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中常见的瑕疵
一、涤纶和棉混纺织物热熔染色色差
缺陷形态
1.织物的深度不同,颜色也不同。
2.边缘中明暗,左右明暗,前后明暗,正反颜色不同,正反局部颜色不同。
1.两边的色差
(1)染色液浸染:两侧液体量不一致。
(2)预烘焙和烘焙:干燥程度参差不齐或不够。
2.边缘中间色差和左侧中间色差和右侧色差
(1)轧辊轴变形,轧制残余率不一致。
(2)预焙或热熔时,布中间和两边的温度和气流不一致。
a)对于普通空车,中间温度高于两侧温度(烘炉) (热熔)。
b)降温时,两边容易干燥,中间慢,所以中间温度稍低(预烘焙)。
(3)染料性能不同:温度的高边缘低,导致高颜色条件的差异。低温型发生中浅边缘深度,但高温型分散染料相反。克服方法:第一,提高织物干燥的均匀性。第二,使用均匀轧制车辆;第三,提高轧制液的均匀性。第四,染色时要合理选择染料。
3.正面和背面的色差
(1)轧辊软硬度差异过大。
(2)预烘焙过程中前后温度和风量不一致。
(3)热风预焙风效果不好,湿度过高。
(4)克服方法:第一,合理选择软辊的硬度。第二,正面和背面的干燥追求均匀性。第三,热风部分采用水平导向辊;第四,为了防止湿度过高,必须从预干燥室充分抽风。第五,在染料溶液中适当加入防游泳剂
4.左右对角线色差
(1)事前干燥时左右热量不均,辐射强度不同。
(2)喷射气流的左右不均匀。
(3)金属导向辊左右两侧冷却不同
(4)克服方法:从设备中寻找根本原因。
5.前后色差
(1)织物方面:纤维的种类、质量、背面的变化;
(2)漂白预处理实践
A.预处理设备不同,工艺条件不易掌握,半成品染色后颜色不同。
B.如果退色效果不同,还会形成颜色的阴影。
C.热固定速度和风速;
D.丝光后pH值:最重要的原因;
(3)染色方面
A.进入烘焙烤箱前,织物的干燥湿气不一致。
B.热熔温度是染色过程中对色差影响最大的因素。
C.车速、染色液、显色液、复原液浓度不统一,前后配色不同。
D.产地、批号不同的染料、色光不同。
(4)整理方面:树脂或高温烘焙会引起某些染料色光的变化。
二、颜色污点
缺陷形态
织物有规律,形状大小几乎相似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固定,有染色织物色泽等颜色的污迹,很难修复。
1.染料凝结色斑
(1)染料分子的直接碰撞,聚集成大的染料集合体。
(2)在染色的发色(高颜色)过程中,染料分子会产生较强的聚合力,使染料凝聚。
2.染料焦油着色
染料粒子和表面活性剂在高温下凝聚成焦油一样的物质的过程;
(1)预处理不良、净化不足、织物上乳剂、润滑剂等油污转移到盐浴中,在高温下与疏水染料颗粒接触吸附,形成焦油般的物质。
(2)使用浊点低于染色温度的表面活性剂进行预处理时,不能清洗,如果染色温度过高,非离子成分将失去水溶性,析出疏水油粒,最终形成色斑。
(3)用非离子和负离子复合型高温菌盐剂染色时,如果用量过高,还会形成焦油化物质。
(4)用特定阴离子型活性剂染色时溶解不良会形成色斑。
3.玷污半色调
(1)染液泡沫转移到织物上的栓塞上,沾有污渍。
(2)织物进入显色液后,本身带来的染色液流入显色浴,经过水解氧化形成栓塞,漂浮在票面上,稍不小心就会污染织物,形成色斑。
三、花
缺陷形态
染色织物颜色不均匀,以直条或雨、羽毛形状的花纹出现,本质上是带状局部颜色不同的染色色差缺陷病。(威廉莎士比亚,染色,染色,颜色,颜色,颜色,颜色)
1.染料游泳迁移化
(1)编织的道路
(2)染料的细度越小,游泳移动就越容易发生。
(3)染色液轧制率大英迁移也很明显。
(4)轧后急剧干燥不平,导致急剧游泳。
2.细菌性引起的花梗
(1)织物因素:纺纱和织物设计的不合理设计;
(2)漂白预处理要素练习:退浆、烹饪、千pH值;
(3)混纺织物中两种纤维得颜色有差异的因素。
(4)染色方法选择的影响
(5)还原蒸箱封口造型的影响
四、色点
疵病形态
在织物上无规律地呈现出色泽较深地细小点,一般发生在浅色织物上;
产生原因
1. 染料选择不当,颗粒大,产生凝聚;
