔贷款申请时,我们力求通过风险评级体系,综合分析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经营状况、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关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每笔贷款的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有效确定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
建立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综合效益是贷款定价的核心。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应通过建立收益评级模型,综合考虑客户带来的收益。除了客户的信用风险和贷款期限的长短,即利率风险外,还应考虑衍生业务带来的收益、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分配,从而确定客户和产品的基准价格,确保每个客户都能为实际收益做出贡献,为贷款定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增强利率定价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及时准确地应对利率市场的变化,提高定价的差异化和精细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和基层支行应根据宏观市场需求和借款单位自身经营状况调整利率,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及时准确地应对利率市场的变化。要完善业务授权方式,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正确处理规模、成本、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提高利率定价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加快业务系统升级和功能拓展,综合运用内部资本转移定价、经济资本最低收益率和现代风险计量方法,努力实现利率定价的差异化和精细化。(正文/湖北咸宁农村商业银行研究组,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7年第11期)
1.《农商银行贷款利率 【调查研究】农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商银行贷款利率 【调查研究】农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0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