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财经
池子的一纸声明,笑果文化没怎么中招,中信银行把火力全吸引过去了。
5月6日,脱口秀演员池子(本名王越池)通过微博发布长文称,在处理与笑果文化的合约纠纷时收到来自对方的案件材料,里面包含本人在中信银行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
一石激起千层浪,储户的个人账户信息就这样被泄漏了?
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紧急向池子道歉,并祭出“撤职行长”的处分决定强行挽尊,暗示调取池子个人银行账户交易信息一事是员工个人行为与中信银行无关,成功甩锅。
窥一斑而知全豹,连池子这样的公众人物个人账户信息,中信银行都敢说调取就调取,说外泄就外泄,普通人的账户信息岂不是更没有保障?
事实上,除了外泄储户信息之外,中信银行信用卡还存在着“暴力催收”、“私订服务”、“强行划款”、“违规销售基金”、“违规办理承兑”、“违规放贷”等多重违规事项,风控管理几乎流于形式。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近年来频频为高危民企大额授信,一开“授信背书”的先河,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信银行自身净利增速放缓、新生不良上升的隐忧。
谁在深夜划了卡?
早在2017年,就有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中信银行信用卡私下划走一笔消费支出。
在一篇标题为《中信银行耍流氓,偷偷划走我2599元》微信公号文章中,信用卡用户表示在核对消费记录账单时发现,有一笔金额为“2599元”消费记录,账单明细显示该项消费名为“优选增值服务费”,然而卡主不记得有过这笔消费,于是向银行客服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卡主购买了基因检测的体检服务。卡主回忆后才想起来此前中信银行曾以客服电话的形式向卡主推销过所谓的“免费体检”,而卡主也并没有接受这项“免费服务”。
然而吊诡的是,在信用卡账单里却凭空多出了这项消费记录,并且真实扣款2599元。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信银行耍流氓,偷偷划走2599元》
这篇十万加的文章下方也有留言称遭遇过同类事件。目前检索相关报道可以发现这并非是一起孤立事件。另有多起此类没有消费却被扣款的行为都指向中信银行信用卡部门。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此前辽宁省大连市消费者范先生反映,在自己没消费也没有签字同意的情况下,一年间被中信银行以“优选增值服务费”名义,从信用卡中转走了4497元。
在“我爱卡”等相关信用卡社区,至今仍留存有多条关于中信银行信用卡替卡主“消费”的网帖,且多指向一项名为“体检宝”和“我爱我家”的增值服务。
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发帖反映不知情“消费”
而中信银行的答复无一例外均是业务员的错。信用卡用户为此质疑道:在没有当事人签名确认的情况下,一个业务员就能扣款,中信银行对此难道没有监管吗?
上述卡主反映的情况从2014年一直延续到2017年,或许是一时间集中投诉太多,此后在中信银行信用卡网站已难觅“体检宝”踪迹。
不过,中信银行信用卡部门似乎并没有轻易放弃这一“无中生有”的业务。从2018年后,中信银行突然推出一款名为“健康宝”的套餐,而套餐内容与“体检宝”并无差异,均为“免费享受基因肿瘤检测或洁牙服务”。
中信银行零售银行部负责人介绍,只要在中信银行购买“存款产品+投资理财产品”即可获得上述权益。而唯有投资额度在50万元以上的客户才有机会以市场价格25%的最优惠价格,得到全家体检套餐服务。
从套餐内容和销售方式来看健康宝与体检宝极为相似,而至今在中信银行信用卡网站上仍能看到“我爱我家”套餐的推销广告。
今年因违规已被罚超过2000万元
在2017、2018、2019三年年报中,中信银行很自豪地表示报告期内不存在被有权机关立案调查、行政处罚以及公开谴责等情形。
今次出了池子事件,中信银行在明年的年报中恐怕再也没机会做“不存在处罚情形”的表述了,因为池子已经在微博长文中表示已向“银保监会等政府监管机关投诉”。
当然,中信银行是在做出上述表示时用了很多的定语来修饰,其中特别界定了不存在“对本行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处罚或要求限期整改的情况发生”,至于何种情形属于“重大影响”则另当别论。
事实上,如果长期关注中信银行则可以发现,中信银行的违规记录始终没有断过。
早在2017年保监会就专门针对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出具过行政处罚决定书(保监罚【2017】48号),对其存在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予以罚款12万元。
虽然尚无直接证据将该项处罚与前述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遭遇的“不知情消费”进行联系,但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此后的确未曾有“体检宝”相关产品推介,转而以“健康宝”作为主打产品营销则多了起来。
实际上,中信银行曾于2017年有过一次集中自曝违规记录的经历,在该年11月24日公告的《关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中,中信银行一口气披露了高达156条的违规被处罚记录,公告显示该行多次因违规查询、使用信息等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上述罚单合计,因违规查询、使用个人和企业信息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中信银行及当事责任人共被罚款近百万元。
