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生活

  ↑图为新甘石联网工程实景。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

  听说记者要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采访,在那里工作了15年的国网甘孜州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志有些迟疑。

  “去白玉路太远,至少要一天时间,太遭罪喽!”

  “和您当年耗时5天的行程比,一天不算什么。不仅去白玉,还要去您当过乡长的热加乡,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看记者坚持,扎根甘孜31年的重庆汉子刘友志爽快地说:“我陪你去嘛!”

  7月17日早8点,车子从康定出发,翻过4300米的折多山,过新都桥后,经塔公草原拐上317国道。午后过了甘孜县驶入干白公路,又翻过两座4800米的高山,晚上8点太阳快落山时,终于到达高山峡谷中的白玉县城。

  18日一早,我们去热加乡,出发不久天降暴雨。左边是咆哮的金沙江水,右边是陡峭的山崖,泥石流不时滑下来。“当”的一声,鸡蛋大的石头砸中车顶,大家惊出一身冷汗。同车的四川电力公司宣传部副主任高德文有些紧张,拿起步话机联系前车的刘友志:“雨太大了,不会被困在路上吧?”“没事,这段路因为今年格萨尔机场要通航,所以在扩路,过了这段就好了。”老刘声音非常有底气。

  白玉县,远离国道,甘孜最偏僻的县之一。如果白玉用电顺畅,甘孜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中午11点,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我们终于到达热加乡,60公里路用了足足3个小时。

  说不完的变化

  甘孜州新一轮农网改造累计投入20.83亿元,为10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用电保障

  白玉县热加乡麻通村51岁的桑珠看到老乡长刘友志时,两眼闪着泪光,双手紧紧握着刘友志的手,用藏语不停地说着什么。

  71岁的旦增和54岁的郎加也围上来,几个人热情地拥抱在一起,旦增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白玉县供电公司副经理泽翁多吉在一旁给记者当翻译:“他们太激动了,一直在说老乡长怎么不多回来看看。”

  落座后,多吉告诉村民我们的来意,桑珠抢着说:“当年就是刘乡长给我们弄来了电,让我们点上了电灯。”

  1996年10月,沿着崎岖的山路,刘友志骑马到热加当乡长。乡里没有电,只能靠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刘友志听说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林场有座小水电,于是找到林场请求拉一条线到乡里。对方很支持,但是拉线的钱要自筹。刘友志就动员各村,每村负责出一些树干,然后大家一起出工出劳,用了小半年时间终于把电通到了乡里以及周边的两个村。

  刘友志说,“过去骑马到县里要一天,从县里到康定要5天。现在不仅柏油路通了,一天就能到达康定,而且电力天路也通了。前些年建设新甘石联网工程,沿途老百姓非常欢迎电网建设队伍,上千公里的工程没有出一起纠纷和设备丢失事故。”

  刘友志说的新甘石联网工程,是党的十八大后由国网四川电力投资32.15亿元建设的由新都桥到甘孜县到石渠县的1015公里输电线路,解决了甘孜州白玉县在内的3个最偏远县的用电问题,这也是甘孜州的深度贫困地区后来能实施农网改造的基础。高寒地区,冬季河水结冰,只靠当地小水电,很难解决用电稳定问题。在新甘石联网工程投产前,石渠县到了冬季便无电可用。

  有了大电网支撑,农网改造才成为有源之水。2016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在甘孜州新一轮农网改造中累计投入20.83亿元,建设35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627.64公里,变电容量23.19万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下线路长度5660公里,配变容量28.1万千伏安,为10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用电保障。

  热加乡帕关村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山区。前些年农网改造时,家家户户都装了微型太阳能,不过这点电真不够用。“白天晒一天,晚上最多可以点亮3盏5瓦的节能灯,最多亮一两个小时,其他电器根本用不了。” 村主任扎嘎深有感触,“新一轮农网改造后,电线拉到了家家户户,现在全天可以用上电,终于可以看上电视了。”

  说起用电变化,去年开了小卖部的桑珠又接过话茬:“别说电冰箱、冰柜这些开小卖部必备的家电都用上了,我家从去年就不再烧木柴和牛粪了,不仅做饭用电,取暖也用上了电暖气。和过去比,真是太幸福了。”

  想不到的艰苦

  遭遇暴雪封路,抢修班绕行山路又被狼群尾随,更在零下20多摄氏度、海拔近5700米的布加尔山被困3个多小时

  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甘孜州,电网改造的难度和艰苦程度超出想象。甘孜州面积1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发达地区的一个省;人口119万人,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县;GDP291亿元,抵不上发达地区一个乡镇。全州平均海拔3500米,含氧量仅为成都平原的50%—80%。在这样一个地区进行电力建设和运营维护,难度之大非亲身经历很难想象。

  今年2月26日14时44分,位于甘孜州色达县的35千伏大章变电站10千伏章西线出现故障,远在350公里之外的四川遂宁供电公司负责支援甘孜的炉霍运维班立即组织何多凯等4名班组成员火速奔赴现场。

  350公里在发达地区可能也就是半天至一天的行程,但是这一趟,4个人来回用了7天。途中,他们遭遇了暴风雪,因道路阻断,只能在藏民家借宿;穿越无人区时,再次被大雪封路,只能绕行山上的小路,结果一路遭遇狼群尾随;在翻越海拔近5700米的布加尔山时,车辆又陷入积雪不能动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山顶被困了3个多小时,幸好有当地政府车辆经过,才被解救出来……

