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武艺是传统武术的重要元素,经常出现在各种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例如很多人高兴的武艺。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武术比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过去的传统武人混迹江湖,面对的情况种种类类,其比武的具体情况也是各有千秋。既有你好我好的文比,也有较真劲下死手的武比。
先说说文比:文比即指不直接交手的比武。即不比格斗能力,比基本功之类的,比如硬气功(抗击打)。根据记载,清末民初,有某个善使大杆子的武师找形意拳李存义前辈比武,李存义让对方用大杆子攻击自己腹部。杆子打来时,李存义上前一步,运气用腹部顶住杆尖,大杆弯曲成弧状。
▲李存义
对方大惭,遂认输;少林拳传人刘永权有次有人比武,双方商定互击三掌,看谁扛不住;《清稗类钞》中还记载,清代武术家许子逊与某和尚比武,先比射箭,平手;再比力量,又平手;许最后用气功使辫子直立上指(这点相当存疑,当然会射箭,力量也有,说明人家是能打的),这才赢了……
更夸张的还有比吃饺子的。民国时,一个年轻人挑战形意拳高手孙得宜,孙得宜先练了几趟拳,又打了几遍器械套路。年轻人见他虽然五十多了,但身手还可以,就怂了。可不敢打,又不想白来,于是想来想去就说,比赛吃水饺,看谁吃的多,谁就赢了。孙得宜一想,天上下饺子,不吃白不吃,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两人来到一家饭馆,各要了两大盘水饺。年轻人吃了一盘半实在是吃不下了,抬头看时,对方已经吃完。正惊愕间,只见孙得宜站起身来,慢慢地打了几套拳,又要了一盘,吃光了。年轻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禁说道:大爷,我没带这么多钱……
总之,这种文比就是不真动手……这相当于泰森跟霍利菲尔德打的时候,不上擂台拼拳,而是到健身房比赛谁的卧推重量更大。当然,有文比,自然有真动手的武比了。不过武比也是分层次的。
第一种是比劲儿。双方较量的时候,手搭在一起,然后互相试一试劲力,点到即止。太极拳的推手就是这类方式的代表,所谓“搭手即飞”。这种形式可以说是传武的基本比武方式,也是最为人所诟病的。因为双方压根就不是真打,连轻接触实战都算不上。比劲儿的过程中,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对于要害部位的防守(比如下巴、太阳穴),比的是一个发力是否纯正。
典型例子是《武人琴音》一书的记载,形意拳前辈尚云祥与一人搭手比劲儿,“手还搭着,脚下都很快,直出去二十多米,才停下”;再比如,有几个摔跤运动员找到清末民初的太极拳大师陈发科,要试试他的功夫。怎么比的呢?
▲尚云祥
运动员抓住陈发科的胳膊,然后陈发科发力把人一一打出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根本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比武——比格斗能力,说是力量练习倒更靠谱点。
▲陈发科
第二种是限定条件下的比武,算是比劲儿的升级版。当代陈氏太极拳传人张志俊在其所著的《解密太极拳》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两个比武例子:
▲张志俊
第一个是他vs某散打高手,怎么比的呢?双方先站定,以双方拳头能打上对方胸膛为度,之后散打高手喊开始,双方同时出拳,看谁先打到对方。结果张志俊获胜;第二个是他vs某拳击高手,张志俊问对方你发力最好的拳是什么?答曰右摆拳。张志俊说那你就打你的右摆拳。然后又是站定对方喊开始,结果是“他的右摆拳还没抡到我的脸上,我当胸一拳就把他放倒了”。这种形式总算发全力动手了,但是距离现代擂台格斗体系下的实战还差得远。第一个算是比的反应速度,第二个就有点儿占便宜了。因为已经知道对方只能出右摆拳,所以可以预先躲闪。而实战中不会有人先告诉你自己要出什么拳,然后站在那儿任你打的。
第三种是轻接触实战,也是不发全力,点到即止。但是与比劲儿不同的是,双方是自由对打,相当于现在sparring级别的实战强度。比如民国时期的韩其昌,到尹家拜师学梅花桩拳,与尹四多试手,进行轻接触实战,多次被打倒,这才拜师;形意拳前辈尚云祥与某军人比试枪法,第一次挑落对方的枪杆,第二次擦着对方脖子而过,表示这一枪要真扎就是锁喉枪。
第四种就是全接触实战了。《清代武术史》一书中记载,少林拳传人刘永权擅长使用流星锤,有两次兵器比武的记载。一次是他vs一个使用单刀的人,对方站在屋内,刘永权从屋外进攻。刘永权先扔了一个手绢,对方误以为是流星锤,就举刀格挡,结果漏了破绽,被刘永权抓住机会,以流星锤击断对方肋骨两根。一次是他vs一个使用长棍的人,刘永权第一锤打出,对方避开。第二锤打来,对方举棍防守,缠住了锤绳。不想流星锤系的是活扣,锤绳被缠住后就脱离了绳子,正好打中对方肋骨。
▲李书文
清末民初的八极拳高手李书文也曾与四川武师殷某比试枪法,第一次李书文只是击落对方的枪杆,第二次在其左臂点了一下。对方还是不服,于是第三次直接把殷某的左眼珠给打了出来。
▲郭云深
类似的还有形意拳宗师郭云深。他曾与人比武,前两次都是把对方打倒在地。对方不服,还要再比。于是双方签了生死状,郭云深动了杀心,发全力进攻,把对方一击毙命。上述的兵器比武,双方都没有现代的竹剑或者尼龙刀剑,也缺乏护具,是在无甲条件下真刀真枪开打。比如流星锤这玩意儿,砸脑袋上基本就完蛋了,极其凶险。最后的例子是徒手比武,结果直接把人打死了。
由此可见,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全接触实战比武,缺乏防护又没有规则。大家讲究的是各安天命,打死勿论。而且这种比武很容易结仇,所以交战双方往往拼尽全力,给双方造成重伤、甚至导致死亡的概率极高。这就导致练武的人尽量避免全接触实战比武,降低武比的实战性,其结果就是发展出吃水饺这类的搞笑文比,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这可能也是当初传统武术发展的症结所在吧。
参考文献
徐珂《清稗类钞》,徐浩峰《武人琴音》,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张志俊《高手解密太极拳》,韩建中《梅花桩拳》,赵双印《清代武术史》,王世全《八极拳珍传》,李仲轩《逝去的武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1.《古代怎么练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代怎么练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3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