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的工作原理:
毛细管是冷却系统中常用的节流装置,毛细管一般指内径为0.4 ~ 2.0毫米的细长铜管。作为冷却系统的节流机制,毛细管是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其便宜、灵活,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冷却设备中,最近还在10匹机柜甚至更大的单一冷却系统中使用,也在某公司的40KW水冷机械设备中使用。目前公司使用的毛细管规格为1.24毫米、1.37毫米、1.63毫米。定制毛细管规范可以制作1.8毫米、2.1毫米、2.4毫米、以及6毫米、8毫米的金冠也很大的系统节气门等。
节流装置主要通过制冷剂在装置内流动的压降来控制蒸发器所需的制冷剂流量。毛细管(虽然叫毛细管,但实际上没有毛细管作用)只是内径较小的铜管,连接冷凝器出口(一般在毛细管入口添加过滤器,防止毛细管堵塞),另一端连接蒸发器入口。这种结构没有热交换,所以称为绝热毛细管。在一些冰箱冷却系统中,毛细管和会期器官焊接在一起,它们之间有热交换,这称为发热毛细管。这里主要介绍绝热毛细管。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管道内流动,由于毛细管内径比较小,一般中小型制冷装置一般为0.4-2.5毫米,因此压降很大,可以通过改变毛细管大小来改变制冷剂流动的压降,以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
下图是说明制冷剂在毛细管中沿长度流动的状态的典型图形。
1.0-2,这一段因为制冷剂完全是过冷液体,流速变化不大,制冷剂的毛细管内压降会恒定线性变化,制冷剂压力会不断下降,接近饱和压力,由于是绝热过程,温度不变。
2.“2”是制冷剂液体的饱和点,制冷剂开始吸收热量蒸发气体,因此一般称为闪光(flash)点,但根据LITAL(1990)和MIKO(1963)的研究,制冷剂达到饱和点“2”。
3.2-3,制冷剂液体从“2”点以后开始蒸发气体。由于气体体积大,流速加快,制冷剂压降增大,这一段是两相段,压降比较大,但制冷剂的压力达到“3”点时不再下降,因此在“3”实际冷却系统的大多数系统中,制冷剂下降到这一压力,因此毛细管出口压力一般为点“3”4。”4”点是蒸发器入口压力,与蒸发器大小、制冷剂流量和压缩机排气量有关。其中,如果小于临界压力,则对于大多数冷却系统,该值接近点“4”。现在从制冷剂流量来看,蒸发器的入口压力大于毛细管临界压力时,与毛细管入口压力(点" 0 ")和毛细管出口压力(也称为出口背压),即蒸发器的入口压力(点" 4 ")有关,蒸发器入口压力随着毛细管入口压力的增加而减小,蒸发器的入口压力小于毛细管临界压力时,只有随着毛细管入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毛细管中制冷剂气体的增加,阻力也随之增大,因此过冷度越高,制冷剂流量也就越大。
毛细管长度和填充量对制冷系统参数的影响:
1.对吸入、排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同样的充电量时,毛细管越短,制冷剂流量就越大,所以吸气时排气温度就会下降。同样,毛细管恒定时,充电量越大,制冷剂流量越大,吸入温度越高,排气温度也越低。但是流量增加,吸入压力也会上升。对于排气压力,填充量恒定时毛细管越短,越小。毛细管长度恒定,充电量越大,充电量越高。
对冷凝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制冷剂充量恒定时,毛细管越短,冷凝温度和压力越低。毛细管长度恒定时,填充量越大,冷凝温度和压力越高。
对蒸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制冷剂充量恒定时,毛细管越短,蒸发温度和压力越大。毛细管长度恒定时,填充量越大,蒸发温度和压力越大。
对过冷和过热的影响:
制冷剂充量恒定时,毛细管越长,过冷度越大,过热程度越高。毛细管长度恒定时,充电量越大,过冷度越大,过热越小。
p;index=3" width="554" height="135"/>5.对制冷量,功耗,性能系数EER的影响:制冷剂充注量一定时,毛细管的长度越长,功耗越小,但制冷量也变小,EER变小,当充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为换热温差影响较大,这时制冷量变大,EER也变大。
毛细管系统的设计要点:
1.在高压侧,一般不会使用储液器,其实储液器是否使用并不取决于是什么样的节流装置,而是看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需要,如热泵系统,停机抽空系统。对于冰箱,空调等本来系统设计就很少需要储液器。
2.在吸气管,最好使用气液分离器,对于冰箱,如果回气管比较长,可以保证回气温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压缩机公司推荐最小为5C)可以不使用,对于空调,多数空调压缩机都会在出厂时就带了一个气液分离器。因为毛细管系统在停机时,高低压侧会平衡而使蒸发器积聚了制冷剂液体,气液分离器可以很好的防止液击和制冷剂迁移。
3.高压侧能容纳所有充注的制冷剂,这是防止毛细管堵塞时破坏高压管路系统和压缩机。
4.在蒸发器高负载工况下,因为毛细管系统可以反馈到冷凝器侧,所以冷凝器要考虑到这种工况下冷凝压力是否会过高,因此而需要增加冷凝换热面积。
