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欧阳修的朋友梅才华横溢,雄心勃勃,但事业失意,人生坎坷。相反,他把自己的爱送到山川,借风景抒发自己的感情,成为一代著名诗人。欧阳修对此印象深刻,在《梅诗序》中写道:
“闻天下,谓诗人愈少愈穷。为什么是我老公?世人传世的诗人,大多来自古代穷人的文字。属于世界而不属于世界的人,乐于把自己置身于山水之中,在外面看到虫、鱼、草木、风、云、鸟、动物,常常探索自己的陌生感;其中有焦虑和愤怒的停滞,有怨念的滋长,这是大臣寡妇叹息的,在写难言的人情时,封面越穷越辛苦。但是,能穷的不是诗,能穷的也不是作品后。”
欧阳修的“穷追不舍”理论与司马迁的“著书立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一脉相承。司马迁被残酷迫害。他在苦难中努力写书,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诗经》、《离骚》多为古人之作。韩愈觉得孟郊还是个六十多岁的溧阳卫那样的小官。他一方面同情自己的经历,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坎坷的生活会给他带来诗意的感受,于是展开了“物极必反”的论调:“物非平,人必唱,...人们也会。当他们不得不说点什么的时候,也会想着自己的歌哭。”“和平的声音微弱,但悲伤的声音更好;开心的话难做,差的话好做。”由此不难看出,“穷忙族”理论是对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命题的总结。
“穷后工作”的“穷”并不是指“穷”,而是与“成就”相对的,是指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与这种经历相关联的痛苦、焦虑等人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就是人的匮乏,性经验的匮乏。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的体验,即事业成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生活的快乐和潜能的充分实现;一种是性经验的缺失,即事业失败、爱情丧失、人生不幸、潜能无法实现所带来的痛苦和焦虑的情感体验。欧阳修讲的是“穷追不舍”,而不是“功成身退”,意味着诗人的思念经历比他丰富的经历更重要。
众所周知,人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充分满足。一种需求得到了满足,另一种新的需求被提出并要求得到满足。这样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人总会有所缺失,缺失的痛苦焦虑等性体验总会伴随一生。诚然,缺乏、痛苦、焦虑、悲伤等。可能是生活中的苦难或灾难,不言而喻,它折磨和毁灭人们。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悲伤,对人来说可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会爆炸,没有压舱物的船会在大风大浪中倾覆。如果一切都是幸福的,骄傲的,顺利的,完全没有艰难困苦的,不幸的,生命就可能因为无限膨胀而灭亡。有着深厚感情和最敏感精神的诗人,对这一切都有着深刻而微妙的体验,甚至把这种缺失当作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伴随着一生艰辛的“贫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呢?为什么“和平的声音微弱,但悲伤的声音更好;欢乐的话难做,贫穷的话更容易做"?为什么“越穷越努力”?
首先,“穷”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作为诗人的内外部挫折,“贫穷”使其性经验的匮乏达到一定限度,必然导致其心理能量的积累达到饱和状态,造成心理失衡或严重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恢复心理平衡?途径多种多样,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释放和发泄人们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程度,恢复人们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所以,诗人的“穷”不是诗人的不幸,而是他从创作的角度来看的大幸,因为他忍不住写。这种情况就像一个时钟上弦,它忍不住开始走。
诗人的“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诗人的“富”。诗人正是在“贫穷”中积累了最深刻、最饱满、最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含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将诗人推向了创作的道路。“穷”和与“穷”相关的悲伤和哭泣造就了许多诗人和作家。
离骚是屈博士的呐喊;《史记》为太史公呐喊;《草堂诗集》呼唤杜工部;李后主哭着说: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发了一声;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发了一句哭。王芷妍说:“不要舍不得离开你的悲伤,你很难放下你的心。除了纸笔代替传声筒,我跟谁讲千相思!”曹知言说:“满口荒唐话,一颗苦涩的泪;《窦云》的作者疯了,谁知道味道!”如果茶叫“钱芳洞”,酒叫“万艳通北”,钱芳一哭,万艳也有同感。(刘鹗《老残游记引论》)
刘鹗的话,也可以作为一种对“贫弱落后工人”的注解。
其次,“贫穷”作为诗人情感体验的缺失,深刻地塑造了诗人的人格,产生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从平凡的对象中发现新的诗歌和自己的形象。物质世界只有一个,但精神世界因人而异,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精神世界。决定一个人心理世界的因素很多,他缺乏性经验是重要因素之一。他的缺陷、痛苦、焦虑、悲伤等。是如此令人难忘,以至于它们构成了一种“情结”。无论他感知到什么物体,想象出什么画面,都禁不住被这种“情结”所影响或支配,导致感知的变异,想象的意向等等。
“贫穷后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性经验导致的感知变异。眼泪里看到的风景和普通人眼里看到的风景不一样,呈现出特别的色彩,充满诗情画意。比如李煜从一国之君变成国家灭亡的囚徒后,尝到了世界的痛苦和侮辱,“世界上只有以泪洗面一个”。李煜的失落、孤独、悲伤、辛酸、绝望,是世间少有的。就这样,他用一种悲凉的眼光看世界,用一颗破碎的心去思考世界。看到生机勃勃的春草,他写道“远离恨,越活越远,就像春草一样”;他听到平常风雨,写道“秋风多,雨如和声,帘外芭蕉二三,夜长人无奈”;一想到高楼,我就写“谁在高楼上?秋清望长记”;想起那长长的泉水,我写道“你能有多少悲伤?就像一条河向东流”...因为它的“穷”到了极点,它的悲伤和绝望不仅难以安排,而且给所有的风景一种悲凉悲凉的抒情基调。虽然语气消极,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文字是独一无二的优秀作品。
“穷追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性经验导致的想象取向。当一个诗人处于痛苦、悲伤和焦虑中时,他总是对他失去或寻找的东西充满向往。他感情的单一,使他的想象力导向深刻而动人。比如爱国诗人陆游,一直想收复中原,却屡遭投降派攻击,理想无法实现。如他自己所写:“胡未出,鬓未秋,泪空流。此生心在天山,身在沧州老。陆游的缺失、悲伤、痛苦、焦虑,使他“一意孤行”。无论看到什么,做什么,他都会想到“横扫陈虎”,“克服民族困难”,收复中原。当他看到一张马图时,马上想到“唉,如果安德鲁的毛骨中有三千匹马,他就要乘夜渡桑树”;写了几行草书,我也想象着对敌作战:“酒是旗,是笔,是刀,势从天上落到银河...一会儿就要把酒卷起来,若见千里烟尘”;赏析小源牡丹,认为“洛阳牡丹有径有尺,域中牡丹高于张羽...旧都也远,之主驱群胡”;他喝醉了,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喝醉了,听着弹槽果酱的声音”。他报国报怨的思想,不仅清醒时刻骨铭心,即使在梦中,也很难送走:“沉睡的村庄,并不哀痛自己,却仍想着镇国,听着夜风夜雨,铁马冰川的梦。“如果陆游不是“穷”,不是因为缺,不是因为悲,不是因为痛,他会有那么高的想象力,写出一句“一字胜千”的诗吗?!
诗不能“穷”,而要“穷到后来”,而且“越穷越难”,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恩格斯没有说“幸福是诗人”,而说“愤怒是诗人”。
1.《文章穷而后工 童庆炳:为什么古代诗人往往“穷而后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章穷而后工 童庆炳:为什么古代诗人往往“穷而后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99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