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的时候,我们常说海鱼没有多少刺,但淡水鱼刺特别多,吃起来特别麻烦,但淡水鱼除外。没有刺的话味道很新鲜,放一点酱油就简单蒸了,很好吃。(莎士比亚。)(《现代中文译本》)(《现代中文译本》)。
鲭鱼这么好吃,不能只征服我们中国人的味蕾。远在非洲的平民也可以吃鲭鱼,但他们可能不喜欢鲭鱼,甚至有点讨厌。
因为在非洲,鲭鱼与入侵物种直接相连,非洲鲭鱼已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直接或间接导致数百种鱼类灭绝。
非洲鲈鱼如何进入维多利亚湖
让非洲老百姓又爱又恨的农语学名是尼罗河尖吻(Lates niloticus),光听名字就不难看出这东西的原产地是尼罗河流域。
但是和我们吃的鲈鱼不同,至少体型上有很大的差异。尼罗河上的尖吻鳄和非洲其他动物一样,体型比较大。常见的是2 ~ 4公斤之间平均85 ~ 100厘米,但被捕的最大体重超过200公斤,体长超过2米。这比我们的牲畜还重。
表面上和我们吃的鲭鱼差不多,但背上有大刺,绝对不是好胡子。它是尼罗河的顶级掠食者,几乎吃除素食以外的所有东西。鱼、昆虫、甲壳纲和软体动物都是他们的食物。外号是西非电信或永登。
再残忍的鱼也好吃的话,不用说尼罗河上的尖吻戏,也会有长得很快、好吃的鱼。(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1954年,作为经济鱼类引入维多利亚湖(根据一些数据,于1962年引入),早期认为该方案具有可行性的原因是维多利亚湖有很多不经济的女鱼和鱼(主要是估计不好吃,渔民不喜欢捕捞),尼罗河尖吻喜欢吃这些鱼,喜欢用不经济的鱼喂一种。(威廉莎士比亚)(美国电视剧《Northern Exposure》)。
图表: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这里有很多被称为“达尔文的梦之池”的独特物种,尼罗河的尖吻鳄来了,使这里成为了“达尔文的噩梦”。
但是把这场“噩梦”带到维多利亚湖的不是非洲人,而是英国人。当时英国殖民地为了确认坦桑尼亚越来越严重,决定这样做,估计当时没有入侵物种的概念。
泛滥成灾的鲈鱼带来了繁荣
入侵物种——尼罗河尖吻,非常适合的是自己的条件非常好,找不到天敌,繁殖力强,不太挑食,所以很快就统治了维多利亚湖。
这些鲈鱼只需三年就能在性上成熟,幼鱼在比较浅的水域捕食小动物,随着成熟,活动水域会加深。一般在10 ~ 60米左右,这时他们的主要食物是裘科鱼类。
据悉,维多利亚湖数百种原生鱼类完全灭绝,接近灭绝,大约200种维多利亚湖湾的鱼类只能在北美和欧洲的水族馆挣扎,在野外完全灭绝。
我们刚才说尼罗河尖吻可以长到200公斤,其实在维多利亚湖,原生鱼类无法阻挡如此巨大的顶级猎人,所以很容易得到食物吃。(威廉莎士比亚,维多利亚)。
“大胖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200公斤的淡水鱼想想都吓人。虽然,带来巨大的生态危机,但它们的出现曾经也带来过经济繁荣的假象。
从一些录像带上可以看出,维多利亚湖的岸边到处都是向世界出售鲈鱼的鱼类加工厂,这些工厂直接或间接地为200万人提供就业。将尼罗河尖吻鲈去骨、切片、打包发往全世界(最主要的是欧洲和日本)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每天都有飞机空降于此,确实也算是繁荣过。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缺乏可持续的食物资源(丽鱼科和其他鱼类),而且高度肉食的它们还会“自相残杀”,所以很快维多利亚湖的尼罗河尖吻鲈种群就出现了下降。
除此之外,由于农业和工业的污染,维多利亚湖生产的鲈鱼无法符合欧洲和日本的食品安全标准,销量也出现了问题。
最初引入尼罗河尖吻鲈的目的是解决饥饿问题,然而以破坏生态为条件的计划最终没能解决问题,维多利亚湖沿岸的国家依然被贫穷折磨。
这些全部被记录在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纪录片——《达尔文的噩梦》中!
最后
其实维多利亚湖的生态危机不止是尼罗河尖吻鲈,还有水葫芦,这是20世纪80年代从南美偶然引入维多利亚湖的物种,在它的顶峰时期,接近10%湖表被它所覆盖。
这些水草降低了水体中氧气和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也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这里看似人畜无害的物种,到了别的地方立马就会造成危机。
当然,靠吃解决入侵物种很难,因为它们的“吃相”往往更难看,在我们用吃解决问题前,它们就要把原生物种先吃灭绝了。
现在,尼罗河尖吻鲈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水族馆里,野外也已经有所发现,希望不要和维多利亚湖一样。
1.《【尼罗河鲈鱼】好吃又经济,非洲鲈鱼被引进维多利亚湖,吃了200公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尼罗河鲈鱼】好吃又经济,非洲鲈鱼被引进维多利亚湖,吃了200公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98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