此后中信银行仍有各种违规事项爆出,如2018年因违规销售基金被证监会广西证监局责令改正,2019年因作为主承销商督导责任不到位、公告信披不及时等被交易商协会通报批评。
进入2020年,2月份中信银行因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等多项违规被北京银保监局给予2020万元的罚款处罚。4月,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因开展个人贷款业务贷前调查不尽职被新疆银保监局作出行政处罚三十万元。
就在今天,中信银行再度被监管处罚。银保监会7日披露,中信银行舟山分行因“以贷转存”、“发放用途不真实贷款”被银保监会舟山监管分局于4月26日处以罚款80万元。
开“大额授信”先河
2019年9月,中信银行与长城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200亿元授信。 2020年2月,中信银行与日照钢铁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提供56亿元授信。 2020年2月,中信银行联合百信银行,为海底捞提供授信21亿元。 2020年4月,中信银行与湘投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3年100亿元授信。 2020年4月,中信银行宣布向关联方企业授信187亿元。 2020年4月,中信银行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署协议,提供600亿元授信。
从公开信息中可见近半年来,中信银行大额授信额度已经超过1160亿元,而这只是中信银行大额授信一隅。事实上,中信银行大额授信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为各类资金链紧张的民营企业所喜。
如,2019年7月,中信银行公告同意给予中国宏桥到期续作200亿元授信,而两年前的2017年7月,中信银行才给了中国宏桥200亿元授信,时任行长孙德胜出席授信签约仪式。
今年3月,孙德顺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并于今年4月初被检方作出逮捕决定。在孙德顺的调查通报中有一条尤为值得关注,即“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
从2016年7月起,孙德顺任中信银行行长,至2019年2月卸任。如以孙德顺担任中信银行行长的两个完整年报看,该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和占比均连续下降。
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中信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858.22亿元、3240.29亿元和2950.05亿元。2018年末,房地产业更是超越制造业,成为中信银行贷款集中度中最大的行业。
而我们如果从中信银行在该等年度内的大额授信情况来看,也大致可见端倪。
2017年6月,中信银行与山东宏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提供200亿元授信。 2017年12月,中信银行与亿利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2月,中信银行与海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提供200亿元授信。 2018年5月,中信银行与华夏幸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提供315亿授信。
从上述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上,不难看出中信银行为房地产企业授信之慷慨。而在与中信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前,上述企业却几乎已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危机境地。中国宏桥被做空,股债双杀,亿利债券出现技术性违约,海航长期陷入流动性紧张,华夏幸福遭遇卖身困境。
获得中信银行大额授信之后,该等处于危机边缘的民营企业则纷纷发动舆论,意图凸显中信银行的背书效力。
然而,中信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率则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拖累。2019 年中信银行全年实现营收1876 亿元,同比增速 13.79%,而其2019年前三季同比增速为17.30%,显然去年四季度增速放缓。
个中缘由就在于中信银行于2019年第四季度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
ROE与ROA指标也反映了这一点,截至2019年底,其ROE、ROA分别为11.07%、0.76%,均较上年末有所下行。
在2019年下半程已初步显露出新生不良带来的隐忧。从不良净生成率累计数据来看,2019年不良生成率为 1.73%,较2019年上半年1.65%有所上升;从不良净生成率单季度数据来看,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环比上升 97个基点至 2.35%。
较高的资产减值损失是否与早前快速推进大额授信有关同样值得关注,等到2020年年报出炉或将更进一步体现出相关风险溢出的代价。
1.《2014年中信银行什么信用卡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4年中信银行什么信用卡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219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