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感受法国精神,不妨去万神殿看看,因为法国人最引以为傲的精神领袖就埋在那里。
反抗时期四位英雄的事迹展览万神殿位于拉丁区,文化氛围浓厚。我问过很多法国人在巴黎最喜欢哪个街区,答案大多是拉丁区。其实拉丁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街区。从地图上看,巴黎从市中心的卢浮宫开始,顺时针方向呈蜗牛状分布着20个区。拉丁区位于五区和六区之间,是著名的学区。不仅有索邦大学、法国学院、巴黎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还有花神咖啡馆、双叟咖啡馆等让人思考交流的场所。,曾经出入过各种名人。当然,也有一些教堂,各种书店和商店。之所以叫拉丁语区,源于中世纪,位于这个区的所有学校都用拉丁语授课。万神殿建在拉丁区中心,像一座标志性建筑,远远就能看到。找到了就不会迷路。这种实用功能很像它的精神功能,万神殿里埋葬的伟人也是法国精神之路的航标。
当我有空的时候,我喜欢去万神殿散步。从卢森堡公园东边出来,沿着苏福禄路直走。这座高大的圆顶建筑矗立在你面前。扶苏·卢是万神殿的设计师。他选择了希腊式的十字平面布局,吸收了哥特式建筑的拱顶,借鉴了罗马万神殿的外观风格,完成了万神殿的设计。万神殿的穹顶上立着一个十字架,有点奇怪。这是因为这座建筑原本打算成为一座教堂。当时的皇帝路易十五病得很重。他在病中发誓,如果能康复,他会建造一座宏伟的教堂来感谢上帝,保护巴黎的圣吉纳维埃夫。于是在脱离疾病的控制后,他把建造新教堂的任务交给了苏菲洛,希望他能建造一座堪比罗马圣彼得教堂的杰作。然而,在建筑完成之前,路易十五和苏菲卢相继去世,教堂由他们的助手完成。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这座教堂脱离了最初的设计目的,成为1791年埋葬伟人的国家万神殿。到了19世纪,万神殿两次恢复了宗教寺庙的地位,直到1885年雨果的葬礼才正式成为没有宗教性质的民间寺庙。他下葬后,法国政府在万神殿正殿柱廊上方的浮雕上刻下“伟人,祖国感谢你”的字样,被认为是完成了教会的世俗化。旅游的时候听导游说雨果是第一个进入万神殿的人,是真正得到全法国人民认可的人。现在他和左拉、大仲马共用一座坟墓,游客们似乎都想看看这位伟大的作家。
有一次我走在万神殿的地下墓穴里,遇到了一群来这里参观的小学生。导游慢慢给孩子们讲解,孩子们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下一些东西,不时问一些问题。几个孩子喊着要去看雨果。当他们来到雨果的墓前时,他们真的有了找到婴儿的感觉。
在过去的200年里,只有70多人有资格被安葬在万神殿。其中只有两位女性,一位是化学家居里夫人,另一位是化学家马塞兰·贝特洛的妻子索菲娅·贝特洛。后者进入万神殿只是因为马尔塞林希望她的丈夫和妻子在她有生之年葬在一起,而她并不是万神殿真正的主人。为了平衡万神殿中的男女比例,在法国总统奥朗德的主持下,今年5月27日,将二战期间“抵抗运动”四位英雄的遗体搬进了万神殿,其中包括两男两女。
5月27日不是无缘无故选的。1943年5月27日,抵抗运动的先驱让·穆兰成立了全国抵抗委员会,让·穆林的骨灰在拉塞茨神父公墓火化,然后转移到万神殿。2013年,法国政府指定5月27日为法国抵抗运动周年纪念日。这次感动的四位英雄分别是前教育部长让·扎伊、左翼记者皮埃尔·布罗索莱特、与叔叔戴高乐将军一起加入抵抗运动的吉纳维芙·安东尼奥·戴高乐、二战抵抗战士、作家、人类学家日耳曼尼·蒂永。大仲马上次搬来已经13年了。
来到巴黎,难得赶上一个进寺仪式,于是下午就挤在拥挤的苏福禄街,完全参与了仪式。入寺前一天,在索邦大学安放了四口棺材进行纪念,英雄们的亲属也分别发表了讲话。正式仪式下午5点开始,棺木在护送下从索邦大学转移到位于苏菲罗街尽头的埃德蒙广场。仪式以军乐队的表演开始,志愿者抬着四口棺材依次前行。前两个志愿者举着写有英雄名字的牌子,后两个举着英雄的照片,然后六个穿着正装的青年抬着盖着法国国旗的棺材,后面跟着一群志愿者穿着红、白、蓝三色的t恤,组成了法国国旗,衣服上印着埋葬人的照片。每个埋葬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欢迎的尺度。观礼的人都在路两边,目光顺着队列的方向慢慢移向万神殿广场。
在广场上,奥朗德总统发表了近40分钟的演讲,由电视台现场直播。他的演讲很吸引人。他一说话,大家都静静地听着。那一天,天气出乎意料的好。太阳照在万神殿和每个参与者的脸上,仿佛每个地方都在发光。这四位英雄,来自不同的领域,做着不同的事情,对维希政府的懦弱不满,走上了救国之路,有着共同的目标。从1940年到1944年,随着贝登将军投降的宣布,有多少公民对法国失去了希望,有多少将军与纳粹德国勾结。也许我们没有权利责怪那些没有帮助法国获得自由的公民,因为那些没有经历过那个黑暗时期的人感受不到他们当时的心情,但我们应该对那些为了国家的自由而放弃自由甚至牺牲生命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在黑暗中创造光明,建立抵抗组织,联系爱国者,寻求拯救国家的计划。即使被关进监狱,他们也没有放弃让法国回归自由的理想。最后扎伊和布罗索莱特死在纳粹的魔爪下,而在集中营的蒂永和安东尼奥,他们安抚营员,收集情报。集中营解放后,他们仍然致力于占领时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这一时期收集的许多史料都有其可取之处。
据了解,在万神殿埋葬的四具棺材中,有两名妇女被埋在空棺材中。一个是尊重家人的意愿,把尸体留在家族墓地,一个是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却永远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尸体无法找到的士兵。
当你在巴黎漫步时,你会觉得法国是一个愿意记住历史的国家。就像人们说的,去美国可以体验未来,来欧洲可以感受过去。在法国许多建筑的墙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名人曾经住在这里的话。不时会发现街道旁的地上立着标有“Histoire de Paris”的标志,记录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方便行人了解。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到“某年有人死在这里”这几个字。甚至在万神殿里,从一楼通往地下墓穴的大门两侧,不仅有知名伟人的灵柩,还有数百名作家在两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名单。
刚来巴黎的时候,从住处到地铁的路上经过一条在建的街道。有一天路过,突然在拐角处发现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二战时他们在这里被屠杀。死者姓名如下,纪念碑前有鲜花。我在纪念碑前站了一会儿,心里肃然起敬。只有记住历史的民族才能被尊重。
1.《法国战恋曲 法兰西组曲:先贤祠“法兰西的心脏” 缅怀英雄事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法国战恋曲 法兰西组曲:先贤祠“法兰西的心脏” 缅怀英雄事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3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