  四川广安供电公司对口援建甘孜州腹地的新龙县电网建设,他们的故事也很感人。

  新龙县的电力天路工程,70%的铁塔基础位于陡峭山崖,崖下就是奔流不息的雅砻江;110千伏线路、35千伏线路分别跨越雅砻江各14次。为了把电塔架设到高山上,他们光骡马队就组织了7支,连骡马都上不去的地方就只好架设索道。他们共架设了38条索道,总长度超过53公里。

  “这里的山太陡、路太糟,是我在其他工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我的马队遭罪了,跌倒过48次,摔伤了好几匹。其中还有一匹骡子,在工程驻地被狼咬死了。” 谈到死伤的骡马,行走山区十余年的骡马队队长、彝族汉子阿候子莫流下了眼泪。

  曾多次到甘孜电力天路工程现场的高德文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去工地,十几个电力职工里只有一个没有感冒,其他全部病倒了。“在4000多米的高原上,感冒会有生命危险。我到他们的帐篷里,一摸被褥,全是潮湿的,最下面一层都能挤出水,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甘孜州经济欠发达,国网甘孜州电力公司15万平方公里经营面积的售电量只有16亿千瓦时,和成都市只有15平方公里辖区的永丰供电所的收入相当。

  同样是一个供电所,永丰的电力职工可能很快就把辖区巡检一圈,而在甘孜的供电所,可能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白玉县金沙乡伍仲村村主任黄春林说,在高山深处的伍仲村有40户人家,把这40户人家跑一遍要两三天,别说把电线拉到家家户户,即便是建成后上门维护和收电费也很难。

  河坡乡供电所管辖热加、河坡、增科、灯龙4个乡,面积有几千平方公里。皮肤黝黑的抄收员普布泽仁负责的村最远有200公里,来回一趟要三四天。7月5日,他刚去了一次70公里外只有12户人家的洞托村,早晨不到8点出发,两小时后赶到灯龙乡。汽车进不了村,他和村民借了摩托车开了两个半小时到了村里,收了4月到6月的电费,返回供电所已经是晚上9点。“有的人家一个月电费只有十几元钱,收的电费还不够去一趟的油钱,所以我们都是每年的3月、7月、11月去收电费,这次收了1900元,是最多的一次。”普布泽仁说。

  “如果算经济账,在甘孜州的电力投入可能很难收回。但是农网改造既是民心工程,也是希望工程,甘孜要发展,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天路和动力之源的电力天路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绝不能只算一个电力企业局部的经济账。农村电力的可靠性提升了,有利于甘孜的经济发展、藏区的繁荣稳定,那才是大账。”刘友志说。

  看得见的希望

  农网改造后,民宿、油料加工等特色产业都发展起来了

  雅江县祝桑乡奔达村63岁的村民扎西次登年初就筹划了一件大事——建村里的第一个民宿。祝桑草原景色优美但远离国道,加上没有任何旅游设施,导致游客很少且只能自带帐篷或在藏民家里借宿。

  今年动力电通到了村里,扎西打算建一栋3层的民宿。电力部门很快把动力电拉到他家。3月一解冻,工程就开工。扎西说:“过去没有动力电就用不上机器,我们建房一年只能盖一层,3层楼要盖3年。今年有了电,请了外面正规的施工队伍,房子主体工程3个月就完工,现在马上要进行内装修,入冬前就可以全部建好。”看着外立面已经快装饰好的新房,扎西笑得格外灿烂。

  像扎西这样,在电有了保障后开始憧憬未来的藏族同胞不在少数。

  白玉县河坡乡的呷确曲登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生产的藏刀远近闻名,偶尔还会接到国外订单。老人见到记者便用藏语滔滔不绝,拉姆乡长翻译给记者听:前任乡长把他的故事传到网上,国外订户从百度上找到了他。老人边说边从身边拿起电动打磨机:“现在用这个比锉刀效率提高了一倍,加上两个儿子和十几个徒弟,我们的产品会卖得更好更远。”

  “对甘孜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才是最有效的扶贫。”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谭洪恩介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把新一轮农网改造的重点放在了甘孜、阿坝、凉山3州,开展了电网扶贫工程。2016年以来,已在上述3州农网改造中投入86亿元,整个工程计划今年内全面竣工。

  在去年遭受重大泥石流灾害的白玉县金沙乡,乡长王胜告诉记者,今年电网改造后,乡里将结合灾后重建,好好谋划产业发展,菜籽油加工、菌类加工、药材加工在好几个村都干起来了。卡岗村的菜籽油已经出了产品,5公斤一桶的菜籽油进了县上的超市,几十桶油没几天就卖光了。

  “虽然量不大,但这可是我们乡第一次有了加工收益。有了第一次,好日子还能远吗?” 王胜黑黝黝的脸上溢满笑容。

  记者手记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电力既关乎生活又关乎生产,第一轮农网改造让农民家家户户用上电,新一轮改造则让农民用好电。只有用好电,农村的产业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在甘孜采访新一轮农网改造时,记者深深感受到,在包括电力部门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下,甘孜州的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用电数据的增长更能客观地反映出变化。河坡供电所的普布泽仁7月份去洞托村收到的电费是1900元,3月这个数字是1700元,而去年只有1200元。

  大山深处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山村农民用电量的增长,侧面反映出甘孜大山深处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扎西次登等人的跃跃欲试,更让我们看到甘孜今后的希望。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大美甘孜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点击进入“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专题

1.《 农网改造成为惠民工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农网改造成为惠民工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9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