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就是网络用语@,@某人就是叫某人。

@符号,在英文中曾含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

它的前一种意思是因其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是常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如“明天早晨在学校等”的英文便条就 成了“wait you @ schoolmorning”。

扩展资料

1、来历

就职于美国国防部发展军用网络阿帕网BBN电脑公司的电脑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带来了这场划时代的变革。他个性沉默寡言,小心谨慎且特别谦虚。

1971年,汤姆林森奉命寻找一种电子邮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首先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把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够从一台主机发送达到另外一台。于是,第一封电子邮件就诞生了。

汤姆林森把程序最后搞定时,立即给工作人员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可以给其它电脑发信了。汤姆林森说:“所以,电子邮件是自己宣布问世。”

2、出现

接下来,汤姆林森要完成的工作是如何确保这个邮件抵达正确的电脑。他需要一个标识,以此把个人的名字同他所用的主机分开。@——汤姆林森一眼就选中了这个特殊的字符,这个在人名之中绝对不会出现的符号。

“它必须简短,因为简洁是最重要的。”它出现了,@是键盘上唯一的前置标识。我只不过看了看它,它就在那里,我甚至没有尝试其他字符。”

这样一来,既可以简洁明了地传递某人在某地的信息,又避免了电脑处理大量信息时产生混淆,第一数字地址传递tomlinson@bbntenxa就应运而生了。

于是,就有了我们使用的电子信箱的表示形式:人名,代码 @ 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 电脑主机所属机构的性质代码 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代码。这使得电子邮件得以通过网络准确无误地传送,而且赋予符号@一个全新的含义。

汤姆林森认为,尽管@使他成为传奇人物,但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是,我找到了复杂系统中难题的解决办法。问题越是难,我越是喜欢。”

3、单位用法

@被用于电子邮件,无疑是汤姆林森的一大创举。但在此之前,@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那或许才是@的真正起源。

让我们把目光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在佛罗伦萨附近一座名叫普拉托的小城里,意大利学者在该市经济历史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一位佛罗伦萨商人写于1536年的信件。

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船货,其中凡是涉及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是用@表示的读音为anfora【昂弗拉】,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使用这个符号的记录。

专家们对中世纪的容器,酒价及当时的计量体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后发现,当时在意大利,葡萄酒是按罐出售的。“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昂弗拉】,而@约合114加仑。直到今天,anfora【昂弗拉】在意大利仍然是酒的计量单位。

@本为西班牙的一个重量单位,读音为“阿罗瓦”,1@相当于11.5公斤。在《堂吉诃德》中有描述,曾有人为将堂吉诃德的英勇事迹从阿拉伯语翻译成西班牙文,支付了2@,即23公斤的葡萄干。

不论是葡萄酒的容积单位,还是西班牙的重量单位,@代表的重量绝对不轻,对买卖双方来说,应该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1.《【艾特是什么意思 】网络上说的“艾特”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艾特是什么意思 】网络上说的“艾特”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193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