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

吴代(演员)

落枕前要完成一千两的愿望,休息,等青山腐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清平乐

唐·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赏析: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春晚之景。“花落春寒”句论词则秀韵珊珊,

窥词意或有忧谗自警之思乎?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纯写景物,然景中见人,娇贵可思。

初写雨后池满,是阁外远景;次写柳院燕归,是阁前近景。人在阁中闲眺,颇具萧

散自在之致。下片,写倚阑看月,微露怅意。着末,写风振罗衣,芳心自警。通篇俱以

景物烘托人情,写法极高妙。

柳梢青

宋· 仲殊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赏析:

作者着意写景,以景抒情。上片写春景,梨花带雨,柳袅烟斜,表现了风和香软的

江南春色。下片写行人,轻舟一叶,浪迹天涯,待到酒醒处,惟见残阳乱鸦。而那墙头

红粉,秋千深院,究是谁家?全词清丽和婉,含蓄蕴藉。

青玉案

宋 · 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赏析:

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

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

绵绵。

浪淘沙

宋·幼卿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谩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赏析:

据《能改斋漫录》记载,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人题词于陕府驿壁云 :“幼卿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公。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今甘肃临潭),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 。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这段话表现出上面这首词隐含着一幕婚姻悲剧。又因为这段词出自封建社会一位不幸女子之手笔,读之使人如闻其内心的泣诉,深感封建礼教对人的命运的主宰,即便是在今天仍有认识意义。

这首词上片写“目送楚云 ”,下片又曰“望断斜阳 ”,从中可以看出全篇笔墨集中在写两个有情人驿馆偶遇而又倏然而别感人的一幕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 ”。多年不见的表兄,突然出现在眼前,勾引起自己多少相思恨。可是人在眼前,词人却不能对他面诉衷情;顷刻间情人又策马而去,又只好忍看他匆匆离去,只能徒然远远地“目送楚云 ”,心中有多少凄楚难言之情啊!“楚云”,似说飘泊的行人如浮云般远去,其实又何尝不是暗示昔日的一段恋情,巫山云雨枉断肠!一个“空”字,多少怅惘,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慨。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1.《袅什么风,什么风拂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袅什么风,什么风拂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12755.html