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中国古代建都、建史、建庙、建宫馆最多的省份,很多皇帝、高僧、文豪、书法家都在这里洒上墨水,留下了飞迹3354铭文。

这些碑刻有的会引起歧义,文意扑朔迷离,如“扯淡碑”;有的有强大的大佬为其站台,如“新乡大观圣作碑”,就是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书体”写的诏书!可见这些碑刻,都是有“故事”的碑刻,你,不来看看吗?

毛亨 | 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十 大 名 碑

分布在河南各地的碑刻很多,较出名的也很多;但因为很多碑刻历史久远,被当地重点保护,游览的时候有些是不容易看到的,另外碑刻上撰写的文字字体因为和当代人时间久远,除非专业的书法爱好者,一般人也很难或者说没有耐心将上面的文字一一读完,往往造成我们对它们的一知半解。在河南,较有名气的碑刻,有这样十通。

▶▶▶ NO.1:扯淡碑

扯淡碑,相传为明代墓碑,位于河南淇县摘心台公园内。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别明显,因此民间称其为“扯淡碑”,全碑共刻111字。这块碑无墓主人姓名,也无确切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有人说是明朝勋臣沐氏的墓碑,还有人说是明崇祯皇帝的墓碑。

▶▶▶ NO.2:安阳昼锦堂记碑

该碑亦称为《百纳碑》,位于安阳县城内东南营街韩琦庙内。韩琦庙,就是北宋名相韩琦荣归故里后的府邸,“昼锦堂”这个堂号取自于《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句,反其意而用之,故曰此。

该碑是北宋治平二年(1063年)三月十三日相州知州赵亮规立,高2米,文学家欧阳修为所建昼锦堂撰写纪念丞相韩琦的事迹文章,书法家蔡襄书丹,尚书刑部郎中邵必写题额,因为此三人的原因,该碑又被世人称为“三绝碑”。

▶▶▶ NO.3:开封犹太人碑

该碑现存开封市博物馆内。北宋时期,一批犹太人移居开封。他们后来与本地人融合,逐渐汉化,但是开封至今还保留有犹太教堂遗址、犹太人墓地以及教经胡同(原犹太人居住区)等数十处遗迹遗物。开封犹太人碑,有三通,第一块碑记录了犹太教堂兴建修缮以及变迁情况;第二块碑记录了犹太人迁入开封的情况;第三块碑因为磨损严重,碑文已经无法辨认。它们是研究开封犹太人难得的实物资料。

▶▶▶ NO.4:临颍三绝碑

该碑又名“受禅碑”,位于临颍县西北15公里的繁城镇献帝庙前左右两侧。共有《受禅表》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两通,分别立于魏文帝黄初元年和汉献帝延康元年,此二碑为东汉御史大夫王朗撰文,著名书法家梁秸书写,钟繇镌刻,其文章、书法、镌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实属上乘精品,世称“三绝碑”。

公元220年,曹丕在许昌以南的繁城筑受禅台,并举行受禅大典,正式代汉称帝。曹丕代汉称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一次不发生战争和流血,和平过渡式的政权交变。《受禅表》碑文共22行,每行49字,叙述了“魏运当兴,汉运当终”的“天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正面22行,背面10行,每行29字,记载了魏公卿将军劝进以及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历史经过。

▶▶▶ NO.5:卫辉吊比干碑

该碑全称《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位于河南卫辉城北7.5公里比干墓祠。原碑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刻立,但已不存,现存的是宋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重刻的石碑。该碑碑文楷书28行,46字,记述了立碑之由和颂词,抒发了孝文帝对殷太师比干直言敢谏和临危不惧品德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具有重要的书法价值。

卫辉吊比干碑碑文

▶▶▶ NO.6:偃师升仙太子碑

该碑位于偃师市府店镇缑山升仙观旧址上。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东都洛阳赴登封嵩山封禅,途中留宿于缑山,游览了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骑鹤升仙的故事,实则借故喻今,歌颂武周盛世。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在书法上,这是中国妇女所书之第一通碑。

▶▶▶ NO.7:新乡大观圣作碑

此碑亦称《大观碑》,书写的内容是北宋末年宋徽宗颁布的诏书,即“八行、八刑”取士,反映了北宋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因这块碑是用宋徽宗赵佶“瘦金书体”所书,因此极具艺术价值。现存于河南新乡文庙。立于北宋大观二年至宣和三年(1108年—1121年)之间。