2. 染料溶解不良,用硬水等情况;
3. 染色设备不净;
4. 管理不善,染化用料保管和使用不当;
5. 环境因素
6. 原料因素及加工条件控制不当
(1)轧染后,沾在烘燥机上带毛纤被带上织物,最终形成色点;
(2)涤纶在烧毛中有茸毛熔融,染色时,吸色成黑点;
(3)丝光膏类和有些乳化蜡质类柔软剂,会在布上形成小白点;
(4)阿克拉明涂料蓝液上蓝加白,温度较高,产生色淀;
五、深浅边
疵病状态
布边深或浅
产生原因
1.与布边本身组织结构有关:布边厚,带液多,色深;
2.与染料性能有关,对湿度有敏感性,拼色时上染率不同,印地素有的易水解氧化,造成深边疵;
3.与染色设备状况有关,:布边较厚的织物易使轧辊在布边部分磨成凹形,形成浅边;
4.与染前处理有关:丝光扩幅布边冲洗不足,洗碱不净,造成深边或浅边;
5.与卷染布卷边情况有关:卷边不齐,露出部分,形成深边;
6. 与布铗、针铗的温度有关;
六、斑渍
疵病状态
单一色泽中夹杂着白色、色浅、色深,色深或黑色等各种斑点或斑纹,形状有大小,多数无规律;
1.白色斑渍
(1)如蜡斑、浆斑等,水滴、硬水和砂织疵;
(2)毛坯在染色前未充分浸透,染色后造成白斑花点;
(3)棉织物上有钙斑、碱斑;
(4)在漂白过程中采用次氯酸钙,分解出来的石灰质残留在织物上没有洗净,染后产生一种拒染的白色斑点;
(5)半制品丝光后局部风干,织物局部带碱;
2.色浅斑渍
织物上有拒染物,造成半防,或染色过程中布上滴水冲淡染液,织物上沾有花衣毛;
(1)织物煮练不透,染坯上含拒染性物质;
(2)毛坯布卷染时,织物上带有水渍,且卷入布卷内搁置过久,造成水渍浅斑;
(3)凡用分散蓝染料,布面往往会出现很淡的色影渍;
(4)活性染料轧卷堆置,用薄膜包扎不够严密,冷凝水渗入布卷造成浅色斑渍;
(5)直接染料染色后未固色遇水滴造成色浅斑渍;
3.深色斑渍
造成原因与织物染前退浆是否退净,带碱情况、染色化料操作、染液浮沫状况、烘筒上是否沾有有色纤毛、染色工艺的执行情况以及织物上和染液中是否含重金属盐类等杂质都有密切关系。
4.锈斑
与铁锈有关
(1)练漂前布上有铁锈,经前处理仍未去除;
(2)在染整加工中与铁器接触;
(3)直接染料卷染时,食盐含杂过多,侵蚀铁器生锈;
(4)加工中用水含铁锈;
5.生斑
主要发生在煮练中,煮时不均匀,造成循环不畅,另外,用料不足,时间过短,煮练前退浆不净,煮练时温度过低等;
6.碱斑
主要发生在煮练工序,煮练液含杂多,锅面盖布未铺好,练液循环不良,煮布排残液不净,造成局部风干,使带碱杂质粘于织物上,煮练汽蒸后,水洗不净等。
7.钙斑
与钙离子存在有关,煮练用硬水,漂白时,织物残留钙质未去净;
8.霉斑
织物上带浆料,在一定温度湿度下极易形成霉斑;
七、卷染色布头疵
疵病形态
表现为两头色深或色浅,在成品疵点重一般均伴有接头横档印、皱条、头花等其它疵病;
产生原因
1. 初染液浓度太高,特别是亲和力大的染料;
2. 织物在染液中停留时间较长;
3. 织物和染液接触的时间不同;
4. 拉缸速度较慢;
5. 半制品在前处理中已形成斑渍疵点;
6. 沾色:色深的头子布缝在较浅色的布卷上,产生沾色头疵;
八、色泽不符标样
疵病状态
在染色布上色泽均一,而色光、色泽深浅与标样不同
产生原因
1.染色处方、工艺制定不当;
2.辩色光源不统一;
3.染色生产计划安排不周;
4.染色分批管理不善;
5.染色工艺条件、操作掌握的不好;
(1)染前半制品不符合要求;
(2)染色用硬水;
(3)染色时管理不善,影响染色效果;
(4)染化料称量错误,用量不准;
(5)染色工艺未上车;
九、风印
疵病状态
织物在染色或染后存放的过程中,发生色泽变浅或深,深浅不一的现象。
产生原因
1. 直接染料染色后的织物一般对酸都敏感;
2. 部分活性染料对酸碱敏感,染成的色泽易产生风印;
3. 部分套染的活性染料因工艺流程安排不当;
4. 部分对pH值较敏感的分散染料因条件控制不当;
5. 管理不善;
十、油污渍
疵病状态
染色织物沾上油腻和污点,其形态表现为形状大小、长度是有规律的或毫无规律的斑渍;
产生原因
1. 溢油:油滴溢于液面而带上织物;
2. 滴油:油污直接落到织物上;
