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虽然是一个贫穷弱小的国家,但在那个时代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能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劳动生产,给了我们很大的称赞。
在1012年宋真宗更是一锤定音,把粮食的产量硬生生的在春旱缩短时间周期的情况下,提升得比丰年还要多。今天我就来带大家看看宋真宗怎么做的有利于后世的事情。春旱的原因及后果
1012年,春季一直未下雨,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没有甘霖降下,江淮两浙的春耕就无从谈起,眼看着春耕时节已经过去几天了,种不上稻谷,那么后半年将会闹粮荒了。
古代的百姓的追求没有很高,他们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但是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有可能就会饿死很多人,久而久之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聚众闹事,到那个时候将不可收拾。
面对春旱朝廷的态度
朝廷中有大臣把这个事情写成奏折给了宋真宗,告诉他这几个月以来,江淮和两浙地区已经好久没有下雨,春耕已经误了农时,如果再不想办法那么后面粮荒一闹起来,将是不可控的事情。
听了大臣的汇报,宋真宗一下子急了,急令大臣拿出一个方案出来,解决这个事情。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闹粮荒——百姓饿死——国家税赋减少——聚众闹事——截断朝廷财源——皇帝下台。想到这里或许最急的就是宋真宗了,因此他对于春旱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最为上心。
宋真宗着重让管理百姓粮食种植的官员来回答,问他们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他们才慢悠悠的出来说:“在福建等地有一种从占城引进来的稻种,这种稻种不仅耐寒,而且生长周期短,还产量高。”这话一出,宋真宗真真的是大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是在心里咒骂,说这些人真的是尸位素餐,不干实事,有这么好的稻种为什么不早一点报上来呢?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想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再找他们算账吧!
朝廷集严令种植占城稻
宋真宗认为现在唯一能够解开这个结的就是“占城稻”,于是立即命人专领职责,让朝廷做总指挥,下面的转运使和各级官吏做统筹分发的工作,由于他下了严令,各级官吏也知道这事耽搁不得,于是一个月内,江淮两浙地区的百姓基本上都得到了稻种。
但是很多百姓刚开始并没有表现出很积极的态度,毕竟是第一次种植,能不能行还是一回事,可是朝廷已经发了稻种,而自己此时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按照朝廷的要求来做,在第一时间种上了占城稻。
也难怪百姓们对这种事情将信将疑,当他们看到这种占城稻的时候,疑虑更深,是因为这种稻子的谷粒很小,和当地种植的稻谷有很大的区别,说他能够高产真的是难以让人相信。
后来还是听朝廷发稻种的官员说,这些稻种是皇帝确认过的,只要种植一定能够挽回损失的,下半年就有吃的了,听了这些这些百姓才决定种植的,但是也是将信将疑的,种植完以后,每天到地里查看稻种生长的情况。
收获的喜悦让宋真宗彻底松了一口气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生长,稻种竟然神奇地成熟了,当地的百姓都感觉到不可思议,生长周期这么短?一脸的疑惑,但是终究抵挡不住收获的喜悦之情。
丰收的百姓已经见到了此时的占城稻的整个生长周期,看见成熟的稻子,脸上依然有一些疑惑,这个和我们自己种的稻子怎么还是有点差别的,自己种的稻谷是有麦芒的,但是这种占城稻就没有,可是产量还奇高,只要产量高管他外观什么干嘛!百姓都感谢宋真宗给他们带来了如此好的稻种,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想:“以后种植就不怕天旱了,就是种植晚,照样产量高,太好了。”
当百姓把这些收获后的喜悦告诉各地官员的时候,他们也是不可思议一番,就立即把这个好事告诉了宋真宗,宋真宗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溢于言表,当看到具体的奏折情况的时候,更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所有春旱区100多万亩的稻田,在春旱的情况下,竟然结出来的稻谷比丰年的还要多,让宋真宗大大地感到意外,也更加的兴奋。为了体验一下种植的乐趣,他自己还种了一点,展示给更多的人看,那种神情真的可以说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后记
宋真宗其实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考虑,才积极的推广占城稻的,但是不管他最终的目的如何,占城稻的推广与普及确实给当地的百姓带来的更多的希望,养育了更多的百姓,为后面稻种的改良起了很大作用,也为后世人口增长带来了可能。
1.《关于1012什么意思,你需要知道这些1012年宋新宗做了对后世有利的事:播种期1月,产量优于丰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012什么意思,你需要知道这些1012年宋新宗做了对后世有利的事:播种期1月,产量优于丰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195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