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漫长的户外活动容易冻伤。轻度冻伤,皮肤红肿,不能忍受瘙痒,严重冻伤还会在皮肤上留下疤痕。
如何防止冻伤?冻伤后如何处理?本报邀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颖医生为大家答疑解惑。本期专家
孙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皮肤科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15年,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严重冻伤会引发猝死
孙颖:冻伤是因为皮肤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发生持续性、痉挛性收缩,血液流量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损。医学上,按照受伤程度通常把冻伤分为4个等级:
一度冻伤:即常见的冻疮,属于皮肤浅层冻伤,受冻皮肤红肿充血,患处有热、痒、灼痛、麻木的感受,多数几天内可自愈,不会留下疤痕、后遗症。
二度冻伤:伤及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皮肤红肿,患处会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斑、水肿,出现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及不同程度的皮下组织,出现皮肤水肿、出血性水疱,皮肤颜色会从白色变成黑褐色或紫褐色。伤口不易愈合,愈后留有瘢痕,患处会感觉迟钝或丧失。
四度冻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冻伤,可能会伤及皮肤全层、皮下组织甚至损伤肌肉、骨骼,严重者导致深部组织坏死,还有可能是全身性冻伤,可造成突然的心脏停止、猝死。
冻伤都发生在寒冷的北方吗
孙颖:别以为冻伤都发生在寒冷的北方,其实恰恰在长江流域冻疮更易高发。冬季这里湿度较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湿冷”,水的导热性比空气更好,这让身体更易散热。此外,长江流域地区一般没有暖气等设备,人的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很容易在长时间的湿冷环境下发生冻疮。冻疮经常由冰点以上10℃以下的低温造成,它也称“非冻结性冷伤”,是冻伤的一种。这种冻伤常发生在血液循环较差的身体末梢,如手指、脚趾、耳廓、鼻子等处。
冻伤后,可以通过烤火或用雪搓来解冻吗
孙颖:不能这样做。在被寒冷刺激之后,立即烤火或将冻伤部位直接靠近取暖设备,会让血管快速扩张,这对已经形成了局部淤滞、肿胀的皮肤无疑是又一次重大打击。此外,如果用雪去搓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
正确复温方法:发现皮肤冻伤后,要马上回到温暖的室内,移除湿紧的衣服鞋帽,让肢体自然复温。10分钟后再靠近取暖设备,让皮肤的温度缓慢回升。
冬天喝酒能防冻吗
孙颖:电视剧里总有“喝酒取暖”的桥段,这一处理方法是错误的。酒精有扩张血管和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这样一来,身体热量会以最快的速度散发到体表。所以,寒冬时饮酒后会感到温暖,但是一旦停止饮酒,由于热量散发快,人的体温会快速下降,从而感到更加寒冷。
耳朵、手、脚更容易被冻伤
孙颖:寒冬,耳朵、手、脚这几个露在外面或处于循环末梢的部位的确更容易被冻伤。
耳朵
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暴露在外的耳朵可涂抹油脂保护,并佩戴柔软的耳包、帽子。如果因戴帽子或耳包造成耳部出汗,要及时擦拭。
手部
冬天穿衣服袜子口、袖口太紧,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末梢循环不良。冬天穿衣服不要太紧,以能伸进一根手指为宜;如果怕冷,可以选择袖口有针织收口的服装;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可在手部涂抹护手霜进行保护。
脚部
许多人以为鞋越紧越保暖,其实过紧的鞋易使末梢血液循环不畅,使双脚愈发感觉寒冷,易发生冻疮。鞋、袜子和鞋垫要合适,保持干燥。鞋袜大小松紧要适宜、透气性能要好。鞋最好选较宽松的,并注意鞋带不要系得过紧。
重点提醒:冬季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不仅要佩戴手套、口罩、帽子、围巾保暖防冻,还应加强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如果长了冻疮,患处表皮完整,可以擦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减少炎症反应;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迹象,可外擦抗感染药膏或服用抗菌药物;如果冻疮较重、起水泡,要保留水泡,不要弄破,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淼 实习生 周倩如 陈观星
编辑:刘颖
1.《【户外活动减少的坏处】严寒袭来,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很容易被冻伤!冻伤处理的几大误区你得知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户外活动减少的坏处】严寒袭来,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很容易被冻伤!冻伤处理的几大误区你得知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1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