3. 溅油:传动部分加油过多,直接飞溅到织物;
4. 擦油:油溅在烘筒上、导布辊上,在运转中沾上导辊;
5. 漂油:水质不清,水中带有油脂;
6. 擦油:进布走歪,揩着机械上油污造成油污迹;
十一、水印
疵病状态
在染色前,染色固色过程中及染色后滴溅上的水滴,致使织物上染料和化学助剂被冲淡、破坏,造成局部色浅;
产生原因
染整加工过程的特点是水多、蒸汽多、冷凝水多;
1. 厂房屋顶滴水
2. 烘燥机、预烘机罩壳、机架遇烘燥时蒸发出的水蒸气凝成水滴等情况;
3. 烘燥机上方的横向淋水管截门未关严,造成漏水;
4. 烘筒两端进出蒸汽处漏汽、漏水或烘筒有砂眼;
5. 蒸箱上部蒸汽夹板未开放
水印鉴别
1. 烘筒表面砂眼水印渍特征:呈规律性圆点形;
2. 染前水印与染后水印的鉴别
(1)pH值鉴别
(2)色泽情况鉴别:染色前水滴,经染色后水滴的中间部位色深,边有色圈,固色前的水滴,中间浅,有明显的色圈;
(3)洗涤鉴别
十二、 折皱
疵病形态
在染色前或过程中或染色后,织物因折叠而产生色浅或虽无色泽影响,但影响外观质量。
1. 裙皱
产生在纬向,其折皱表现在经向
1) 原料产地不同,加工工艺不同;
2) 蒸纱温度控制不好;
3) 纬纱号数用错,支数不可相差3%以上;
4) 纬纱捻度有差异;
2. 缝头皱
折皱与织物缝头相连,与缝头操作有关
3. 加工机台皱
一般在布面呈现的条数不多,是通长的直线或斜形皱条
(1)机械折叠痕迹:由于堆置而挤压产生横条档;
(2)机械张力折皱;
(3)纤维热收缩折皱;
(4)化学折痕:如丝光皱等
4.压痕皱
形状宽为3毫米左右,长约15厘米的细深条;
十三 横档印
疵病状态
染色织物上呈现纬向宽窄不一的横条状深浅及白档;
产生原因
1. 在卷染染色及轧卷堆置染色过程中,如缝头处叠层太厚,缝头不平整;
2. 卷染染色及轧卷堆置染色过程中,轧余率较大或染后搁置时间过长,使织物所带染液积聚于布卷下端,造成有规则横档;
3. 用履带式汽蒸箱生产时,操作、工艺不当会造成横档印;
4. 丝光后织物未及时烘干,折叠处风干,染色时产生横档印;
十四 脆损
疵病形态
由于化学作用过剧,纤维即易受到损伤,表现为织物强力下降,严重的一触即破;
产生原因
染整加工中纺织纤维对于各种酸、碱、氧化物等等,不同条件下不同作用,产生不应有的化学作用而致
克服办法
1. 棉织物加工要严格掌握各种酸、碱、温湿度;
2. 防止双氧水漂白时产生的破洞;
十五 极光
疵病状态
染色织物布面局部或全部呈现不悦目的光泽
产生原因
主要由于织物受到单向的压轧,造成织物绒毛倒向一边,经烘燥或压烫产生不应有的光泽
克服办法
1. 保持导布辊光洁、平整,甩布架的包布要均匀
2. 掌握好穿布路线;
十六 纬斜
疵病形态
织物经纬纱线互不垂直或纬纱呈现不规则的曲线形状;
产生原因
1. 坯布缝头不良;
2. 加工时织物所受张力不均匀;
3. 绳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平幅”;
克服方法
1. 左右不同方法的直线纬斜或单边局部纬斜;
2. 大小不同的横向弧形纬斜;
3. 不规则的局部纬斜
十七 缩水变形
疵病形态
下水洗涤后,产生一定的收缩变形;
产生原因
1. 组织规格不同的织物,产生不同缩水率的原因
2. 组织规格相同的织物,经不同的印染厂加工后,缩水率大小不同原因
3. 坯布幅宽与印染成品幅宽加工系数不合理对纬向缩水率的影响(一般0.88—0.90加工系数)
十八 染色牢度不合格
疵病形态
一般有日晒、皂洗、汗渍、摩擦、升华、熨烫牢度
产生原因
1. 染料本身结构
2. 固色效果不佳
3. 皂洗不彻底。
1.《【la7688的17脚消色状态怎么办】纺织品染整纪实-染色缺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la7688的17脚消色状态怎么办】纺织品染整纪实-染色缺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06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