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上午,市中心区梅家山公园,精彩的武术展览在这里举行。

2016年3月,“王家拳”向东兴区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正式踏上了“申遗”之路。2016年12月22日,从东兴区文广体新局传来喜讯:王家拳已经成功申请为东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百余年 美名扬万里

王家拳由王万廷创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80年,王万廷出生于内江县城一个贫困家庭。年少时迫于生计,王万廷挑着“货郎担”,游走在内江的大街小巷,靠卖生活用品为生。

1904年,热衷武术的王万廷前往天津蓟州(县)盘山少林寺学武。后又辗转峨眉,继续学武,5年后学成归来,在桂湖街王家祠堂设棚收徒,传授武术。

当时,内江习武之风盛行,城里有8家武馆,王万廷通晓南拳、北拳、刀、棍、剑、锏,拳术短小精悍、攻防严密,尤以攻势凌厉、变幻莫测的“连三腿”见长,被列入内江武林“五虎”之一,据说当时内江的文官武员经过王家祠堂时,都必须下轿以示敬重。

“连三腿”名声大噪是在1928年。当时,在梅家山举办的女子擂台比武大赛上,王万廷的女儿王金婵以其快捷迅猛的“连三腿”力克群英,夺得武魁。王金婵自幼爱好武术,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武。为了练好腿功,她用绳子绑腿倒悬于房梁数刻香;为了练好“朝天蹬”,她以单腿支撑,将另一只脚挽于后颈……

“王家拳”再次引起轰动是在1985年,此时已经74岁的王金婵 “宝刀未老”,同年先后参加了两次大型比赛:第一次是4月28日,她参加“四川峨眉精英武术比赛”,荣获老年女子组金牌。5个多月后,她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赛,凭着精湛的武技获得了老年女子组金牌。比赛之后,“王家拳”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慕名前往内江学习王家拳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国外友人漂洋过海来学习。

王金婵的女儿刘琳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名妇女从陕西千里迢迢专程赶来学习王家拳,但因为学武人数太多,不好解决吃住问题,那名妇女只得遗憾而归。

岁月如梭,王家拳第二代传承人——王金婵之女刘琳、之子刘文灏,现任王家拳研究会会长肖玉川等人从第一代传承人王金婵、王紫柏等人手中“接棒”,继续将王家拳发扬光大。如今王家拳已有弟子上千,近年来频繁参加省、市各级比赛并多次荣获奖牌:2007年,刘琳率领内江市老年大学的“武林高手”,代表内江市参加了“四川省老年运动会”,荣获太极拳团体第一名,在太极剑组比赛中荣获第二名;2013年,刘文灏参加中国峨眉国际武术节获得第二名,肖玉川在比赛中凭借游龙八卦刀和“步步追”,分别荣获两枚铜牌。

内江市武术队总教练、王家拳总教练张向华介绍,2016年,他率领王家拳的学生参加了四川省武术名人明星赛获得12块金牌、10块银牌和10块铜牌,另外,在2015年四川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得9块金牌、10块银牌和9块铜牌,获得团体第二名。

习武首立德 练拳先学医

练武之人,受伤总是难免的。自王家拳成立以来,他们就一直将学医作为对弟子的一项严格要求,因此练习王家拳的弟子,多少都懂一些医术。“武医结合”,是王家拳的一大特色。

王家拳开山宗师王万廷除了武术精湛之外,独特的骨科医术也很受称赞。受他影响,他的子女王金婵和王紫柏都精通医术,王金婵热爱医术,她曾珍藏了一本《内外伤科典籍》,后来不幸被焚毁。王金婵的丈夫“祖参”(刘立新)也是一名医生。

王金婵的弟弟王紫柏对武术和骨科都有浓厚的兴趣。以前,父亲每次出诊医治骨伤病人,他总是跑在前头,帮忙打下手,经过不断努力与摸索,他练就了一套完整、独特的诊疗绝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内江拍摄,著名演员田华在拍戏时不小心伤了脚,后经王紫柏的精心医治得以康复,并很快重返拍摄现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排球女将巫丹回内江疗伤,经过王紫柏的治疗后,很快康复重返赛场。

在市中区吕祖庙社区一栋普通的民房里,每一天,刘文灏都要为很多骨伤病人治疗。很多时候,刘文灏看到一些贫困的病人,不仅没收医药费,还自己掏腰包资助他们。其实,当年他的舅舅王紫柏也是这样做的,经常有家庭经济困难的人来找他看病,他不但不收医药费,还自掏腰包帮病人付车费。

这正是王家拳的可贵品德之所在,也是王家拳之所以能够延续兴旺上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开派宗师王万廷开始,王家拳一贯讲究习武之人首先要学会做人,在于立德,修身,养性。

在刘琳的眼里,母亲王金婵也是一个对自己很苛刻、但对别人很大方的人,以前,王金婵在郭南、椑南小学教书,尽管每个月工资不高,但她宁愿自己一家人吃酸菜,也会去帮助穷人。

克难申“非遗” 拳法永流传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和很多传统武术一样,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王家拳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的问题,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条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传承王家拳,让更多的人了解王家拳,今年3月,在内江市武术协会主席尤再清的倡导带领下,王家拳正式向东兴区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

尤再清说,王家拳至今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传承了三代以上,受众广,不仅传承脉络清晰,而且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王家拳不仅包括了拳法,而且在械、功、法等方面都很齐全,在内江乃至周边地区都很有名气。尤为重要的是,王家拳讲究武医结合、武医一体,这在武术领域是难能可贵的。

王家拳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些艰辛:他们跑遍四川各地,寻找王家拳的传承人,在寻找过程中,有的人已经没有练了,要让他们慢慢回忆才能想起当年习武的情景。通过前期细心挖掘和整理,完成了厚达几十页的“申遗”图文资料,还请专人拍摄了“申遗”视频。

2016年12月22日,王家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工作终于有了结果,当“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时,王家拳的每一位弟子都为之振奋。

身为王家拳研究协会会长,肖玉川在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申请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第一步,我们打算2017年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再申请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王家拳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内江日报记者 包中强 文/图)

1.《内江哪里可以学武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内江哪里可以学武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0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