▶▶▶ NO.8:辉县荒年实录碑

该碑位于辉县市百泉碑廊内,1977年7月该市平罗乡面粉厂在维修厂房挖地基时发现。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刻,碑文反映了清光绪二至十四年(1875年—1888年)慈禧横征暴敛,造成百姓饿死、冻死甚至至亲骨肉相食的悲惨情景,具有重要的经济史料价值。

▶▶▶ NO.9:一脚踏三省碑

该碑位于淅川县西北70公里的丹江上游荆紫关镇,这里是豫陕鄂三省的交界处,也是豫鄂通陕的门户,上控西北、下扼东南,为南北交通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镇上有一条清代五里长街——白浪街,居住着陕、豫、鄂三省的民居,街中心竖立着分界石一块,上刻“一脚踏三省”五个大字,立于明末清初。

▶▶▶ NO.10:商丘八关斋记石幢

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位于商丘市南门外开元寺内,本为石幢,八面刻,由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并手书,唐大历七年(772年)立,碑文记录唐河南节度使田神功的“功德”和宋州刺史徐向等为田神功得病后祈求去灾所搞的迷信活动。该碑在“颜书”中最为神奇,书法价值极高。

五 大 碑 林

在河南的一些风景名胜区或者有着重要事件的发生地,往往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成为吸引人们前往的目的地,也因此,在时间的积淀之后,往往成为名碑荟萃与集中的地方,成了碑林;也有一些,因为个人对书法碑刻的喜欢,而倾尽全力搜集,成为了一处“人造”的碑刻展览馆或碑林。在河南,有五大碑林,集中地展示了书法艺术的河南文化的精华。

▶▶▶ NO.1:少林寺碑林

少林寺碑林位于登封少林寺内的慈云堂,是少林寺碑石最集中处。廊内集中陈列有北齐以下碑石计124品,故亦称碑廊。

著名的石碑有:北齐武平六年《少林寺碑》、唐永淳二年《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王知敬书)、宋宣和四年《面壁之塔》(蔡京书)、宋《第一山》(米芾书),元皇庆元年《裕公碑》(赵孟頫书)、元至正十四年《淳拙才禅师道行碑》、明万历三十七年《少林禅师道公碑》(董其昌书)等,皆列其中,实为一座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现院内植竹千竿,殿阁掩映,为少林寺最幽静怡人的地方。

▶▶▶ NO.2:嵩阳书院碑林

该碑林位于登封市嵩阳书院内,有50余通石碑,著名的有《汉封将军柏碑》、嵩山碑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北宋黄庭坚的《诗碑》等,艺术价值都极高。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其中《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记载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游览嵩山,身患疾病。

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他献上了一颗九转金丹,治好了皇帝的病,李隆基随下令为孙太冲立石碑进行表彰。碑文为李隆基的幸臣李林甫所写,石碑上的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所书。

▶▶▶ NO.3:百泉碑廊

位于卫辉市百泉卫源庙东侧,1973年建立,百泉是历史上的游览胜地,历代名人学士在此吟诗作赋,刻碑题铭,留下了350块碑刻。最早的有北魏石刻造像,还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的碑记和诗画碑。书法上篆、隶、行、草等各体皆有。

一九一四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商品赛会上,百泉碑廊的碑帖墨拓还曾引起轰动。这些碑刻有的镶嵌在建筑物的墙面上,有的独立于亭台楼阁间,更多的则被搜集位于苏门山麓的碑廊里面。在这里,有历代名人如苏轼、崔白、岳飞、唐寅(唐伯虎)、郑燮(郑板桥)、赵孟頫、董其昌等许多人留下的墨宝。

▶▶▶ NO.4: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千唐志斋》,并在尾部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斋名由来,盖缘于此。

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内容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参曹,以至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彩女等各阶层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除此之外,千唐志斋里保存着郑板桥作的4幅《题竹》诗画。

▶▶▶ NO.5:开封翰园碑林

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北隅,是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南部为园林风景区,北部为碑刻展示区,展出书画碑刻3800余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以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分设历代、现代、中山、国防、少数民族和少年、绘画、篆刻等碑廊。

PS:本文限于自己的见识和资料的不完整,收集的会有所遗漏,河南肯定还有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名碑与碑林,你老家或者你见过的还有哪些,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

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1.《三通少林文武学校怎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通少林文武学校怎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6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