5.冷凝器出口到毛细管入口之间的管路最好不要积存制冷剂液体,一种说法是因为当压缩机停机后,这部分制冷剂液体会因为压力下降而蒸发,流入蒸发器后冷凝,从而给制冷空间带来一部分热量,这对冰箱这种封闭空间可能会有影响,对空调而言,这部分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另一种说法是这会延迟高低压侧平衡的时间,可能造成低转矩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出现问题,这个一般可以在控制上增加延时开机来解决(其实这对于降低起动电流对其他电器件或电网的冲击也是有好处的)。
6.毛细管入口必须加过滤器,以防止堵塞,特别是现在使用的HFC 制冷剂,如R134a,R404a,R410a等对水分比较敏感,在设计上都要求必须加干燥器。
7.制冷剂在进入毛细管之前,最好有一定的过冷度,这个可以通过在蒸发器加一段过冷管,或者和吸气管产生热交换,这样使毛细管内的气体闪发最少,从而增加制冷量和保证制冷剂流量。但是要注意在低温工况时,可能因为吸气管有一点回液而使过冷度过大,从而使毛细管流量增大,反过来又使过冷度现增大,最终可能造成回液。
毛细管的结构设计:
因为制冷设备的结构有多种多样,而用户对不同制冷设备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毛细管的结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
1.单根毛细管:对于一般的冰箱或单冷型的空调,只需单根毛细管来节流即可,不过对于这根毛细管是盘成卷还是长条放置要看制冷设备的结构,家用冰箱冷凝器蒸发器比较近,一般盘起来,一些商用风冷冷柜冷凝器蒸发器离得较远,一般是成条埋在发泡层。
2.单根带单向阀:这种一般用在调热泵,因为制冷,制热所需的毛细管长度不一样,所以分成制冷,制热两组毛细管,当某根毛细管不使用时,通过单向阀来短路这根毛细管,这种结构需要两个单向阀,但设计简单且互不干扰,特别适用于长连管分体空调;
3.双根毛细管组合:对于热泵型家用空调,有时因为毛细管不能放在室内机(怕噪音太大),一根毛细管用于制冷,制热时再加一根毛细管,这根毛细管在制冷循环时用单向阀来短路。
4.多根毛细管:当蒸发器比较大时,如果流程过长,在设计上需要分路,也可用毛细管来节流兼分配,这时对分配头要求也没有专用分配管那么严格,因为毛细管本身因为节流作用可以调节而避免分配不均的问题。这种结构一般只用在单冷系统。
毛细管的长度和直径:
毛细管的长度和直径都是决定制冷剂流量的重要因素,有实验指出,在同样工况同样流量的条件下,毛细管的阻力和长度都近似与其内径的4.6 次方成正比,即F1/F2=(D1/D2)^4.6,L1/L2=(D1/D2)^4.6。对于毛细管直径,现在主要是用ID0.4—2.5mm,在一些大的系统中,也会有用ID6 的铜管作为分配管,虽然也要考虑制冷剂在管路的压降问题,但这类系统的节流主要还是在膨胀阀上,分配管上的只能算是压力损失。还有毛细管生产公司研究了冰箱系统使用的毛细管,结果表明,当长度超过一定值时“L”,将不对流量再产生影响,其实是当毛细管入口压力一定时,当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流速超过临界速度时,毛细管出口压力不再对制冷剂流量产生影响;而当毛细过小于一定值时“S”,毛细管的管长也不会对流量产生影响,而主要是管径的变化影响制冷剂流量,这时毛细管相当于孔板节流。而介于“L”点和“S”之间的长度为1.5-5 米(5-16FT)。该公司还针对制冷系统常用的毛细管内径,经过测试,制作了一个不同直径的长度换算表(见下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和不同长度,使用方法如下:
1.如现有一个内径和长度的毛细管,要换成另外一个内径和长度,那么先在左边的Tube I.D.列中找出原来的内径;
2.在表中第二行找到要换成的内径(如果没有可以用插值法),向下垂直找到和原来的内径水平方向在表中的交点,就是换算系数;
3.用原来的长度乘以换算系数就是要换成的长度。
毛细管长度的选择计算:
毛细管长度的选择首先肯定要知道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所以要知道制冷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过热度等参数;对于风冷冷风型的空调来说,一般设计参数都差不多,见下表:
所以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为:
Gf=制冷量/ΔH kg/s
对于毛细管长度的确定现在多用曲线比对法,先选择一个尺寸的毛细管作为标准毛细管,在一系列常用条件下做实验画出一系列曲线,当要确定某一条件下的毛细管时,用该条件下的已知条件和标准毛细管对比,然后确定所需毛细管尺寸。这里介绍Hopkins(1950)开发的确定毛细管尺寸的一种方法,但只有R12和R22两种制冷剂:
下图给出的就是上述介绍的方法,左图是标准毛细管在不同冷凝温度和过冷度时的曲线,这个图只适用于毛细管出口压力大于蒸发压力的条件,前面已经说了,现在商用和家用制冷系统都是毛细管出口压力大于蒸发压力的,因为这样毛细管的流量和蒸发压力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右图是基于标准毛细管的各种毛细管的尺寸。确定所需毛细管的尺寸步骤如下:
1.通过已知条件,如制冷量,蒸发压力,冷凝压力,过冷度,过热度等计算出制冷剂的质量流量G;
2.利用左图查出标准流量 Ga,然后计算相对流量系数φ1=G/Ga;
3.利用右图查出所需毛细管尺寸。
这里一直提到临界压力的问题,为了对临界压力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这里介绍一种查找临界压力的方法。右表给出了毛细管的不同进口条件下不同长径比λ的临界压力,查找方法如下:
1.用已知的冷凝压力和过冷度确定A点;
2.划一横线到标准毛细管的长径比B点(λ=2030);
3.再划一竖线,按照和实际毛细管的长径比的交点在纵坐标找到对应的临界压力;
从图中的示例可以看出,对于空调,根据冷凝压力和过冷度可以看出,一般都在7bar以上,都比蒸发温度5-6bar 高,对于冰箱,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因此,在确定毛细管长度时,主要是考虑冷凝压力和过冷度。
在ASHRAE的手册,介绍了Wolf et al.(1995)重新开发的曲线,这些曲线的使用方法和上面的类似,但误差比上面的会小些,使用的前提条件是绝热毛细管,毛细管的出口压力大于蒸发压力,这些曲线也是通过标准毛细管曲线来确定所需毛细管的尺寸和流量,而且这些曲线都是现在常用的制冷剂,如R22,R134a,R410A等。
和上面的方法有点不一样的是,对于 R22,R410A,当毛细管进口是两相时,流量系数图不和单相的共用一张,而有自己的流量系数图。而R134a 当进口是两相时,实际流量需乘以0.95 这个调整系数,对于其他的具体步骤同上。
从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当流量系数一样时,对应的毛细管尺寸有几种,这也就是说,当流量系数一样时,不同毛细管尺寸之间可以互换。
冷冻油对毛细管的影响:
冷冻油对毛细管的影响主要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对制冷剂在毛细管中的流量。冷冻油的影响主要反映
在两个方面:
1.冷冻油的粘度比制冷剂液体高,所以会增加制冷剂和冷冻油混和物的压力损失,从而减少流量。
2.冷冻油的表面张力高于制冷剂的表面张力,这使气化饱和温度降低,从而延迟两者混和物的气化起始点,这样毛细管中的液体段增长,结果是增加了流量。
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会根据进口条件的不同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现在的制冷系统来说,都还没有证据或实验证明对流量有根本性的影响,Wolf et al.(1995)对R134a(含有1.4%酯类油),R22(含有1.4%矿物油),R410A((含有1.4%酯类油)做了含油和不含油的测试对比,数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不同条件下,流量或增或减,但是都不会超过 5%,这种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计算毛细管长度,如经验法,计算机辅助法等,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得出的毛细管尺寸都要最后通过实验来确定,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做出的,但因为无论是冷凝器,还是蒸发器,或者是制冷系统管路,在设计计算和实际使用时本身因为加工制造的误差而存在差异,还有冷凝器和蒸发器里的两相流比较复杂,当分路及管程设计稍有不同就可能引起换热效率的较大差异,从而引起系统参数的变化。
从实际经验来看,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在比较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果,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而制冷剂流量主要是和蒸发器的性能有关,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比设计要大和小要看具体情况,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用计算流量乘以一个修正系数。
在生产中为了减小因为毛细管的加工制造引起的差异对制冷产品性能的不利影响,在毛细管产品的检验时最好可以用液体进行流量检测,也可以用干燥氮气。
带热交换的毛细管:
毛细管还有一种结构是和回气管焊在一起或接触在一起,主要在小型制冷装置中,这样可以增加过冷度,增加毛细管的液体段,减少闪发蒸汽,增加制冷量,这也会使COP 增大。但Domanski et al.(1994)曾有报告指出,这样并不会使所有制冷系统的COP 增加,所以使用时要注意。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1.《【冰柜毛细管在什么地方】制冷系统用毛细管的介绍与选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冰柜毛细管在什么地方】制冷系统用毛细管的介绍与选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296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